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10种新优地被植物在宿迁市的引种栽培及其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金叶大花六道木、金边金线蒲、金边阔叶麦冬、金边玉簪、火炬花、富贵草、金叶石菖蒲、大吴风草、花菖蒲、金叶苔草10种园林新优地被植物,开展其在江苏宿迁及周边地区栽培成活率、物候观察和繁殖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几种新优地被植物抗逆性好、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是宿迁及周边地区园林应用值得推广的优良新优地被植物,应用前景良好。此外,对几种新优地被植物进行了园林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几种新优地被植物均属宿迁地区发展潜力很大的优良品种,可以改变当地园林地被植物品种单一、缺少层次感、季相不明显的景观现状,能够明显丰富当地园林地被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郑州地区花境中观赏草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增添城市绿化的独特美感,打造花境造景亮点。【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以观花特性、观叶特性、观形特性、株高、越冬成活率、观赏期、生长状况、抗逆性、适应性为评价指标,对郑州地区花境中应用的16种观赏草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花境中16种观赏草的综合价值由高到低分别是狼尾草、香蒲、斑叶芒、矮蒲苇、花叶芦竹、细叶芒、蓝羊茅、佛甲草、金叶石菖蒲、彩叶草、血草、细叶针茅、金叶苔草、粉黛乱子草、香茅、画眉草。【结论】观赏特性、生长状况、适应性等方面的综合价值较高的是狼尾草、香蒲、斑叶芒、矮蒲苇、花叶芦竹和细叶芒,在花境营建中均可推广应用;粉黛乱子草、金叶苔草、香茅等评分较低的观赏草可应用于耐荫花境、芳香植物花境、秋季花境等部分专题花境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适宜贵阳气候的观赏草花引种鉴选评价体系,筛选适宜贵阳地区引种栽培的观赏草花优良品种,为贵州省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和指导良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观赏性、适应性及生长性3个方面构建观赏草花贵阳引种鉴选评价体系,以整株观赏性、花序观赏性、叶片观赏性、全年观赏时间、耐涝性、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耐贫瘠、抗病虫能力、管理难易度、生长状况、叶片覆盖度、繁殖能力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引进的超级海棠、香雪球等36种观赏草花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构建观赏草花综合层次结构各矩阵的CR<0.1,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构建的判断矩阵合理。14个评价指标中权重排在前5位的是整株观赏性、全年观赏时间、生长状况、叶片观赏性、抗病虫能力和管理难易度,其对观赏草花品种综合评价影响较大。据综合指数将36种观赏草花分为3个等级:Ⅰ级有金叶石菖蒲、针茅马尾草等13种,观赏性价值高、适应性强、管理较粗放,可在贵阳大量用于园林绿化景观;Ⅱ级有棕红苔草、玲珑芒等21种,观赏性价值高、适应性较强、日常管理需加强,可适当用于园林绿化景观;Ⅲ级有薰衣草、紫罗兰2种,观赏性价值相对较低、适应性低,不建议在贵阳地区大量应用。【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可有效对观赏草花品种综合评价分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栽培应用表现基本一致,该体系可作为贵阳观赏草花引种鉴选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广及种植户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科玉368、京科糯928、斯达糯44等10个全国不同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分别在黔北地区海拔890 m的汇川区泗渡镇及海拔1 100 m的习水县大坡镇2个不同生态点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判。【结果】经灰色关联度分析,鲜食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度排序:鲜百粒重>穗长>穗粗>鲜出籽率>行粒数>穗位高>穗行数>秃尖>株高;10个参试品种中农科糯336和天贵糯932综合评价最好,丰产及稳产性强,适宜在习水和汇川两地种植。【结论】农科糯336和天贵糯932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较短,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较强,属于适合黔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京科糯928和金甜糯828外观及品质较好,抗病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口感及外观品质好,但对稳产性一般,仅适宜黔北中海拔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引种的彩叶树种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检测其光合生理特性,为彩叶树种在北京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对北京市黄垡苗圃引种的国王枫、金叶红瑞木、密枝红叶李、紫叶锦带、金叶复叶槭、金叶银槭等6种彩叶树种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金叶复叶槭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国王枫、金叶红瑞木、密枝红叶李、紫叶锦带、金叶银槭等5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均呈双峰型曲线,且"午休"现象明显。6种彩叶树种蒸腾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密枝红叶李、金叶复叶槭、紫叶锦带、国王枫、金叶红瑞木和金叶银槭。6种彩叶树种光补偿点均较低,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金叶红瑞木和紫叶锦带的光饱和点相对较高,较为喜光,而国王枫的光饱和点最低,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弱。【结论】6种彩叶树种在北京生长适应性良好,在实际栽培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彩叶树种的光合特性,根据耐阴性和生长速度等选择合适的栽培地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冬季不同品种生菜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更适宜在北京地区冬季种植的紫叶生菜。【方法】选取6个品种对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北紫生3号的产量最高,紫罗马的形态最佳,北紫生3号的抗性最强,北紫生4号的营养物质指标最好,北紫生2号的口感最佳。【结论】品种北紫生3号的综合表现最优,最适宜在北京地区冬季进行推广栽培;品种北紫生4号的花青素含量最高,适合作为保健蔬菜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三种彩色地被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红莲草、柔毛矾根、金叶过路黄三种彩色地被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引种栽培养护、物候期观测、生态适应性和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彩色地被植物能够完成发芽、展叶、开花等生理周期,能够适应北京平原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三种彩色地被植物的彩叶性状稳定,能够通过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是北京地区有发展前景的彩色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宜埃塞俄比亚种植的优良白萝卜品种,为该作物在埃塞俄比亚的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总面积210m~2,每小区面积10m~2,每个处理重复3次,对6个白萝卜品种进行露地盖膜试种试验。采用的差分析法,分析各参试品种的商品株产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参试的6个品种之中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春雷,其次是白玉春,再次是天山雪,这三个品种表现为抽苔较迟、洁白美观、外形端正、糠心晚、产量高、味甜爽口。【结论】春雷、白玉春和天山雪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有一定的种植推广价值;而永和品种表现为早花、产量低、收获期短,不适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抗旱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干旱缺水,适应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地被种类很少.为满足绿化的需求,通过对北京周边地区的植物调查、引种及物候观测,初步选出适合北京园林绿化利用的草本地被植物13种.通过对引种植物部分生态效益的测定,可以对其生态作用有一个定量的认识,为今后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05年5月中旬在北京林业大学草坪试验站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马蔺、矮紫苞鸢尾、异穗苔草的生态效益最高,蛇莓、东方草莓、匍匐委陵菜的生态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0.
对从上海引种的42种观赏草外部性状、物候期、抗逆性和观赏价值进行观测,评价并分析其在华南地区的适应性和观赏价值,分成AD共4个等级。矮蒲苇、花叶蒲苇、花叶芒、细叶芒、斑叶芒、晨光芒、小兔子狼尾草、大布尼狼尾草、紫叶狼尾草、柳枝稷、重金属柳枝稷、红知风画眉草、粉黛乱子草、细叶苔草、金边阔叶麦冬等为兼具抗逆性和观赏性的品种,为A级,完全可以在华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草本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分析了怀化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和类型多样性,并对园林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筛选了121种有应用前景的草本地被植物,介绍了它们的生境、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亚菊属矶菊获得栽培菊花新种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将矶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进行菊花种质创新,创造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菊花新种质。【方法】利用远缘杂交获得栽培菊花品种‘意大利红’(2n=6x=54)与矶菊正反交杂种F1,并进一步以正反交杂种F1为母本,‘意大利红’为父本进行回交,获得回交后代;利用扦插苗根尖进行杂种F1和回交后代中期染色体计数。【结果】正反交杂种F1染色体数目均介于64~72,以70~72为主;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染色体数目介于52~63,以60~63为主。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的株高、冠幅、叶形、叶片柔毛、分枝性等性状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介于原始双亲之间,较杂种F1更接近回交亲本‘意大利红’,说明这些性状为数量性状。舌状花的遗传表现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间存在差异,正交(‘意大利红’×矶菊)F1的回交后代舌状花先端不分裂,且不同个体间颜色变化丰富;反交(矶菊ב意大利红’)F1的回交后代舌状花先端1~4裂,以2、3裂为主,颜色较单一,表明可能与细胞质遗传有关。【结论】研究证明远缘杂种生殖过程正常,两属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实现了矶菊与栽培菊花属间远缘杂交,并利用栽培菊花品种进行回交获得了一批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查证。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137科1 129种;根据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可将其分为荫木类、观花类、观叶类、观果类、攀援类、地被类6大类型。同时对云山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北京地区园林绿化资源,在实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统计了北京市八达岭林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该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65科183种,按照植物的生活型将其分为观赏乔木、观赏灌木、观赏藤本、一二年生观赏草本、多年生观赏草本和地被植物六大类,并对林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草本地被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67-5769
叙述了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优势和选材原则,介绍了我国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阐述了我国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提升校园生态景观形象,以期为柳州乃至广西其他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从现场实地调查、访谈、专家咨询几个面入手,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造景特色进行探讨。【结果】园林植物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中创造了开放式的景观格局,构筑了互融式的交往空间,建设了流动式的文化长廊以及营造了生态、舒适的人居环境。【结论】高校应运用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营造特色空间,加强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以满足高等教育对环境和文化建设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7.
营养对马铃薯甲虫迁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营养对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的影响,探索马铃薯甲虫的迁飞规律,为控制马铃薯甲虫的扩散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不同营养状况下马铃薯甲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越冬代、第一代饥饿3d的马铃薯甲虫飞行能力最强;第二代马铃薯甲虫饥饿1d时的飞行能力最强.[结论]短时间的营养缺乏容易造成马铃薯甲虫的迁飞,长时间营养不足导致马铃薯甲虫迁飞的能量少,飞行能力弱.  相似文献   

18.
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辐射诱变效应。【方法】以观赏海棠‘印第安魔力’(Malus crabapple‘Indian Magic’)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根率、增殖率、死亡率及组培苗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形态及叶片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生根和继代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苗高、增殖率均明显下降;辐射剂量大于30 Gy与小于30 Gy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辐射后组培苗的死亡率显著上升,且半致死剂量为45.5 Gy(r=0.936)。小于半致死剂量的辐射处理后,组培苗在形态上出现明显矮化特征,叶片变小、变厚,新梢节间和根系变短、变粗,移栽苗顶端生长势减弱,叶色、叶缘、叶形变异明显。叶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移栽苗叶片气孔器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气孔长宽比、气孔长度和周长、气孔宽度和面积下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及栅海比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0 Gy除外),推测这些结构特征变异与叶片表观特征的变异相适应。【结论】30 Gy 60Co-γ辐射处理后,组培苗可以维持正常生长,且诱导的变异性状明显,诱变效果稳定,是较为合适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盐碱地葡萄发芽滞后的土壤原因及调控技术,提高葡萄在盐碱地土壤上春季生长发育的质量。【方法】以广北二分场盐碱地栽培的三年生欧美杂交种鲜食‘夏黑’葡萄为试材,行距3.0 m,株距1.5 m,篱架,单干单臂树形,干高80 cm。于2018年3月葡萄出土上架,灌溉催芽水后搭建‘裙膜’,即在干高50 cm处沿立柱上拉一道丝,以其为顶点将宽幅为80 cm的白色塑料薄膜从两侧交叠用绑丝固定,两侧以约45 o夹角分别向行间地面拉开,并用土压边,形成密封的小三角即‘裙膜’,每个处理铺设两行。以平栽不覆盖‘裙膜’为对照,研究‘裙膜’对地温及葡萄生长的影响。 【结果】‘裙膜’有效提高地温的同时改善了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盐碱地葡萄的生长发育进程。其中,根际10 cm土层平均地温约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5℃,升温早且持续时间长,缩小了地温与气温的差距;葡萄发芽物候期比对照提前10—15 d,外在表现为葡萄发芽早且发芽整齐;显著提高了葡萄的新梢生长质量,新梢生长量(长度)、第三节位节间长度及粗度分别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34.9%、23.8%、20%,叶面积、叶片重则分别显著提高39.9%、56.6%,叶片厚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裙膜’覆盖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叶片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7.6%、30%、6.8%,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对照显著提高21.9%,表明在提高地温环境中,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大,用于光化学途径的能量增加,光合作用得到提高。为探讨盐碱地土壤升温滞后的原因,在泰安同一气候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发现,盐碱土的土温对气温的响应明显滞后于棕壤土,延迟3 h左右。两种土壤的含盐量及由其导致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差异最大。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盐碱土比棕壤土的通气性差,滨海盐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高达1.45 g?cm -3,属于很紧实状态,比棕壤土的容重高11.7%,土壤孔隙度降低13.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及土壤氧气扩散速率(ODR)也分别显著比棕壤土低49.9%和13.8%。 【结论】‘裙膜’覆盖显著提高盐碱地地温,缩小了气温和地温的差异,有效改善了葡萄发芽进程,提早了葡萄发芽物候期,改善了新梢生长质量,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