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苗期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苗期涝害对玉米影响因品种、生育期、环境条件及水淹持续时间不同而异。苗期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减慢,植株较弱;叶片发黄,茎秆变红,根系发黑、腐烂。针对玉米的耐涝特性及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出玉米苗期受涝后的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对玉米植株涝害的缓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种活性氧清除剂分别喷施4叶期玉米幼苗,均使受渍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O2^-产生速率和H2O2浓度明显下降,而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增加。这种效应以处理后期(第5天)和老叶(第2叶)较为明显,但各清除剂之间的差异较小。表明各种活性氧清除剂单独使用皆能缓解受渍玉米的涝害,从而增强玉米的抗涝性。试验结果为活性氧参与玉米的涝渍伤害过程提供了证据。也为应用化学调查控手段减轻玉米的涝害的可能性提代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就会发育不良,尤其在苗期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对涝害的反应以生育前  相似文献   

4.
生长调节剂对受涝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调节剂对受涝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刘晓忠,汪宗立,李建坤,王志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南京210014)传统的抗涝栽培措施如畦作、适当早播、排水以及增施苗肥等,无疑可以起到防御涝害的目的。试验在南京江苏省农科院网室内两个大型田间渗漏池中进...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在吸收膨胀和主胚根开始伸长时对涝害最敏感,淹水2—4天可降低出苗率50%以上.高温、延长淹水期和增加淹水层均会明显加重涝害.受涝后幼苗生长弱,发育慢;根系受害程度重于地上部.早播和起垄播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夏玉米的涝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玉米抗涝性的机制,以2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处理、涝胁迫处理、涝胁迫+亚精胺(1 mmol/L)3个处理,分别在处理0,2,4,6 d取幼苗根测定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无氧呼吸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产物(乙醇和乳酸)和亚精胺(Spd)含量,并测定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研究了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呼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情况下,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活性、代谢产物和亚精胺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且在2个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涝胁迫处理后,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活性以及乙醇、乳酸、亚精胺含量增加,且抗性较弱的郑单958的LDH活性和乳酸含量增加幅度大于抗性较强的浚单22,而抗性较强的浚单22的ADH活性和乙醇、亚精胺含量增加幅度大于抗性较弱的郑单958;涝胁迫+亚精胺处理后,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PDC、ADH活性以及乙醇、Spd含量升高,LDH活性和乳酸含量下降,且抗性比较弱的郑单958的变化幅度大于抗性比较强的浚单22。结果显示,亚精胺与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的呼吸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亚精胺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代谢酶PDC和ADH活性以及增加乙醇和Spd含量减少有害物质乙醛对细胞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LDH活性抑制乳酸的过量产生,避免细胞质的过度酸化,降低细胞膜的伤害,从而缓解涝胁迫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和玉米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淹水胁迫下辣椒种子生理生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辣椒抗涝品种的选育,解决辣椒生产上的涝害问题,通过研究淹水胁迫对辣椒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为辣椒抗涝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生产上对水涝敏感度低、中、高的3个辣椒品种‘S15’、‘A46’和‘A77’的种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0 h、10 h、5天、10天、15天、20天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变化,以及不同淹水时间对SOD、POD、CAT、GR、AMS和LPS等酶活力,PRO和可溶性糖含量,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水涝敏感度种子对水涝的响应不一。淹水20天后,‘S15’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含量最低,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最高;‘A77’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SOD、CAT活性最低,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含量最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不再产生较大差异,5天可作为辣椒抗涝鉴定淹水胁迫的最佳时间。研究认为,不同辣椒种子表现出的耐涝性与生产实际一致;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均可作为辣椒品种抗涝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田涝害有两种类型,即洪涝和内涝。不论春大豆区或夏大豆区,在大豆生育期间,常常因降雨过于集中而造成大豆田淹水,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内涝是由于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高,在多雨情况下地面积滞水造成的。一、涝害特点春大豆播种后若遇连续雨天,会因土温降低而造成难出苗和弱势苗,田面渍水则会造成烂种;夏播大豆出苗期及苗期常遇暴雨,若田面排水不畅会造成土壤水饱和、氧气不足而烂种,还会由  相似文献   

9.
涝害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水影响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耐涝性差异较大。本研究选取耐涝(waterlogging-tolerant,W-T)基因型大豆齐黄34和涝害敏感(waterlogging-sensitive,W-S)基因型大豆冀豆17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淹水时间下2个基因型根际细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网络特征。结果表明,耐涝基因型大豆的生物量和细菌丰度明显高于涝害敏感基因型大豆。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耐涝基因型与敏感基因型大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变化(P0.05)。在淹水条件下,耐涝基因型大豆富集了Yonghaparkia属和Unclassified-WD2101属以及OTU274(Clostridium)和OTU2334(Desulfosporosinus)等物种,这些细菌的富集可能与耐涝性有关,本研究提供了大豆根际微生物抗涝潜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雷敏 《种子科技》2023,(11):32-34
玉米种植对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包括多个阶段,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前期阶段,玉米在出苗期至拔节期具有地上部生长速度慢和根系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且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苗期管理对玉米最终产量极为关键.因此,种植户应认识到玉米苗期管理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贤华 《种子科技》2019,(1):88-88,90
玉米苗期植株嫩绿多水,抗逆、抗病能力弱,又正值多雨季节,导致病虫害的多发,而玉米苗期的良好生长对夺取高产特别重要。结合湘西地区的玉米种植现状,对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展开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简述了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收获期的管理技术,以供同行参考。1玉米苗期管理技术1.1玉米苗期生育特点玉米播种到拔节阶段为苗期,夏玉米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即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  相似文献   

13.
棉花涝害胁迫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涝害是棉花生产中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制约了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为了研究涝渍灾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本研究从棉花的形态生长、生理特性及植物激素变化等方面概述了涝害胁迫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了涝害对棉花生理机制造成的影响,以及涝害胁迫下棉花通气组织的形成及酶代谢适应性变化,并就棉花耐涝性鉴定方法、评价指标及其品种选育等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政才 《华北农学报》1995,10(3):103-108
在人工气候室中,对盆栽条件下不同熟期的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比较研究表明,单株玉米对土壤养分的反应株型间无规律性差异;不同熟期玉米间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差异。植株苗期生长速率及高低土壤肥力下的差异与叶片N、K含量,光俣速率及不同光强,不同CO2浓度与的反应差异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品种间苗期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土壤肥力高低对玉米苗期光合速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冯晶 《种子世界》2021,(7):0063-0065
玉米苗期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根系具有较快的发育速度。只有做好玉米苗期管理工作,方可以保证亩株数,促进穗大、粒多、丰产等目标的实现。病虫害防治是玉米苗期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苗期玉米植株的抵抗力较差,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不但玉米苗株的茁壮生长受到影响,还会威胁到玉米高产优质目标的实现。因此,要积极总结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类型及规律,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治策略,高效防范和应对苗期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玉米对涝害的反应以生育前期较敏感,三叶期、拔节期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淹水3天使单株产量分别降低13.2%、16.2%和7.9%,而开花期和乳熟初期淹水3天则未造成减产.生育前期涝害首先抑制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活动,进而间接影响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和干物质生产.但雌小花分化期和开花期淹水明显地促进了气生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赵国伟 《种子科技》2024,(2):113-11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口感佳、营养丰富、产量高、饱腹感强,能够应用在各种面食制作中,是人们喜爱的粮食种类。玉米对种植区域的要求不高,能够在我国大部分区域种植。玉米种植受外部因素影响较为严重,苗期容易出现病虫害,对玉米质量和产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针对玉米苗期病虫害问题,分析了玉米种子精准包衣技术防治苗期病虫害的要点、应用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夏玉米苗期是指玉米由出苗至拔节的阶段,需经历20~25天,占整个生育期的1/4,此期间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决定叶数和节数的营养生长阶段,玉米苗期若管理不当,极易形成大小苗、弱苗及病残苗,对玉米的后期产量具有很大影响,因此,玉米苗期管理十分重要。玉米苗期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茎、叶的生长,使幼苗达到根多、苗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玉米苗期抗旱遗传规律,以抗旱玉米自交系‘81162’和干旱敏感自交系‘沈503’构建P1、P2、F1、B1、B2、F26世代群体,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苗期玉米苗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根干重、地上干重、根长、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根干重、地上干重、根长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A,主要由2对加性主基因控制。鲜重根冠比和干重根冠比的最适遗传模型为MX2-ADI-AD,主要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为玉米抗旱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筑糯2号、贵单8号、金玉819为材料,在4个浓度水平的碳酸钠溶液(0、12.5、25、37.5mmol/L)胁迫下,进行玉米苗期胁迫试验,分别测定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碳酸钠溶液对3个玉米品种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明确3个玉米品种对碳酸钠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碳酸钠胁迫使苗期玉米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碳酸钠胁迫下先升高后降低,试验范围内,碳酸钠溶液浓度为25mmol/L作为玉米幼苗耐盐碱性筛选的最适浓度;3个玉米品种的耐盐碱能力顺序为:贵单8号金玉819筑糯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