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花生蛴螬高效、低残留药剂,对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防治花生蛴螬进行了药效对比及用量试验,发现1 000、1 500、2 000g/667m2防效高于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邦得)和辛硫磷灌墩处理,荚果被害率最低,分别为10.84%、9.78%、8.86%;按防虫效果比较,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1 500、2 000g/667m2的防效与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灌墩处理效果均达90%以上,比辛硫磷灌墩处理分别提高39.91和40.37个百分点。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1 000g/667m2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成本最低,花生荚果产量最高,纯增值495.1元,比辛硫磷和邦得纯增值分别提高147.6元和8.6元。因此15%毒死蜱颗粒剂(乐斯本)可替代高毒农药,一次施药即可控制蛴螬的危害,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播种期拌种和撒毒土的方法,开展了5种农药对花生田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为61.95%~86.39%,以毒·辛30%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86.39%)最好,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79.74%)次之,毒死蜱5%颗粒剂防治效果(61.59%)最低。从不同剂型防治蛴螬的效果来看,微囊悬浮剂显著好于颗粒剂。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花生均有增产效果,分别较对照增产11.60%~21.65%,其中毒·辛30%微囊悬浮剂处理的产量最高(3 539.823kg/hm2),毒·辛8%颗粒剂、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毒死蜱15%颗粒剂增产效果相当,毒死蜱5%颗粒剂增产最低。在花生蛴螬的防治中,应该逐年提升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使用面积。  相似文献   

3.
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有效控制花生田蛴螬为害,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吡虫啉十辛硫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苏云金杆菌(Bt)制剂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种期施用的吡虫啉十辛硫磷颗粒剂(沟施)、3%辛硫磷颗粒剂(拌种)、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机械包衣对花生出苗率没有影响,以上5种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与保果效果分别为62.5%~85.4%和45.4%~60.7%,显著高于开花下针期施用的6%毒·辛颗粒剂和5%二嗪磷颗粒剂;首次使用苏云金杆菌工程菌株3A-SU4灌根防治暗黑齿爪鳃金龟幼虫,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分别为53.9%和31.2%,与6%毒·辛颗粒剂和5%二嗪磷颗粒剂药效相当.各处理对花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为2.4%~21%,其中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增产效果最高.收获后采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土壤和花生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药剂在花生荚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和中国限量要求,可以在花生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红安县植保站(431500)蒋洪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俗称地蚕)是我县花生主要地下害虫,对花生产量影响颇大。掌握蛴螬发生与为害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是我县花生稳定高产的迫切要求。我站在多年调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摸清了该虫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蛴螬是淮安市花生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近几年一直处于偏重发生状态 ,由于常规药剂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给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一般田块减产5 %~ 2 0 % ,重发田块减产达 80 %以上 ,严重阻碍了淮安市花生产业的发展。在淮安市花生田蛴螬主要以暗黑鳃金龟 (HolotrichiaparallelaMotschulsky)为主 ,其次是铜绿丽金龟 (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 ,以幼虫取食花生荚果危害。目前对蛴螬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但因其食性杂、危害重、抗药性强、药剂施入地下困难等原因 ,防效一直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药剂防治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6.
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期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对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5.54%~83.71%。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具有显著的保果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虫果率,提高饱果率,增加花生产量,有效成分用量为4950g/hm2,增产幅度可达12.45%。  相似文献   

7.
5%克百威缓释颗粒剂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为了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确认该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用药量 ,我们于2001年6~7月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及方法1.1试验处理及方法试验设5%克百威缓释颗粒剂每667m2用750g,1000g,1250g;3%克百威 -F缓释颗粒剂每667m2用2500g作对照药剂 ;设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共5个处理 ,重复4次 ,总计20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田在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白泥大坝进行 ,海拔560m ,试验田土壤质地黄壤、肥力中等 ,排灌方便 ;施药前…  相似文献   

8.
4种药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金宝 《植物保护》2007,33(2):129-130
应用40%毒死蜱乳油500mL/667m2,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mL/667m2和40%氯.辛乳油250mL/667m2在插种期1次施药防治花生田蛴螬的田间效果分别为50.4%、42.3%、52.3%和48.6%;在播种期和开花扎针期2次施药效果更好,校正防效提高25.1%~42.3%。  相似文献   

9.
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期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对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5.54%~83.71%。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具有显著的保果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虫果率,提高饱果率,增加花生产量,有效成分用量为4 950 g/hm2,增产幅度可达12.45%。  相似文献   

10.
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和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设计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采用绿僵菌微粒剂在花生播种期防治上一年的3龄蛴螬老熟幼虫;采用绿僵菌乳粉剂在花生幼果期防治当年的1~2龄蛴螬.同期调查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蛴螬主要天敌臀钩土蜂的影响.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最适剂量375 kg/hm2)施药后30~40 d,平均校正防效为75.58%~80.03%;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最适剂量7.5 kg/hm2)施药后15~20 d,平均校正防效为77.59%~86.46%.花生果荚收获期平均保果率达85.76%~87.13%,花生果荚鲜重平均增产量达832.5~916.4kg/hm2,控害保产效果显著.且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臀钩土蜂的存活未见有明显不良影响.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能够时田间花生蛴螬进行持续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刘爱芝  韩松  梁九进 《植物保护》2012,38(6):161-165
采用拌种、播种穴(沟)施药和开花下针前撒施毒土3种施药方法,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控效果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量225~420g/hm2于花生开花下针期撒施毒土,防虫效果、保果效果和有效果数增加均显著优于播种沟(穴)施药。拌种防治花生蛴螬保果效果、防虫效果和产量的增加随着拌种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低于播种穴施药和生长期撒施。示范试验结果验证表明:于花生开花下针期撒施毒土效果最好,用量420~630g/hm2,防虫效果、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87.80%~95.12%、92.42%~95.90%和83.23%~86.61%。  相似文献   

1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在花生田喷雾处理,防除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适宜的使用剂量为100mL/667m2,花生收获时对蛴螬的防效在95%以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在96%以上,均高于同等剂量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4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0%二嗪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4种常用防治蛴螬杀虫剂在播种期和开花下针期使用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结果表明: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播种期使用的保果效果与防虫效果均优于开花下针期;而10%二嗪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开花下针期使用的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均优于播种期。花生收获后对果仁的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各农药处理后花生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均在0.01 mg/kg以下,符合日本肯定列表对各类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具有良好效果,播种时喷穴和6月初灌墩,收获时每m2蛴螬幼虫分别为0.6头和0.5头,荚果为害率分别为0.94%和0.84%,防治效果均达96%以上,持效期长达120d以上。每667m2增产分别为111.4kg和115.5kg,增产率分别为40.17%和41.65%。经国家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籽仁中未检出辛硫磷,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在花生田施用无污染,无残留,对花生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布氏白僵菌防治蔗田蛴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蔗蛴螬残留虫口数和蔗根受害率的相对防效为指标,从蛴螬和甘蔗两个角度评价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对甘蔗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月底6月初结合甘蔗大培土,布氏白僵菌粉剂单一施用及其与3.6%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蔗田蛴螬虫量和蔗根受害率。布氏白僵菌粉剂单一施用时,以30.00 kg/hm2制剂用量的防效为最高,蔗田蛴螬残留虫口数和蔗根受害率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7.27%和74.56%。两剂混合施用相对防效分别为74.55%~85.45%和78.18%~85.94%,其中以剂量为(22.50+45.00)kg/hm2的布氏白僵菌粉剂+3.6%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轮作模式对花生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水旱轮作模式对花生土传病虫害及其产量的影响,设水旱轮作不施药、水旱轮作减施药、旱旱轮作常规施药和旱旱轮作不施药(CK)4种处理,于2014—2016年对花生果腐病、白绢病和蛴螬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考种分析。结果表明,水旱轮作不施药处理的花生果腐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分别较CK显著降低90.40%和96.55%,防控效果达96.34%;水旱轮作减施药处理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控效果为81.49%;旱旱轮作常规施药处理对花生果腐病无防控效果。水旱轮作和旱旱轮作常规施药处理对白绢病均无防控效果。水旱轮作不施药、水旱轮作减施药和旱旱轮作常规施药处理对蛴螬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3.80%、65.50%和66.20%。水旱轮作不施药与旱旱轮作常规施药处理相比,株结果数、株果重和产量分别显著降低15.03%、12.14%和6.33%,株饱果数和出仁率分别显著提高13.88%和3.01%,株根瘤个数显著提高166.22%;水旱轮作减施药与旱旱轮作常规施药处理相比,株结果数、株果重、产量、百仁重和出仁率均无显著差异,株饱果数显著提高14.33%,株根瘤个数显著提高122.97%。表明水旱轮作模式对花生果腐病和蛴螬有较理想的防控效果,且使花生产量结构明显优化,根瘤菌数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蛴螬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义 《植物医生》2002,15(5):16-17
蛴螬又名白土蚕 ,是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其种类多 ,分布遍及全县各乡镇 ,食性杂 ,除为害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外 ,还为害烤烟、中药材、苗圃、果园等经济作物。为害时常咬断幼苗根部或咬伤嫩茎 ,造成缺窝断行。近年来 ,蛴螬发生发展有逐年加重趋势 ,特别在地势低洼、土壤保水性能好、空气充足且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发生严重。赫章县植保植检站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朱明乡玉米地进行定点调查 ,平均每 6 6 7m2 分别有蛴螬 10 6 7.2头、2 334.5头、3135 .7头 ,作物受害株率分别为8.4 % ,12 .7% ,17.3%。连续 3年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昆虫病原线虫泰山1号防治花生地蛴螬的方法及其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果表明,用昆虫病原线虫泰山1号,在花生地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及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方法,使每666.7m~2花生地蛴螬的残虫量由8083头控制到167头,花生的损失率由原来的38.7%降至0.2%。线虫防治与施药区比较,每亩可增收花生150kg 以上,较空白对照区可增收花生237.5kg。充分显示了用该线虫取代农药防治的可行性,为控制历年严重为害花生的华北大黑鳃金龟及暗黑鳃金龟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验的4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持效性。收获后,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辛硫磷30%微囊悬浮剂、毒·辛30%乳油和甲·克25%悬浮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效均在82%以上。4种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花生蛴螬的优良药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包衣花生种子后氟虫腈和毒死蜱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的剂量动态及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包衣种子播种后微囊化可以显著延缓毒死蜱和氟虫腈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在相同剂量下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处理中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氟虫腈和毒死蜱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微囊化制剂。在药种比1∶100或1∶50条件下,用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18%悬浮剂对花生种子包衣即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对蛴螬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