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唇鱼味道鲜美,外形漂亮,市场需求潜力大,但人工繁殖存在技术瓶颈.本文介绍了光唇鱼仿生态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以及光唇鱼养殖水质调控池、成鱼(亲本)养殖池、孵化和鱼苗培育养殖池等养殖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对推动光唇鱼养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巫一安 《齐鲁渔业》2020,37(2):39-40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是一种小型溪源性经济鱼类,喜欢生活在山区溪流中。光唇鱼体呈纺锺形,较低矮,吻突出,唇发达、肥厚,体色深青黑,腹部较淡。近年来,随着野生光唇鱼的减少,人工养殖光唇鱼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发病几率也增加。现将光唇鱼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光唇鱼俗称石斑鱼。生活于山区溪涧中,是一种杂食性的小型溪流性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光唇鱼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光唇鱼的价格也不断攀升。江山市地处浙西南山区,水资源丰富,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人工养殖光唇鱼已成为本地渔民致富的途径之一。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江山市溪坑家庭农场,组织开展了光唇鱼水泥池流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浙江省新昌县的野生(平均质量15.3g)和养殖(平均质量14.9g)光唇鱼肌肉营养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和评价。野生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62%,脂肪2.66%,水分80.73%,灰分0.92%;养殖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51%,脂肪2.51%,水分80.65%,灰分0.94%;野生光唇鱼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养殖光唇鱼略高。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风味氨基酸4种。野生组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也高于养殖组。与养殖光唇鱼相比,野生光唇鱼肌肉中苏氨酸、亮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以氨基酸评分为标准,光唇鱼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以化学评分为标准,说明光唇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是一种较为平衡的优质蛋白质。共检出22种脂肪酸,光唇鱼肌肉中所含饱和脂肪酸有9种;不饱和脂肪酸共有14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饱和脂肪酸中C 16:0含量最大;而不饱和脂肪酸中C 16:1和C 18:2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C 20:5)含量为10.20%;二十碳六烯酸(C 22:6)含量为9.18%,在淡水鱼中是较高的,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5.
正黄唇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保障驯养黄唇鱼的正常生存和生长,避免因水温较低时,影响黄唇鱼正常摄食和生存及生长,以及因冬季寒冷天气导致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出现冻伤甚至冻死黄唇鱼,在冬季来临之前,驯养黄唇鱼池塘应搭建保温大棚,保证养殖水体维持一定的水温,一般不低于12℃,给黄唇鱼正常生存和生长创造一个相对合适的环境,必须做好黄唇鱼的越冬工作。1黄唇鱼驯养池塘越冬大棚的搭建由于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地处  相似文献   

6.
<正>光唇鱼俗称石斑鱼,属鲤形目,骨少肉嫩,味道鲜美,深受浙江等地区广大消费者喜爱,商品鱼售价高,养殖前景被业者十分看好,已成为山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致富产业之一。光唇鱼现有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土池、循环水、网箱、帆布池等,尚未有微咸水池塘养殖的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在杭州钱塘江入海口围垦区域开展光唇鱼大棚养殖试验,旨在丰富养殖技术模式,为光唇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温州光唇鱼俗称石斑鱼、溪斑鱼,是浙江土著鱼类,主要分布于瓯江水系和飞云江水系。该鱼体细长侧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溪流性鱼类,深受老百姓喜爱。温州光唇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进行人工养殖是山区渔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温州光唇鱼养殖病害问题频发,严重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发,对推动温州光唇鱼产业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光唇鱼人工养殖的池塘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控等主要技术,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光唇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学调查及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的光唇鱼性腺发育形态学和组织学及周年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光唇鱼性腺可以发育至Ⅳ或Ⅴ期卵巢,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人工养殖的光唇鱼繁殖期在5—8月,5月的平均成熟系数全年最高,为12.26%,6月后平均成熟系数有所下降,10月降至全年最低,为0.18%。人工养殖的光唇鱼产卵类型属于连续产卵类型,在同一繁殖期内可以反复产卵数次。  相似文献   

10.
<正>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生活于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是一种杂食性的小型溪流性经济鱼类。在早期的光唇鱼人工养殖中,大多以拥有优质水源的水库进行网箱混养或单养。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光唇鱼养殖户开始靠岸,选择以优质水库水或溪水为水源,建造水泥池或池塘开展流水式养殖,但该养殖方法对场地选择有很大限制,不利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随着水库整治、网箱拆除,养殖空间的不断缩小,市场上光唇鱼的商品鱼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根据光唇鱼的生态习性,经过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光唇鱼适合开展水泥池工厂化养殖。2017年,通过在地处福建省周宁县纯池镇牛角地村的周宁县运和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进行光唇鱼水泥池工厂化养殖,面积1600米2,投放13万尾苗种,经过18个月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1克/尾,产量4900千克,利润21.24万元,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过程及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又称石斑鱼,属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山区溪流中,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经济价值高。近年来,随着该鱼价格的不断上涨,该鱼的人工养殖逐渐兴起,已成为山区渔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从2010年起从事该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开发试验,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光唇鱼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渔民朋  相似文献   

13.
正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自然条件下生活于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环境中,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在水库网箱、水泥池及坑塘等环境中正常生长。近年来,光唇鱼已成为浙西山区重点开发的小型经济鱼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增殖放流指标的增加,光唇鱼苗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迄今为止,光唇鱼规模化育  相似文献   

14.
在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黄唇鱼亲鱼培育“渡咸”过程中,发生了寄生东方鱼虱病害。在通过肉眼观察、镜检确诊病害种类后,开展了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药物处理和淡水浸泡等小水体治疗试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养殖池塘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敌百虫是治疗池塘养殖黄唇鱼寄生东方鱼虱行之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光唇鱼已成为浙西山区重点开发的小型经济鱼类,其价格逐年攀升,目前市场价达120~160元/千克。随着"五水共治"的开展,水库网箱不断拆除,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尝试用水泥池进行光唇鱼养殖,但养殖效益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养殖环境选择的不适宜、养殖技术水平的低下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导致光唇鱼病害频发、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养殖产量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浙江龙游  相似文献   

16.
正一、注重亲鱼培育滇池金线鲃亲鱼应单池培育,适当搭配少量云南光唇鱼。云南光唇鱼为植食性鱼类(主要以丝状藻为食),摄食能力强,一般在水体中上层摄食配合饲料。滇池金线鲃因其半洞穴性栖息习性,对光线敏感,在水体中下层摄食。亩放规格50~80克/尾的滇池金线鲃200~300千克,搭配2龄云南光唇鱼150~200尾或3~4龄云南光唇鱼50尾。夏秋季水温较高,应加强饲料投喂,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左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光唇鱼的池塘人工养殖已逐渐兴起,但网箱养殖报道较少,笔者于2015年进行了光唇鱼水库网箱养殖试验,成效良好,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网箱选址试验网箱设置在交通便利、地势开阔、避风向阳、水流缓和的水域,要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高于7.5毫克/升,透明度大于1.5米,pH  相似文献   

18.
<正>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均是地方土著品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云南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为开展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的推广养殖,2018年1-7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寻甸县曾美仙特种鱼养鱼场开展了流水池塘混养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情况:养殖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  相似文献   

19.
光唇鱼仿生态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衍峰  甘成叙 《水产科技情报》2016,43(3):136-138, 142
为解决目前光唇鱼人工繁殖中存在的繁殖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根据野生光唇鱼的生境选择和生理需求,设计了一种仿生态型光唇鱼繁殖池。利用持续且变化的水流刺激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用紊流波浪和砾石诱导光唇鱼主动产卵,用斜置的收卵箱自动收集受精卵,在弱光环境下微流水孵化。繁殖试验结果,在不使用鱼类催产激素和其它药物的情况下,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91.64%、89.53%,平均每尾雌鱼产卵594粒,出苗488尾。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光唇鱼繁殖群体属分批产卵类型,水流刺激能提高产卵量,较浅的水体能提高受精率,孵化水温以(22±2)℃为宜。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养殖试验中发现台湾光唇鱼增重较快且耐低氧,高温致死上限为35.5~36.5℃,低温致死下限为5.5~7.0℃。在水槽中养殖体重为55~56g 的光唇鱼,水温30℃每尾鱼2.5h 耗氧1.75×10~(-6),水温15℃耗氧0.72×10~(-6);体重10~13g 的光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