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营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拟建在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处,总面积8350.6公顷,是以保护国家一级飞禽黑鹳为主的野生动物在山西省迁徙停歇中转地的生态系统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于1992年,位于管涔林区境内,地处晋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横跨宁武、五寨、岢岚3县,总面积64万亩。省内大河如汾河、恢河、滹沱河、朱家川河均源于此。此处森林葱郁,山青水秀;是野生动植物繁衍、生长栖息的天然良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山西省西北部的河曲、保德、偏关、五寨、宁武5县的水土流失状况,对该地区实施的各种治理模式进行了调查,晋西北地区石质山区生态治理模式主要有全面封山育林植被自然恢复模式、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植被恢复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陡坡退耕地生物治理模式主要有林草结合模式、乔灌混交模式、灌草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搞活林区管涔山森林经营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良富管涔山森林经营局是一个以用材林为主,林工商贸、森林旅游综合经营的国有林局。经营范围跨涉宁武、五寨、岢岚、静乐、神池、原平5县1市,经营面积4.57万公顷;林局下设12个林场和自然保护区、林局...  相似文献   

5.
三晋第一名山芦芽山位于晋西北的宁武、五寨、苛岚三县交界处,海拔2784米,其山势因酷似破土而出的芦苇嫩芽而被古人称为芦芽山。境内山势雄伟,怪石嶙峋,史称“三晋第一名山”。现代,人们又把芦芽山称为“山西的小黄山”。芦芽山地区,有芦芽滴翠,荷叶牧马,天池...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内蒙古农业委员会获悉,在一九八五年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会上,有四十三种水果被评为优质产品。北方各省(区)被评为优质产品的水果有:酥梨(新疆阿克苏、山西原平);鸭梨(山东信阳);雪花梨(河北赵县);苹果梨(甘肃张掖);香梨(新疆库尔勒);锦丰梨(中国农科院果树所);金冠苹果(宁夏宁武,新疆阿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 《山西林业》2019,(3):F0002-F0002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成立于1947年,辖区跨涉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等6县(市),南北宽约70公里,东西长约78公里,全局总面积9.68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8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43.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9.80%。该林区森林资源得天独厚,是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的精华,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颗“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于1947年建局,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78公里,管理范围跨涉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六县市。该局下属14个国营林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共计26个基层单位,国有林总面积125.8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12万立方米。全局现有职工1293人,其中在职职工777人,离退休人员516人。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于1947年建局,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78公里,管理范围跨涉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六县市。该局下属14个国营林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共计26个基层单位,国有林总面积125.8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12万立方米。全局现有职工1293人,其中在职职工777人,离退休人员516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仁用杏(山杏和杏扁)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即沿内蒙古南缘毗邻省市县较为集中,被称为“中国杏仁带”。而杏扁主要产区集中在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保定,辽宁省阜新、朝阳以及山西的岚县、方山、宁武和阳高等地,全国栽培面积28万hm^2,年产杏扁仁2.2万t,全国人均不足17g,而杏扁在世界其它国家均无栽培,不难看出市场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黄斑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 fa-sciatella Ménétries俗称亚北波纹杂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在山西省1979年初次被发现,分布于阳高、忻州、天镇、五台、宁武、阳曲、和顺、榆次、安泽等县。1985年屯留县大发生,1986为害面积达120万亩。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32.5头,最多达108头,一株1.5米高的油松树上有虫341头,一株三年生柳树上  相似文献   

12.
以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和右玉火山颈群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研究了各景区的旅游利用情况以及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通过分析总结出晋北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利用的问题包括3个层面:表面问题是市场认可不足;中层问题是旅游供给不充分;深层问题是体制机制不顺。在综合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地学旅游形象、完善景区功能要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于1947年建局,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78公里,管理范围跨涉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六县市.该局下属14个国营林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共计26个基层单位,国有林总面积125.8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12万立方米.全局现有职工1293人,其中在职职工777人,离退休人员516人.  相似文献   

14.
西山地区,西临黄河,东倚吕梁山,为一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的狭长地带,长630余公里。包括雁北地区的左云、右玉、平鲁三县;忻县地区的河曲、保德、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宁武、静乐八县;太原市的娄烦县;吕梁地区的兴县、岚县、临县、方山、离石、中阳、交口、柳林、石楼九县;临汾地区的隰县、吉县、蒲县、永和、汾西、大宁、乡宁七县,共五地(市)的28个县,(?)西山地区,总面积7067万亩,286.41万人,人均土地25亩多。这个地区总的特点是:地广人稀,风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瘠薄,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本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由北向南350—500毫米,无霜期120—180天,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晋西北的自然面貌,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引入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干旱瘠薄和耐寒抗风的柠条,作为晋西北的造林先锋树种。二十多年来,柠条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效益日趋显著,已成为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风沙区造林的主要灌木树种。为对晋西北的柠条作较深入的了解,1981年,我们先后在河曲、保德、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宁武等七县的国营林场和社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应用海明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选取年均温、绝对最低温、绝对最高温、≥10℃积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最冷月平均温、最热月平均温8个气候因子作为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分析的因素,对山西省引种黄菠萝的气候生态适生区进行初步划分。山西省引种黄菠萝的气候适生区为临县、大同、阳曲、左权、石楼、和顺、盂县、偏关、繁峙、沁源,次生区为左云、宁武、右玉、安泽、汾阳、原平、吉县、平顺、陵川、榆次、太原,不适生区为夏县、黎城、平陆、介休、运城。以期为今后在山西省引种黄菠萝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管涔林区地处忻州地区的宁武、五寨、岢岚等6县市,经营总面积4.5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3万m~3。这里森林茂密,。林相整齐,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天然次生林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树干通直,长势良好,被人们誉为晋西北黄土高原上一颗“绿色明珠”.为了有效地保护国家森林资源,我局除加强护林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外,更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去年,我局组建国营林区第一支森林消防队,在春防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森林消防队的组建情况(一)森林消防队的建制。森林消防队隶属于局护林防火指挥部.建制一个大队,分设三个小队,共计30名队员,队员从各林场、自然保护区精选身体键康,思  相似文献   

18.
管涔林区属于省直国有林区 ,地处吕梁山脉北端、黄河中游地段 ,是汾河的发源地。其生态效益在全省生态环境总体框架中 ,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两年来 ,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现了林业经营方式、经营目标的历史性转变。1 管涔林区自然状况1.1 自然环境管涔林区地处东经 111°38′5 4″~ 112°33′0 4″、北纬38°2 4′34″~ 39°0 3′0 6″之间 ,其经营范围纵跨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 6县 (市 ) ,南北长70 .3km,东西宽 78.75 km。管涔山主峰为荷叶坪 ,海拔2 787m,最低海拔 12 89m,相对高差 1…  相似文献   

19.
对引种在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上庄油松种子园31年生落叶松种和种源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落叶松种源间胸径、树高生长差异显著。用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代表不同落叶松种源综合生长因子,大于平均生长指标的种源有11个,从大到小分别为辽宁草河口日本落叶松、辽宁本溪日本落叶松、山西宁武华北落叶松、辽宁清源日本落叶松、河北宽城华北落叶松、河北丰宁华北落叶松、内蒙巴林华北落叶松、山西沁源华北落叶松、辽宁铁岭日本落叶松、山西文水华北落叶松和陕西横山华北落叶松。用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代表不同落叶松种综合生长因子,日本落叶松生长指标最大,为5 355.98.通过对31年生落叶松不同种的引种试验,以日本落叶松在上庄油松种子园生长表现最好,其次为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包括森林、灌丛及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鼠害较为严重。经对管涔山林区涉及的宁武、岢岚和五寨3个县的山地草原、山地草甸、疏林草地的鼠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现,鼠害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发生程度不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洞穴分布密度为9.88个/hm~2~69.22个/hm~2,破害生草面积为9.25 m~2/hm~2~66.34 m~2/hm~2.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洞穴分布密度为7.02个/hm~2~39.60个/hm~2,破害生草面积为5.86 m~2/hm~2~23.40 m~2/hm~2,中华鼢鼠鼠害高于达乌尔黄鼠。被破坏的生草面积与害鼠分布密度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可从被破坏的生草面积推算害鼠密度,反之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