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韦秀丽  高立洪  龙翰威  徐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77-19379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对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发展农村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推动低碳农业有着重要意义。对重庆农村有机废弃物产沼气潜力进行定量估算,并分析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益,为重庆市发展低碳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耗能、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出发展低碳农业的目标,就是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要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三是所采取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可以提升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农业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和资源条件,主要从农业发展观念、制度、技术、发展模式及新能源开发五个方面,进行发展路径创新,以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智超  张漫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18-55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化石燃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和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发展低碳农业对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低碳农业的内涵,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发展模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低碳农业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逐渐变暖的全球气候,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之策。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节能减排中应当有所贡献。文章以北京农业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北京市发展都市低碳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当前应对全球变化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设想,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本期的报道重点是"碳交易",背景是低碳,核心是低碳农业。那么低碳农业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又具有什么特点?农资行业该怎样迎接低碳时代?低碳农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农业产供销过程中的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确保食品供给及粮食安全前提下,实现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业强国,生态低碳农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桐庐县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探讨了低碳农业发展的策略,为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和制定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桐庐县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种植业的排放量是畜禽养殖业的3.2倍,农用地N2O排放量的比重最大;其中,化学氮肥产生的N2O是第一大排放源,水稻种植产生的CH4是第二大排放源,由生猪养殖引起的CH4和N2O是第三大排放源。农林牧渔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0.303~0.346 t CO2-eq/万元之间。县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受节能减排政策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的影响较大,“肥药双减”“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和生猪稳产保供等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桐庐县的节能减排效果。化肥减量增效、稻田施肥管理、农用地耕作制度优化、高标准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未来桐庐县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作用。稻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并破坏环境。为阐明稻田内CO2、CH4及N2O的产生机制,从水分、施肥、耕作3个方面论述其对稻田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并根据温室效应等因素,综合性地提出了推行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选择合理的耕作制度3种减排措施,对发展低碳农业和降低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分析,对实现农业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农业生产数据,估算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排放源CH_4和N_2O排放量,并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规划建议。结果表明:2015年,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上升至117.845万t,其中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51.967万t,主要来自反刍畜禽肠胃道内发酵CH_4排放,以及畜禽粪便管理过程CH_4和N_2O的排放,分别达到了48.527万、2.058万和1.382万t;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达65.878万t,主要来自水稻种植CH_4排放,以及农业种植土壤本底和施肥N_2O的排放,分别达到了61.949万、2.764万和1.165万t。  相似文献   

10.
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除了土地自身的碳释放外,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最大,而畜牧业发展与水稻种植业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业源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量。本文介绍了国外农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分析建议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施肥新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等手段来实现中国农业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随着人口增加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广东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气体减排形势严峻,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面源污染减排的最有效手段。结合广东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广东开展农业污染减排、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并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广东发展低碳农业的技术替代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国地方政府发展低碳农业的定位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农业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农业的内涵及其特点、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地方政府在发展低碳农业中的定位和举措。[结果]政府在发展低碳农业中应起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科学的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培养低碳农业人才、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建立低碳农业的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来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结论]只有将经济、环境、资源相协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所在。  相似文献   

13.
翟书斌  翟小军  马瑞  白杨 《北京农业》2011,(12):169-170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低碳经济的三大特征,而对于农业来说,低碳意味着高效率、低损耗、高产出。当前农业低碳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品就低碳农业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创新性界定和归纳,在对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适宜的低碳农业模式。[方法]通过分析苏南地区的特征以及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低碳农业模式,探讨苏南地区适宜的低碳农业模式,并指出发展该模式应采取的配套措施。[结果]低碳农业是通过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实现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和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其具有多种发展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选用哪种发展模式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同时应配套相应的措施,以实现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结论]该研究为苏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技术路径及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推广应用"节省"型农业技术、循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以及农作制度创新技术等,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碳排放量,是现阶段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从降低碳排放的视角出发,在深入探讨低碳农业科学内涵和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技术路径,并构建包含科技硬支撑及政策制度软支撑在内的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必须减少排放,低碳发展.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低碳农业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发挥林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要在全省大力推广农业节能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和绿色农业模式,在山区大力推广立体种养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在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水资源集约利用模式,在大中城市周边大力推广观光休闲农业模式.黑龙江省需要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发展低碳农业,增强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加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实现低碳农业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因此,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低碳农业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此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一些思考,在分析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颂心 《农学学报》2018,8(6):86-91
在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和生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农业领域探究的新热点。低碳农济发展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为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提供重要指导、为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以农业大省、经济发达省双覆盖的浙江省为例对低碳农业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先导意义。[方法]基于低碳农业概念与内涵系统分析,构建农业发展水平、投入品强度、能源使用率、资源使用水平、废弃物利用水平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到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上。[结果]浙江省2006年开始,低碳农业取得快速发展,能源使用率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投入品强度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障碍。[结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和农膜等投入品使用量,提升环保投入使用量,能有效提升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增值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目前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转变传统农业的"高碳经济"模式,力求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浙江省人多地少的背景下,构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文联系浙江省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转变全省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