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雷州林业局根据广东市场经济发展态势和分类经营要求,率先实行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安全5方面的统筹兼顾、战略运筹,走出一条以林产工业带动的营林一工厂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和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为要求、按小班经营法组织经营的微观森林经理道路,体现了现代化林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林业分类经营、分类管理改革在国有林场的深入实施,对林场森林资源培育经营提出新的要求。结合当前福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现状,从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要求出发,探讨在新的条件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北地区森林资源经营目标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具有相持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不平衡性、艰巨性等特点,在这个阶段,工作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特别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维持这一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尽快步入“治理大于破坏”阶段,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肩负着改善我国北方半壁河山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林业分类经营是根纫林种面积比倒及目标任务把森林经营单位分为商品林业经营单位和公益林业经营单位,对前者实行企业经营管理,后者实行事业管理。对其存在的权属问题,集体和个体林区.比被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建立联营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功能和经营目的不同,把森林分为一经林种、二级林种和三级材种。依其森林生态环境条件、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培育类型、目的及其培育技术措施的差异组织经营类型。其经营类型技术措施体系包括立地类型、营造林技术措施及目标规划。  相似文献   

5.
为把免渡河、乌奴耳林区的林业建设成地域布局合理、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资源体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文章以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为基本原则,结合该林区的森林资源和生产经营特点,对建立森林经营体系、科学经营森林资源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6.
为把免渡河、乌奴耳林区的林业建设成地域布局合理、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资源体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文章以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为基本原则,结合该林区的森林资源和生产经营特点,对建立森林经营体系、科学经营森林资源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雷竹笋早出丰产经营技术推广模式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富阳等县市,通过发展雷竹笋产业,特别是1990年来,通过雷竹早出高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本文对雷竹早出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组织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当前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供参考。1紧密结合生产,作好科技立项工作雷竹主要分布在浙江的西北丘陵平原地带,“以浙江临安、余杭和德清最多,但竹笋市场价格低,效应不高。1988年临安市三口乡株鸡村一教师发现竹笋能提早出土(使笋期提前到12月底或1月中旬),此期正为春节前后,市场上无鲜笋出售,且为蔬菜淡季,竹笋价格很高。浙江林学院…  相似文献   

8.
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类型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一项重要的土地资源。我国湿地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几大湖区、珠江三角洲、三江平原及沿海滩涂等地。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发挥其更大的效益,本文重点介绍珠江三角洲湿地“基塘系统”复合经营和江苏里下河地区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经验和技术,供其他地区在湿地开发利用时参考。1基塘复合生态系统1.1集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基塘系统最重要的类型。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北部南海县的九江、西樵、大同一带,以九江圩为中心。但最初淡水养殖和蚕桑业各自发展,彼此没有联系,直到40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农民发现蚕沙可作鱼…  相似文献   

9.
南方集体林区必须解决林地分户经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明锋 《中国林业》2001,(23):17-17
按国家林业局确立的“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战略布局,南方集体林区属商品林区,以发展速生丰产林为主,主要承担全国木材生产与供给的重任。但南方集体林区林地分户经营的事实与发展速生丰产林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相矛盾的现状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满足发展速生丰产林必须具备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条件,是当前加快速生丰产林发展,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结合广西岑溪市的实际谈些浅见:南方集体林区林地分户经营的现状与解决的必要性南方集体林区过去由于林业“三定”(划定山界林…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东部天然次生林立体多层次综合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东部天然次生林立体多层次综合经营技术刘敏,孟广华,孟兆海,毕景慧,张天觉(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117200)1目的意义桓仁是辽宁东部重点林区县之一,过去的林业生产,仅限于护林、育林、采伐、更新,单纯从培育森林出发,以生产木材为目的,商品生...  相似文献   

11.
五岔沟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属于岭南次生林区。森林经营满足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湿地保护等需求。通过几十年的森林经营,生态建设成果显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民生建设初见成效。但存在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母树林经营粗放、幼中林质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从根本上改变林区经济状况的突破口,它把保护资源的责任落实到人头,把经营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并与职工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森林经营规程三个不变的前提下,将全部林地按林场(所)林业户数分成对应的管护责任区,交给职工群众管护经营,在看好林、管好林、造好林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管护责任区内的山副产品资源,所得收入归管护经营者。  相似文献   

13.
分类经营 定向培育 提高竹林经营效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竹林产品-竹林、竹笋等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好;竹林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地下茎发达,水土保持功能佳,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 降水能力为杉木林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林多30-45%;竹林青翠,形态多姿,观赏休闲价值高。竹林是经济效益、生态功能、观赏价值俱高的林处。我国竹林主要分布在江河湖库的源头和两岸的山区和丘陵。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建设需要竹林充分发挥它的多功能效益,实施竹林分类经营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就竹林分类经营的必要性、可行性、经营类型划分等作了描述。文章指出竹林目标经营效益是竹林生长状况、立地环境条件和人为经营活动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定向培育是实现各类竹林获取最大化经营目标效益的重要保障。文章就不同竹种、不同林分组成和不同立地上的各种经营类型的定向培育技术包括它的制作原则和技术要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林业经营的一种新模式——公司与村联营封山育林调查甘秋裕(江西省莲花县林业局337100)莲花县荷塘乡珊溪村位于江西省的西部边陲。全村5个村民小组,217户、1012人。总面积719.87hm2,其中耕地69.33hm2,人平约0.07hm2;林业用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国有林区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迅速行动起来,抓住林业管理职能调整的时机,切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逐步对森林进行减伐、停伐以至禁伐,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森林经营工作以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按照分类经营的总体原则,分类施策,规范管理,科学经营,保证了全省森林经营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实现了森林资源增长、三大效益稳步提高的目标。据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434.1万公顷,比2001年增长18.8%;林木蓄积为10226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28.9%。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3.25%。森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中幼龄林比例大和可利用资源比例偏小等问题。因此,努力推进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依然是全省林业工作中的重点。在新形势下,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区占有重要地位。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经营条件,成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合理,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既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的物质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与木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地配置现有森林资源,使之满足国家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要求,是森林经营管理工作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对森林实行分类区划、分类经营、分类管理,是协调森林三大效益关系的最佳选择。过去,在林业区划、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营林规划中,也把森林划分为5个村种,进行分类规划、分类统计资源数据、分类规划经营措施,但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政策不落实,以…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经营类型与小班经营法各自存在利弊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将两种方法在森林分类经营中综合起来并加以改进,提出了分类经营类型-分类经营小班这一新的森林分类经营体系,旨在为分类经营理论和实践上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是我国林业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林改主要解决集体林业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调整和理顺林业生产关系,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达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