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南北方刺参、底播增殖与围堰养殖刺参的品质差异,本研究从感官评价、淡干和冻干产品加工形态及性能、保健功效等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显示,1)不同地域相比,福州组感官评分(8.2±0.20)显著低于烟台组(8.9±0.12)(P0.05),且其肉质薄,口感软,弹性差,疣足不坚挺。在同一地域、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播组感官评分(9.6±0.17)显著高于围堰组(8.9±0.12)分(P0.05),且体形更为肥满,肉质厚实,适口性更好;2)不同地域对比,烟台组出皮率更高且淡干产品形态更饱满,冻干产品真空干燥保型更好,涨发率(62.52±0.67)%显著高于福州组(48.97±0.53)%(P0.05),复水后干重率(9.9±0.8)%高于福州组(9.1±0.7)%,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同一地域、不同养殖模式下,烟台两组加工前及加工后成品外形差异不大,但底播组复水后干重率及涨发率分别为(66.36±0.28)%和(10.8±0.4)%,显著高于围堰组(P0.05);3)不同地域对比,福州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烟台组的8倍,但岩藻多糖(6.49 g/100 g)、EPA(2.90%)低于烟台组(6.65 g/100 g和8.09%),烟台组的保健功效可能更突出。在同一地域、不同养殖模式下,围堰组常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但底播组微量元素硒(0.04 mg/kg)、岩藻多糖(9.40 g/100 g)更高,生理保健功效可能更突出。综合本实验中的感官、产品加工性能及保健功效三方面数据,认为烟台刺参品质优于福州刺参,烟台底播增殖刺参优于围堰养殖刺参。通过对不同组刺参品质的综合评价,为全面了解不同地域及不同养殖模式下刺参的品质差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北养殖仿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北方养殖仿刺参(2009年12月取自大连棒棰岛海产有限公司,体质量300~400g)与南移在宁波沿海养殖仿刺参(2010年3月取自宁波象山黄皮岙,体质量300~400g)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南方养殖仿刺参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方养殖仿刺参,而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北方养殖刺参。南方养殖刺参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7.00±0.12)g/100g(干质量),高于北方刺参的(52.58±0.11)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0±0.04)g/100g,(14.38±0.21)g/100g,差异显著;南北刺参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39%和3.3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为(82.74±1.14)%、(78.53±0.67)%。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方和北方主要海参品种的口感及营养品质差异,分别对北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南方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体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灰分、总糖、粗脂肪、氨基酸组成、活性多糖及3种主要常量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糙海参的硬度、弹性明显高于刺参,而吞咽度和润滑感低于刺参;干样复水后,刺参的含水量(94.36%)明显高于糙海参(81.79%)。以干基计,刺参和糙海参的粗蛋白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51%、5.62%和81.01%、1.43%;总糖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8.20%、1.23%和2.15%、1.40%。氨基酸分析显示:糙海参的谷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尤其胶原蛋白特征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因此糙海参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刺参和糙海参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3.06%和18.51%,糙海参明显低于刺参。以干基计,刺参体内矿物元素Ca、Fe和Zn的含量和多糖含量高于糙海参。  相似文献   

4.
腌渍是干海参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产品品质与腌渍方式密切相关。本实验以鲜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原料,按不同的腌渍工艺分别将其制成淡干、盐干和糖干海参,比较其在成品出成率、水发倍数、复水后干重率以及主要营养成分损失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淡干、盐干和糖干海参的成品出成率分别为7.80%、9.43%和12.11%,盐渍和糖渍处理显著提高了干海参的成品出成率;3类干参的水发倍数分别为10.61、8.47和6.33,复水后干重率分别为70.39%、56.21%和35.88%,与淡干参相比,盐干和糖干海参的水发倍数和复水后干重率明显偏低(P0.01);淡干、盐干和糖干海参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损失率分别为11.35%、22.70%和31.03%,海参多糖损失率分别为12.66%、22.78%和31.64%,盐渍和糖渍处理造成蛋白质和海参多糖的大量损失,且糖渍比盐渍损失更大。本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干海参的质量差异,为海参加工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海星棘皮作为仿刺参饲料添加成分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将海星棘皮干粉按0%、10%、20%、30%、40%的替代比例添加于以鱼粉、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为原料的基础饲料中,投喂体质量为3.4~4.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60 d,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生长良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60 d时,20%、30%和40%饲料组的仿刺参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和10%饲料组(P0.05);20%饲料组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与30%和40%饲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饲料系数和摄食率看,0%和10%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摄食率最高,显著高于20%、30%、40%饲料组(P0.05),20%和30%海星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摄食率最低,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40%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20%~30%海星棘皮干粉饲料可促进仿刺参的生长和提高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于宗赫  许强  罗鹏  黄文  胡超群 《水产学报》2018,42(6):863-869
在现场条件下研究了亚热带网箱区底播养殖仿刺参的生理生态学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网箱区底播的仿刺参耗氧率变化范围为0.012~0.016 mg O2/(g·h),各时期数据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实验期间仿刺参维持基本代谢的能量消耗随时间变化不大;对照区5月仿刺参的耗氧率显著高于2、3、6月,表明对照区仿刺参夏眠初期能量消耗较大。2、3月网箱区仿刺参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区,表明冬季网箱区底播仿刺参代谢更为活跃。网箱区底播仿刺参排氨率随着时间不断下降,2月排氨率[(0.061±0.009)μmol/(g·h)]显著高于5月[(0.045±0.011)μmol/(g·h)])和6月[(0.035±0.007)μmol/(g·h)],这是因为冬、春季节水温更适宜仿刺参生长,该阶段仿刺参摄食活跃,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箱区高质量的食物。5月以后网箱区仿刺参进入夏眠状态,肠道逐渐萎缩,其排氨率也随之降低。对照区仿刺参排氨率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表明其营养状态不佳。各时期网箱区和对照区的O/N比值均为10~30,表明仿刺参新陈代谢底物包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或者脂质。其中,2—5月网箱区刺参O/N比值相对于对照区较低,表明该阶段网箱区仿刺参新陈代谢底物中蛋白质所占比例较多,这与该时期网箱区较高的食物质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冬季海上筏式吊笼养殖的仿刺参为对象,采用传统海带饲料和市面销售的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对三种规格的仿刺参幼参(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05.57、73.15和52.89 g)进行了为期60 d的投喂试验,比较了两种饲料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海带饲料投喂组大、中、小三种规格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69±0.04)、(0.87±0.05)和(0.99±0.02)%·d-1,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65±0.03)、(0.86±0.05)和(0.81±0.10)%·d-1。传统海带饲料投喂组小规格仿刺参的平均个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凝胶状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而两种饲料投喂组大、中规格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传统海带饲料可用于仿刺参海上筏式吊笼养殖生产,而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可作为传统海带饲料的辅助饲料。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为16-18℃时,将平均体重为(60.75±0.32)g的仿刺参(Apostichhopus japonicus)饲养在150 cm×120 cm×60 cm的水箱中,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使7组饲料中硒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60、3.20和6.40 mg/kg,进行为期28 d的生长实验,并对其体壁、消化道、呼吸树、肌肉等不同组织消化酶活力、免疫酶活力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水平的外源硒对仿刺参生长、相关酶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仿刺参体内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适宜浓度的硒提高了仿刺参的成活率(最高达100%)、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蛋白酶(35.13 U/mg prot)和淀粉酶(0.51 U/mg pro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2.07倍.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各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仿刺参各组中的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机硒的提高倍数大于无机硒,说明富集到体内的硒以有机硒为主.研究表明,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的养殖效果最佳.本研究丰富了仿刺参的营养学内容,为仿刺参健康、高效、可持续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为16-18℃时,将平均体重为(60.75±0.32)g的仿刺参(Apostichhopus japonicus)饲养在150 cm×120 cm×60 cm的水箱中,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使7组饲料中硒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60、3.20和6.40 mg/kg,进行为期28 d的生长实验,并对其体壁、消化道、呼吸树、肌肉等不同组织消化酶活力、免疫酶活力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水平的外源硒对仿刺参生长、相关酶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仿刺参体内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适宜浓度的硒提高了仿刺参的成活率(最高达100%)、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蛋白酶(35.13 U/mg prot)和淀粉酶(0.51 U/mg pro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2.07倍。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各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仿刺参各组中的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机硒的提高倍数大于无机硒,说明富集到体内的硒以有机硒为主。研究表明,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的养殖效果最佳。本研究丰富了仿刺参的营养学内容,为仿刺参健康、高效、可持续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仿刺参3种组分的快速定量模型,收集475个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样品,以蛋白质、锌和硒3种成分指标为代表,采用便携式NIR光谱仪MicroNIR1700(JDSU,USA)扫描得到仿刺参个体干样3种成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在全光谱区间建立PLS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蛋白质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p~2)、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904、3.22,模型可用于大量样品快速检测应用。锌、硒模型的Rp~2分别为0.498和0.526,RPD分别为1.41和1.96,表明锌、硒模型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仿刺参干样样品蛋白质、锌、硒定量分析模型,进行了仿刺参干样多种品质相关指标同时快速测定方法的探索,可为仿刺参养殖品质性状筛选和仿刺参消费市场产品质量管控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照、温度及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到35 mm,其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均随着伞径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分别经回归分析得到曲线:OCR=0.0063D2-0.3531D+6.1533,r2=0.9751和AER=0.4221D2-26.585D+518.83,r2=0.9587。光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别光照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显著大于黑暗条件(P<0.01)。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0℃和25℃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各温度间的耗氧率差异均显著(P<0.05);15℃与25℃,20℃与25℃之间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升温至30℃时,幼蜇代谢明显加快,尤其是排氨率上升较快,与其余各温度间的排氨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幼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发现溶氧小于0.45 mg/L时,试验所采用的伞径为15 mm的幼...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鳑鮍属(Rhodeus)鱼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对4000多尾从江苏各地采集的鳑鮍属(Rhodeus)鱼类标本进行了研究,通过内部特征(下咽齿、肠长度、鳃耙数)和外部特征(斑纹、色泽等)的比较,认为(1)中华鳑鮍RhodeussinensisG櫣nther(1868)是有效种,它与高体鳑鮍Rhodeusocellatus(Kner,1866)在鳃耙数、肠长度和鳃孔后上方黑点有无等方面的区别是明显的;(2)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有效种的彩石鳑鮍Rhodeuslighti(Wu,1931)是中华鳑鮍的同物异名;(3)江苏已知产三种,即方氏鳑鮍Rhodeusfangi(Miao,1934)、中华鳑鮍和高体鳑鮍。  相似文献   

13.
陈冲  孙丕海  王全军 《水产科学》2011,30(10):641-643
将在大连地区繁育的平均壳长2.2cm的皱纹盘鲍苗种运至福建省莆田市海域进行海上越冬,使用底面积为350mm×550mm、层间距150mm的7层专用养鲍笼,养殖密度25~80枚/层,饵料为盐渍海带、鲜紫菜、鲜海带苗。经5个月饲育,鲍苗平均壳长增长1.94cm,成活率达94.5%,效果明显优于北方沿海的室内越冬及海上越冬。  相似文献   

14.
扁吻鱼成鱼的采捕与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扁吻鱼在采捕、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经过反复研究后,自行设计、制作了“水道活鱼储运变形布箱”和“活口筒状抄袋”等工具,成活率由过去不足5.00%,提高到95.83%。  相似文献   

15.
池塘主养白须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27 hm2土池进行了主养红白须公秋片鱼种试验,放养红白须公夏花33855尾,白鲢夏花6000尾,花鲢夏花2000尾。经97 d饲养,出塘红白须公秋片17360尾,1675.24 kg,平均体重96.5 g,成活率51.2%,花、白鲢秋片580 kg,平均产鱼8457.15 kg/hm2,其中红白须公占77.3%,产值达108 750元/hm2。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模拟自然条件下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研究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8~17.2℃)栉孔扇 贝的个体耗氧率和个体排氨率随壳长的增大和水浊的升高而增大,呈下相关关系。栉孔扇贝的个体大小是影响能量收支各组分比例的主要因素。随个体的增大,扇贝的呼吸能增大,而生长能减小。在能量收支方程中,呼吸能占的比例最大(44.2%~51.7),其次是排粪能(31.4%~36.8%),第三为生长能(  相似文献   

17.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满足孤立种群条件下,用放流前后的相对资源量调查资料,估算放流虾与自然虾的比例,8年(1985~1992)平均值,放流虾占92.9%,标准差7.4。由此而计算的回捕率,8年平均值为9.2%,标准差3.5。最高1985年为16%,最低1989年仅为5%。前4年(1985~1988)平均值为11.6%,后4年(1989~1992)为6.7%,约下降了45%。讨论了回捕率趋势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探讨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快速生长机制,本研究以两种规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第4代壳金选育系(简称金1和金2)和两种普通养殖群体(简称对照1和对照2)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16℃、20℃、24℃、28℃、32℃)和盐度(15、20、25、30、35)条件下各实验组的滤水率(FR)和耗氧率(OCR)。结果显示:(1)摄食实验中,4个组长牡蛎的滤水率均随温度或盐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温度28℃时出现最大值;对照1的滤水率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值,其他3组滤水率在盐度30时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群体,盐度、群体对长牡蛎的滤水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滤水率均显著大于普通养殖群体(P0.05)。(2)呼吸实验中,较大规格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耗氧率受温度或盐度变化的影响更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群体,盐度、群体均对长牡蛎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实验温度范围内,金1的耗氧率显著小于对照1,但金2的耗氧率显著大于对照2(P0.05)。实验盐度范围内,壳金选育系的耗氧率均显著大于普通群体(P0.05)。(3)同一壳色群体中,个体越大,单位软体部干重滤水率和耗氧率越低。研究表明,较大规格长牡蛎壳金选育系F4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该选育系的快速生长可能是由其较高滤食行为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20.
观测了不同温度对草金鱼幼鱼生长和耗氧率的影响。分别在20℃、23℃、26℃、29℃、32℃五个温度下喂养草金鱼幼鱼(15.76±0.17g)30d。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草金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对草金鱼的单位体重耗氧率有极显著影响(P0.001)。不同温度组草金鱼的个体耗氧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