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对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别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基础支持系统、协调能力支持系统和可持续性支持系统这三大支持系统方面逐步筛选、设计评价指标,最终建立了一套评价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做了简要的比较分析。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公众等了解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判断依据以及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区域生存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制定的生存支持系统的评价指标为参照,依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在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原则指导下,制定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合理的简化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的评价了山东省17地市的生存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揭示了山东省生存支持系统空间差异存在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量化过程,该文首先确定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资源--自然复合系统的原理构造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3个层次、4个系统、13个指标要素的黑龙江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国有林区36个林业局进行了计算,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指数的大小分为非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可持续3类.其中10个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个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17个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值法的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选取了黑龙江省12个市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5个方面14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环境较好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在主要资源型城市出现最低值。  相似文献   

5.
以安泽县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例,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该县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五大支持系统方面进行了定性评价,提出了20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今后产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结合渭南市发展现状,建立了渭南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渭南市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测算出2012年渭南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0.6,表明渭南市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在各项指标中,得分较低的指标多集中于生态环境支持系统中,可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渭南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促进渭南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面临着自身发展与服务区域的双重压力.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大庆市自然资源状况,冷静分析大庆市产业发展现状.并选择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8个指标作为黑龙江省内五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公共因子",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因子变量模型,测算出全省各大...  相似文献   

8.
对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展开研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为基本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核心思想.根据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特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选择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人均产值四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下属13个地区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区域可划分为四类,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从而对制定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调控政策,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阳敏  金琦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8-23
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藏野生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西藏野生菌可持续性处于较差的发展阶段,其中,资源支持系统处于好的水平,环境支持系统处于较差的水平,经济支持系统处于差的水平,社会支持系统处于差的水平,政府与科技支持处于一般的水平.针对西藏野生菌产业现状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西藏野生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财务、客户、业务、员工、风险、社会等6个维度选取25个指标,建立了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13家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提高社会认可度、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度,将黑龙江省资源利用的动态特性融入到生态足迹模型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2001—2005年黑龙江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2.2467hm2·人-1攀升到3.0084hm2·人-1,增长近1.34倍。其中,草地和能源生态足迹对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贡献最大,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2001—200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整体呈下降趋势。5a间黑龙江省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人均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黑龙江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01—2005年黑龙江总GDP的生态足迹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消耗增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总体上,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方法论,分析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FEES )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良性发展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利用结构模型解析法,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因此,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多目标评价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合我省发展特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据黑龙江省175家典型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实证分析了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构成了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体系,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效应分别为0.93、0.82、0.76;产业转型具有中介变量特征,是推动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载体;政策扶持、技术创新,是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组合,可实现"1+12"的实践成效;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作用各有侧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实证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粮食安全背景下影响黑垄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得到定量的结果(即各影响元素相对于目标的优势度),用来衡量其对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大小.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的对策,给出了对现实评价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黑龙江省进行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结果表明,26年来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从而导致黑龙江省的生态赤字逐年加大。2005年黑龙江省生态赤字已经达到0.745hm2,是当年生态承载力的0.8倍。和全国以及世界相比,黑龙江省生态赤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龙江省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传统以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999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16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5827 hm2;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485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862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256 hm2。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