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也在不断加快,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度并不高,为了使人们可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自主选择,各个国家与组织机构要求企业对生产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这也对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内容,探讨其研究进程,并对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较为陌生。重点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发展历程,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我国对转基因食品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转基因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从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和缺点2个方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对转基因食品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转基因食品标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津市市售食品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的基本情况,按照农业部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对天津市14家大型超市的114种产品的转基因标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食品中有24种进行了转基因标识,9种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转基因产品标识率为21.05%,非转基因标识率7.89%。同时调查中还发现,转基因标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而进行非转基因标识的生产企业大多未经过非转基因IP认证。今后国家应加大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察力度,提高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率,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接受程度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和政府监管方面的态度,对郑州市北大学城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电子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了解有关转基因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出于安全性考虑,大多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相对比较注意食品标识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大学生普遍认为政府应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转基因标识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持有不同的认知态度,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为了解菏泽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对菏泽学院750名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7.
孟书燕 《农学学报》2015,5(5):89-93
简述了国内外转基因食品作物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转基因食品作物存在的优点和劣势,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有初步的了解。由于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文章指出不仅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分子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检测,而且要依据“实质等同”等原则,从营养学、毒理学和过敏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严格的食用安全性评价,由此才能给消费者带来合格放心的转基因食品。同时严格的评估和监控也能促进中国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性食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凌云 《饲料博览》2008,(10):12-14
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这些新的遗传物质将会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文章介绍了转基因动物性食品的概念,对转基因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转基因食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沈娟  颜明  田子华  朱筱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09-10912,1091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仍然缺乏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亟待加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府部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不足。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基因作物的主要争论问题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主食能不能吃转基因食品、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转基因、中国转基因水稻是否会掉进国外专利陷阱、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等问题的分析,阐明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我国需要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道理,同时对我国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潜在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外部信息搜寻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GMF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保护其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对武汉市消费者GMF信息搜寻行为的调查,运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影响消费者对GMF外部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市消费者在购买GMF时进行外部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较低,最为关注的信息是商店信誉,获得GMF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媒体信息,GMF产品知识的多寡、GMF安全风险感知程度的高低以及卷入程度的高低显著影响其外部信息搜寻行为,且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济南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和态度,分析影响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及对转基因食品发展前景的看法,对当地不同人群随机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度总体较低,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中立态度。被调查者的心理因素、认知度及其所接触的媒体等与对转基因因食品态度有不同相关性,以媒体相关性最为显著;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继续发展持支持态度。媒体极端的负面报道可能会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当前转基因食品发展相对忽视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转基因食品发展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郑凯芸  肖毅超  高王佳  陈文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66-12968,12970
在转基因食品高速发展的今天,其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因而其安全性也倍受争议。以成都市为例,调查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知情况及消费意愿和期望。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深度有待提高,多数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且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消极态度,受访者认为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主要靠加强当地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14.
标识管理制度是解决GMF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手段,对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400名消费者的调查,运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探究标识管理制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较低,对转基因标识管理期望较高,希望强制性加贴转基因标识,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是影响消费者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消费者对政府标识管理信任度、标识关注度显著影响其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问题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与关注,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感知风险直接影响其接受度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依据武汉市372名消费者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SPSS 17.0和AMOS 7.0对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维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感知风险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未超过对普通食品的风险担忧程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感知风险集中于性能风险、健康风险、环境风险和经济风险4个方面,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的因素包括产品因素、卷入程度和信任度3个方面,且这3个因素间存在相互关联性。因而,本研究分别从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卷入度以及对政府监管的信任度等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信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东省城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公共认知程度和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18市发放600份调查问卷,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很高,而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水平和判断能力不高;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很低,明确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率为16.15%,而为幼儿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人群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仅为3.06%。影响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行为的因素中: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对农业科学家的信任度和学历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年龄、性别和月收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东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和科学家对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认知现状,并利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知的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高于科学家所认知的风险;导致公众与科学家风险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公众缺乏GMF相关知识;在知识、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众易于受到外在信息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介、GMF争论了解越多的公众,其认知的GMF风险越大;而专家、政府、企业的可信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能够有效降低公众的认知风险;科学家因相关知识储备较多,受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个体特征因素亦对公众和科学家的GMF风险认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玄立杰  谢英添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75-14177
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毒力等问题及其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表现为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两种代表性政策美国采取遵循可靠科学原则,坚决反对预防原则,即对转基因食品采取积极支持,自愿标识的宽松政策;欧盟采取谨慎预防原则,必须标识和可追溯从管理原则出发,结合相应采取的监管措施和相关条例,对两国从开始颁布转基因食品政策到当下态势的发展,并结合最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跟踪分析,比对美国及欧盟对这些指令和条例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的感知风险及购买意愿不仅事关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而且事关转基因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武汉市384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二步模型,对消费者的GMF感知风险及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对GMF的感知风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即:人体健康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功能风险。其中,前三者显著影响消费者对GMF的购买意愿,食品功能感知风险对GMF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