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6,(5):76-78
[目的]为了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危害,选择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试验。[方法]通过药剂拌种或播种时撒施处理,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种药剂对蛴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幅度为63.8%~78.4%;保果效果明显,可达74.3%~84.3%。其中防治效果和保果效果较高的制剂有5种: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绿僵菌。[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绿僵菌可用于防治吉林省花生蛴螬,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较佳,对花生出苗、生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防治花生蛴螬的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拌种的最佳剂量,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100 kg种子采用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 200、1 800、2 400 g,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照药剂)1 800 g拌种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条件下的防虫和保果效果,研究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安全性、防治效果及最适使用剂量。[结果]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较好,且在设计剂量范围内,随着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剂量的增加,防虫和保果效果均有所提高,其中,100 kg花生种子使用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2 400 g拌种,防虫和保果效果均最佳。[结论]综合考虑,100 kg花生种子使用10%噻虫嗪微囊悬浮剂2 400 g拌种,可有效防治花生田蛴螬。  相似文献   

3.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等半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该药剂既可用于茎叶喷雾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为测定噻虫胺药剂通过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筛选适宜药剂种子处理用量,使用48%噻虫胺SC分别以1、2、4、8、12 mL/kg种子的用量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60%吡虫啉FS 3 mL/kg种子和30%毒死蜱CS 20 mL/kg种子拌种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大田种植小区试验,在花生荚果膨大期使用不同处理的花生植株室内饲喂蛴螬,并在花生收获期调查各小区花生果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处理对室内2龄蛴螬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14%和91.94%,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分析花生收获期虫情指数发现,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38%和95.0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剂量拌种,对花生田蛴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60%吡虫啉FS和30%毒死蜱CS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控制花生蛴螬为害,筛选高效、低毒蛴螬防治药剂,选用4种不同的种衣剂,采用拌种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中,22.2%噻虫·咯·霜灵、60%吡虫啉+40%萎锈·福美双、70%噻虫嗪+62.5 g/L精甲·咯菌腈、30%辛硫磷对蛴螬防治效果分别为74.49%、60.20%、53.06%、52.04%;22.2%噻虫·咯·霜灵和60%吡虫啉+40%萎锈·福美双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分别为70.65%、63.68%,增产幅度分别为28.15%、24.15%,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替代高毒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筛选出方便、高效的方法。[方法]以36%啶虫脒、10%吡虫啉和48%乐斯本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灌根法、注干法和喷雾法施药,通过比较其防治效果筛选出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最佳防治方法。[结果]在3种施药方法中,注干法的防治效果最佳。其平均虫果率为17.47%;喷雾法的防治效果次之,其平均虫果率为33.24%;灌根法的防治效果最差,其平均虫果率为41.44%。注干法的平均虫果率极显著低于其他方法及对照。当所有供试药剂都采用注干法施用时,10%吡虫啉的防治效果最佳,其平均虫果率为6.70%;36%啶虫眯的防治效果次之,其平均虫果率为19.00%;48%乐斯本的防治效果最差,其平均虫果率为26.70%;3种药剂处理的平均虫果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最佳化学防治措施是注干法施用10%吡虫啉。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6组药剂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得出70%噻虫嗪+精甲·咯菌腈、60%高巧+40%卫福、22.2%噻虫·咯·霜灵防治蛴螬和增产效果依次由最好到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的甘薯地下害虫防治药剂。[方法]在江苏徐州、河南商丘和河北易县对不同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所试药剂对蛴螬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0%辛硫磷微胶囊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在69%以上;其次是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其防治效果为41.21%;神农丹和辛硫磷乳油的防治效果则相对较差。[结论]30%辛硫磷微胶囊剂在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药剂拌种对田间蛴螬的预防效果,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的危害,采用田间试验法测定6种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田间蛴螬的防治效果,从而筛选安全、可靠、高效的种子包衣剂.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作物均安全,对蛴螬均有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为46.30%~74.07%.其中,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增产幅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鄂北花生地下害虫蛴螬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进行药剂拌种试验,比较了5种拌种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高巧+40%卫福处理花生种子,可导致种子提前出苗;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70%噻虫嗪+精甲·咯菌腈对蛴螬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对韭菜迟眼蕈蚊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胃毒触杀法测定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辛硫磷、甲维盐、阿维菌素、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蚊蝇醚、灭蝇胺11种常用低毒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结果]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4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力,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12、0.965、1.269和2.517 mg/L,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54、3.268、2.916和7.725 mg/L;昆虫生长调节剂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也表现出较高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0.309、0.408和0.475 mg/L;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噻虫胺、吡虫啉、辛硫磷、噻虫嗪、噻虫嗪+虱螨脲、噻虫胺+虱螨脲均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均在93%以上.[结论]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能有效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适合花生防治蛴螬的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2 000、15 000、18 000 g/hm2为处理,以40%辛硫磷乳油15 000 g/hm2为正常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花生被害情况,计算各处理防效。[结果]使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2 000~18 000 g/hm2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显著好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但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药效长、防效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筛选防治花生蛴螬的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750、5625、7500 g/hm2为处理,以40%毒死蜱乳油7500 g/hm2为正常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花生被害情况,计算各处理防效。[结果]使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750~7500 g/hm2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显著好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但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幼虫防效及保果效果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处理、1 125 ml/hm2处理杀虫效果分别为78.26%和78.57%。[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辛硫磷35CS不同释放特性及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09、2010年在代表安徽省南、北2个农业生态类型的蒙城、固镇和肥西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该药剂3种释放速度(快、中、慢释放速率)及2种施药方法(播种时喷穴或出苗后灌根)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辛硫磷35CS 3种释放速率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表现为慢速释放>中速释放>快速释放;2种施药方法对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无影响。[结论]为辛硫磷35CS的推广应用及花生蛴螬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60%高巧悬浮种衣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高巧悬浮种衣剂450、675、900ml/hm2各处理均对花生田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1.23%、72.96%、78.14%,且明显降低被害果率,增加花生产量,其中60%高巧FS900ml/hm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适宜的防治花生蛴螬的药剂及施药方法。[方法]比较了辛硫磷30CS、毒死蜱30CS和吡虫啉10SC这3种不同药剂以及拌种、灌根和穴喷雾3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结果]采用穴喷雾法施用毒死蜱30CS防虫效果最好,达87.5%;穴喷雾法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好,达71.2%;辛硫磷30CS灌根处理的产量最高,15穴花生产量达931.9 g。[结论]3种药剂均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穴喷雾处理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王亚维  张国洲  肖卫平  王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88-12588,12613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药肥对大田作物辣椒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结果]有机药肥对辣椒地下害虫有较好的控治效果,3种处理的相对控害效果分别为64.81%、83.68%和100.00%;有机药肥对辣椒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种处理的增产比分别为10.98%、14.29%和22.83%。[结论]当有机药肥用量为1800kg/hm^2时,对辣椒的控害效果与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田地下害虫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以郑薯5号为试验材料,选取有代表性的马铃薯田块3~5块,在收获时调查地下害虫种类及马铃薯的被害情况并研究8种供试药剂对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种类主要有华北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网目拟地甲、蛴螬等,在春季主要以地老虎、金针虫、蝼蛄为主,分别占调查虫量的42.07%、20.73%、20.73%,蛴螬占10.98%,网目拟地甲占5.49%。在参试药剂中,用虫情指数和块茎被害率评价防治效果,10%吡虫啉WP对马铃薯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用虫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更能反映马铃薯实际被害的情况。[结论]吡虫啉是较为理想的马铃薯田地下害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何海峰  刘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56-10557
[目的]明确30%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戊唑醇悬浮剂(150ml/hm^2)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于7月上旬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d,施药3次,30%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有明显防效.[结论]为花生叶斑病的有效防治及花生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调查新疆伊贝母主要种植区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及室内分离培养等方法.[结果]锈病、菌核病、根腐病等是伊贝母的主要病害,而虫害则以地下害虫为主.[结论]基本明确了伊贝母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状况,提出了伊贝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