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期刊网"、"重庆维普期刊网"、"龙源期刊网"、"博看网"等网络平台全文收录。《农业信息化》杂志全面服务政府,面向市场,向大众全方位宣传"互联网+农业"的整体面貌和最新进展,展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蓬勃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期刊网"、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正《农业信息化》杂志由《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出版发行,是专业宣传"互联网+农业"的国家级期刊媒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被"中国知网"、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以微信、微博等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如果不能找出传统出版业面对媒体市场深刻变革的应对之策,改善传统期刊的发展现状,将无法在新媒体时代下生存。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据,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此来促进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因其多种创新性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角色,信息传播媒介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始转型。农业学术期刊是承载和传播农业学术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传统的农业期刊传播方式主要是纸媒,在新时代的传播媒介冲击下,农业学术期刊的传统出版已不能满足日益进步社会的需求,而走向新型出版之路。文章就农业学术期刊的传统媒介-纸媒与新时代媒介-新媒体的发展优劣势,浅谈农业期刊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农业科技期刊的特点,分析了农业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农业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路径,以期推动农业科技期刊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科技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14.
"媒介批评"概念存在的多种分歧影响了我国媒介批评实践。本文旨在对我国媒介批评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媒介发展实际,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批评理论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西公共媒体农村信息服务的类型、服务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网站,对地方移动通讯、电信、广播电视、农业网站、报刊杂志媒体的服务类型、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用户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广西公共传媒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结果】移动通讯、电信、广播电视、农业网站、报刊杂志等传媒在农村信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短信息内容有限、部分农户无法承担服务费用、农业网站信息利用率不高、专家热线电话质量不高、广播电视播出时间较短、信息捕捉较困难等问题。【建议】提出了加强新型媒体的开发、应用3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整合特色信息资源、构建“一站式”门户服务平台、构建广西地方报刊“开放存取”网络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媒体间和媒体与科研院校间的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意义,介绍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后通过粉丝群、微信平台、直播平台、"云"平台等进行农技推广的方式,并进一步阐明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对农技推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新闻界的消息来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化的趋势。目前,来自网络的匿名信源也开始崭露头角并日渐增多。本文旨在对新闻媒介使用网络匿名信源的现状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其负面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新闻关系上探讨了大学校报和一般社会性新闻媒体的区别 ,找出了大学校报独有的新闻关系特征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大学校报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转载关系构建了新闻转载网络,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了新闻转载网络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新闻转载网络的网络关系稀疏,聚敛性和互惠性的局部结构明显,属性变量中传统媒体影响较大。指数随机图模型为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农业学术期刊发行量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学术期刊是反映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载体 ,期刊界的激烈竞争给农业学术期刊的发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分析了发行量低的内部原因 (如学术性强、读者面窄 ,名牌栏目偏少 ,信息重复、加工粗糙 ,对发行工作重视不够等 )和外部原因 (同类期刊竞争激烈 ,新的媒介发展迅速 ,发行竞争不公平等 ) ,提出了扩大发行的对策 ,即提高对发行量的认识 ,扩大发行渠道 ,加强自我宣传 ,增加信息量 ,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