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洲坚果种子鲜播17~20d后开始萌发,25~30d进入萌发高峰期,播后60d尚有不少数种子萌发,85d后种子不再萌发,不同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有差异。不同收藏期的种子发芽率不同,品种246在6月下旬以后的落果种子有60%的发芽率,7月26日的落果种子发芽率高达84%,此期种子可用来播种育苗。化学药剂对近成熟的洲坚果种子萌发有影响,以20μg/mL的赤霉素80μg/mL的喷施宝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打破冬瓜种子休眠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冬瓜种子休眠及其发芽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种前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发芽率;有棱种子采用33.3mg/L GA 33.3mg/L 6-BA 0.7% KNO3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率可提高50%-400%;浸种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冬瓜种子的发芽率,以浸种时间8小时左右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黄波罗的开花结实习性及人工授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和1993年对黄波罗的开花结实性以及人工授粉的适宜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授粉状态下,每个柱头的花粉粒数为0-140个。单株的平均授粉率为52%-97%,授粉数在5个以下的柱头相当多。无论是单株还是林分内,雄花期长于雌花期,但花粉的发芽率低(17%-41%)。为了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必要在采种林分内进行人工授粉。雌花的可授期约10d,最适宜的授粉期为开花后3-4d内,开花后2d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干旱胁迫下不同Ca~(2+)浓度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期间某些酶活性及发芽率的影响。将豫麦1364的种子分别用0.10%~0.50%Ca2+处理6~30h,后置于-0.70MPaPEG下萌发。结果表明,用0.10%~0.30%Ca2+处理种子6~30h,萌发期间α-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水浸泡处理的,增强呼吸作用,提高发芽率。其中用0.18%Ca2+处理30h,0.20%Ca2+处理24h,0.24%Ca2+处理18h,0.30%Ca2+处理12h,0.40%Ca2+处理6h,酶活性最高,发芽率也最高。Ca2+处理超过0.40%,酶活性急剧下降,发芽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种子带菌及保活剂处理与生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杂交水稻种子带菌情况及保活剂处理后贮存2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收集了湖南长沙、沅江、常德、临澧等地的杂交水稻种子,保活剂处理前后通过组织分离了解种子带菌情况,同时测定了种子水分含量与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杂交稻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为曲霉、毛锥孢、链格孢与镰刀菌。不同地区不同组合携带的真菌种类有很大的差异。1999年收获的杂交稻种用保活剂处理后保存2年,携带真菌数量减少,发芽率比对照高1.8%-15.9%;2000年用保活剂处理的杂交稻种保存1年后,发芽率比对照高0.3%-11%。  相似文献   

6.
以香蓼( Polygonum viscosum )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香蓼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皮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未去皮种子,其发芽率为36.67%;去皮与未去皮的香蓼种子在达到饱和时的吸水率分别为25.01%、26.03%,差异不显著( P>0.05)。香蓼种子在25℃、光照强度1900~2000 lx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均较高;浓硫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种皮透性;用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 GA3)、a-萘乙酸( NAA)处理破皮香蓼种子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其中GA3处理效果最好;香蓼种子萌发的最佳组合处理为破皮种子经200 mg· L-1 GA3浸泡48 h,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分别达到58.00%和31.33%,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仅为4.36 d。  相似文献   

7.
茄种衣剂1号对茄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研制的“茄种衣剂1号”包衣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20.0%,195.2%和78.6%,平均发芽天数缩短2.5d,且种子包衣利于幼苗生长。用人工快速老化测定种子的耐藏性表明,人工老化处理不仅不降低包衣种子发芽,反而极明显地加速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用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研制的“茄种衣剂1号”包衣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20.0%,195.2%和78.6%,平均发芽天数缩短2.5d,且种子包衣利于幼苗生长。用人工快速老化测定种子的耐藏性表明,人工老化处理不仅不降低包衣种子发芽,反而极明显地加速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秤锤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秤锤树种子基本性状作了测定, 并对种子进行酸蚀、药剂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实验处理。结果表明, 种皮占种子风干质量的88 % ~94 % , 透水性良好; 种子经浓硫酸处理2 d , 再用500 mg· L- 1 赤霉酸( G A3) 处理后, 在室外低温层积一冬, 发芽率可达4006 % , 对照种子则未萌发。秤锤树种子的休眠, 除了种皮机械束缚和透气性差的原因外, 种胚还需要一段低温的生理后熟过程, 属于综合休眠类型。图2 表3 参9  相似文献   

10.
用4种含水量和2种包装处理研究了型杂交稻种子在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的抗老化能力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纱布袋包装条件下,经50℃,RH100%老化10d后,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除含水量为14.6%的明显较低外,其它3种含水量间差异不大;而塑料袋密封包装的种子,不同含水量间差异明显,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保持种子含水量在11%甚至10%以下,有利于延缓和控制杂交稻  相似文献   

11.
浓硫酸处理甘薯种子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宏城 《广东农业科学》2003,(5):12,15-12,15
甘薯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浓硫酸浸种处理20~40分钟,种子的发芽率平均高达96%以上;浸种处理时间少于15分钟,发芽率低于90%;浸种处理45分钟以上,发芽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高仍达96%,不会灼伤种子。表明浓硫酸浸种处理20~40分钟为最佳时间,既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又可节省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2.
低温湿层处理对毛泡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低温湿层处理对毛泡桐种子的发芽可能温度范围及光感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进行低温湿层处理的种子在20 ℃,25 ℃条件下几乎都能发芽,在15 ℃和30 ℃的温度条件下发芽率在40 % 左右低温湿层处理20 ~60 d ,发芽率几乎达到100 % 说明低温湿层处理能扩大毛泡桐种子发芽可能温度范围低温湿层处理虽不能改变毛泡桐种子的光发芽特性,却能加强其光感应度表明毛泡桐种子具有生理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13.
李鲜花  张颖  罗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44-11045
[目的]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育苗成本。[方法]以樟子松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药剂浸种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过氧化氢处理以0.6%的浓度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0.3%;聚乙二醇处理中,20%的浓度效果最佳,发芽率为47.0%;98%浓硫酸处理从15min效果最佳,发芽率为46.7%;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影响,当处理浓度为0.010%时,发芽率最高,为56.7%。[结论]浓度适宜的过氧化氢、聚乙二醇、赤霉素及浸种时间适宜的浓硫酸均能提高樟子松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选用甘蓝和番茄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观察了沙床、纸床、KNO3溶液处理纸床3种不同发芽床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沙床和KNO3溶液处理纸床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甘蓝种子和番茄种子在沙床上的平均发芽率比纸床分别提高8.75、11.75百分点,在KNO3溶液处理纸床上的平均发芽率比纸床分别提高5.75、12.00百分点。甘蓝种子在沙床中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84.75%,番茄种子在KNO3溶液处理纸床上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5.75%。  相似文献   

15.
桑树性配子二倍化人工促进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树初蕾期,用含2%DMSO的不同浓度秋水仙碱诱导性配子二倍化。结果,雌花以0.2%-0.05%和0.1-0.05%、雄蓊以0.3-0.1%和0.2-0.1%连续处理5d效果最好,其苗木中三倍体发生率分别为15.49%和15.63%,平均15.535。采用2次混合授粉、果实低温(2-5℃)冷藏、渐水浸种、垄播浸灌技术,使处理配子与正常了杂交吉实率和发校种子发芽率近正常与子间杂交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收开花后6个不同发育时期的10个水稻品种的种子,在脱水与不脱水两种处理条件下,测定其发芽率。结果表明,发育天数不同的水稻种子萌发不规则,与水稻品种的熟期有关,中粳晚熟组品种8750、冀糯1号,90-8的种子发芽率在6个不同发育时期差异极不显著,在脱水状态下都达90%以上,因此种子发育15天即可采收种子。新鲜种子不经脱水即可萌发,但大部分种子经脱水后萌发,但大部分种子经脱水后的发芽率有所提高,而且  相似文献   

17.
几种处理方法对五味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张彩丽  贺学礼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183-185,189
对五味子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结果表明,10~15℃湿沙贮存和沙藏前处理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其中,沙藏前先用1%CuSO4溶液浸泡10min,再用0.25%GA1处理24h的种了发芽率最高,为64%;单独用0.25%GA3和1%CuSO4溶液处理24h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8%和54%;经GA3溶液处理的种子裂口一致,发芽整齐。流水冲洗和浓H2SO4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0.10%-0.50%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实生苗株高,并表现与浓度有关。萌发种子胚乳的α-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同工酶及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加速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淀粉的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幼苗生长,说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甘草种子种皮坚实,吸水性差,发芽率仅为4%~6%,需采取碾磨或硫酸处理。打破种子硬实状态,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银杏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水分处理对银杏种子萌发产生不同的影响,光和GA3(250-500mg/kg)有利于提高银杏种子的发芽率,黑暗有利于胚根、胚轴的生长。在自然光照下,银杏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恒温和25-15℃变温,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100%。低浓度CaCl2(10-25mmol/L)有利于提高银杏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