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鲻鱼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和河口水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病害少、养殖效益好的特点,养殖户对鲻鱼养殖热情高,然而苗种培育一直限制着鲻鱼养殖业的发展。2018年6-9月,我们在浙江永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地膜池流水培育鲻鱼苗试验,经过91天的精心培育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销售品种:沙塘鳢(俗称虎头鲨、虎头呆子、土布鱼等)大规格苗种(2~3 cm)销售数量:200万尾推荐养殖模式:蟹池套养销售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发货地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扬中市三茅镇永和村外江滩)  相似文献   

3.
<正> 1982年,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普陀对虾塘里放养了鲻鱼,探索对虾与鲻鱼混养的途径。当时有人耽心,混养后对虾会被鲻鱼吃掉,对虾饵料会被鲻鱼抢  相似文献   

4.
鲻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分布广,食物链短,生长快,是海淡水优良的养殖品种之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可批量生产人工苗种;六十年代初福建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亦曾有过对港养鲻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孵出仔鱼并存活4天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鲻鱼属成淡水鱼类,食物链短,生长快,与其他水产养殖品种一起混养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有着广泛的养殖前景,为此做了鲻鱼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试验,试验分为7组。结果饲料蛋白含量为40.3%的试验组的增重率、饵料转换效率、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均佳,较之其他试验组都呈现出良好的结果,由此认为鲻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6.
2006年宜兴市开展蟹池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的养殖试验,效果明显,今年蟹池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2 000多亩.为探索常规鱼养殖增产增效的途径,2007年市水产指导站在和桥镇西锄村养殖户塘口开展了常规鱼养殖应用管道微孔曝气增氧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鲻鱼的养殖     
宋宗岩 《水产养殖》2009,30(11):19-20
鲻鱼是鲻科鱼类中的一种,属海洋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盐性强,饵料要求不严格,肉味鲜美等优点,在我国海水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鲻鱼养殖有了更新的认识。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养殖户,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不同水体中与不同的养殖品种进行混养,产量和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对鲻鱼的养殖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鲻鱼是咸淡水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很强,食性广,生长快,它是水产养殖的好品种之一,与四大家鱼一起混养不但不受影响,而且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2017、2018年连续2年利用7口0.4 hm2(6亩)对虾养殖池在淡水条件下进行了鲻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试验结果:鲻鱼放养规格48~80 g/尾,放养密度为75~225尾/hm2,收获鲻鱼规格为420~520 g/尾.2017年,南美白对虾单养池(对照池)产量为6090 kg/hm2,6口鱼虾混养池产量分别比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蟹池套养特种水产品养殖模式,给河蟹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成为淡水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经济价值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许多养殖户采取在蟹池套养黄颡鱼等名优鱼类的方法,以求增加经济效益。去年我区水产站大面积推广在河蟹池套养黄颡鱼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笔者认为河蟹池套养黄颡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已委托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汤泉”号运输船从西非运回我在海外渔业联营企业的一批速冻鱼货。主要品种有鲷鱼、带鱼、赤鮸、鲻鱼、鲳鱼、马鲛鱼等。这批鱼  相似文献   

13.
饵料营养全面养殖效益倍增盐城三江水产集团养殖一公司职工夏进承包5号池面积74亩,进行鱼、虾、蟹混合提水养殖。从鱼、虾、蟹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科学管理,投饵结构多元化,1994年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一、苗种投放1994年元月按一定的比例投放斤两鱼种共58...  相似文献   

14.
<正>南通市通州区河蟹苗种资源丰富,发展蟹种培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蟹种养殖面积达一万余亩。通州蟹种生产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但是不同养殖户还存在单产高低不一、效益好差不均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众多因素中蟹种池水草品种及其栽培方法至关重要。鉴于此,2013年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在三余镇一社村养蟹合作社进行了蟹种池池底种植水花生、水面放养水花生、参照成蟹池塘多品种种植水草的对比试验,探寻蟹种  相似文献   

15.
鲻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系国际性研究课题,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水产养殖专家们均开展这方面研究,不同程度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八·五”科技攻关课题——《鲻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在1992年获得首次育苗成功  相似文献   

16.
鲻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推荐的海淡水养殖良种,具生长快、适盐性广、食物链级次低等优点。根据鲻鱼摄食底栖硅藻、池底有机碎屑这一特点,1996年我们在福建省龙海市丰港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与鲻鱼混养试验,共收获成虾46225公斤,产值23.11万元,平均亩产虾231.1公斤,亩产估1.16万元,亩利润0.46万元;在不增加投饵的条件下,并增收鲻鱼610公斤,平均亩增产鱼30.5公斤,亩增利润590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畔,共四口,面积分别为3.0、4.5、5.5、和7.0亩。每池排水闸一个,养殖…  相似文献   

17.
鲻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获突破性进展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八五”科技攻关课题《鲻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在去年取得首次育苗成功的基础上,科技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根据多年来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育苗工艺技术,全力以赴继续攻关研究,在1993年的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8.
正鲻鱼(Mugil cephalus),又名乌支,为广盐性、广温性、病害较少、生长速度快的杂食性鱼类,中国沿海均产之,生命力极强。人工育苗已成功,也可海捕天然鱼苗,苗种资源丰富。鲻鱼肉质鲜美且生产成本较低,市场前景看好,是目前海水养殖单养或混养的重要品种之一。随着鲻鱼人工养殖密度的加大,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极大地限制了鲻鱼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能、规避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各地都开展了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摸索和研究。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省水产三新工程"多品种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为探索河蟹搭配不同规格沙塘鳢的养殖效果,于2014年在项目实施区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蟹池套养体长2厘米和3厘米两种不同规格沙塘鳢养殖模式的比较试验。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有6口池,每口7亩,编为1#、2#、3#、4#、5#、6#池。1#、2#、3#池采用河蟹与规格为2厘米###  相似文献   

20.
<正>鲻鱼隶属于鲻科、鲻属,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厚等优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重要经济鱼。鲻鱼适应水温广泛,可生活在从咸水到半咸水以及淡水的多种水域中,在自然水域中主要以藻类及有机碎屑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食物来源广泛,对饲料营养要求不高,非常适宜池塘养殖。本文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靖江基地养殖试验情况对鲻鱼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