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环境的健康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一种全球普遍关注的有机污染物,已对我国农田土壤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一定威胁。概述了目前我国农业土壤及农产品中PAEs的污染现状,分析了部分农产品中PAEs的健康风险,并提出土壤PAEs污染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研究和控制农田环境中PAEs的污染问题提供支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环境的健康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一种全球普遍关注的有机污染物,已对我国农田土壤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一定威胁。概述了目前我国农业土壤及农产品中PAEs的污染现状,分析了部分农产品中PAEs的健康风险,并提出土壤PAEs污染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研究和控制农田环境中PAEs的污染问题提供支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新民设施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沈阳市新民蔬菜基地设施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结合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了土壤中美国环保局优控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分析的41个设施农业土壤样品中PAEs化合物总量(∑PAEs)的浓度范围为0.52~1.73 mg·kg~(-1),平均值为0.94 mg·kg~(-1),其中32%的样品∑PAEs超过1 mg·kg~(-1);Dn BP和DEHP的检出率均为100%,二者之和占土壤∑PAEs的78%,为当地设施农业土壤中的主要PAEs污染组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棚龄、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总氮、总磷)与土壤中PAEs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验模拟低中高3个污染水平、6种PAEs(DMP、DEP、DIBP、DBP、BBP和DEHP)的污染,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真菌,尖孢镰刀菌PO-Yi (Fusarium oxysporum),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对蔬菜(辣椒、茄子)土壤中PAEs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 PO-Yi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蔬菜(辣椒和茄子)土壤中PAEs的降解,其中绝对降解率最高的为DEP,在20 mg/kg的PAEs污染水平时,达39.5%,比10 mg/kg的PAEs提高了14.2%,对辣椒土壤中的降解效果要比茄子土壤中的降解效果好;尖孢镰刀菌PO-Yi菌对3种污染程度不同的辣椒土壤和茄子土壤都有良好的生物修复表现,30d内能将总量60 mg/kg PAEs降解76.8%和63.1%;菌株PO-Yi、土著微生物和不同蔬菜作物(辣椒与茄子)在PAEs复合污染的盆栽土壤中表现出对土壤PAEs降解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土壤中PAHs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是农业土壤中较常见的一类重要有机污染物,其污染具有持久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本文着重介绍了农业土壤中PAHs的分析方法和降解方法,并对土壤中PAHs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等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土壤已普遍受PAHs污染,并且部分地区已经处于中等甚至严重污染水平,生态风险极高;污染来源复杂,但人为源,如煤、石油等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是环境中PAHs的主要来源;高浓度的PAHs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直接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典型区域土壤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研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在雷州半岛典型农业区共采集了71个表层土样和3个剖面土样,采用GC—FID检测方法分析了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16种化合物含量,并对其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一个样品未检出PAEs化合物外,其余70个样品均有检出。PAEs含量(EPAEs)在ND-5452.7μg·kg^-1之间,平均736.5μg·kg^-1。属于美国国家环保总局优先控制的6种PAEs化合物中.DEP、DMP和DnBP含量超过了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样品超标率分别为1.4%、45.07%和91.55%,其余3种优控PAEs化合物(DEHP、DnOP、BBP)的含量均低于美国标准。总的来看,雷州半岛农业土壤PAE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雷州半岛农业土壤中PAEs化合物组分主要以DnBP、DEHP、DIP、BEHP和DAP为主,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2.3、140.7、92.55、79.63和45.94μg·kg^-1。在4种主要利用类型土壤中,∑PAEs含量高低排序为甘蔗地→水田→菜地→果园地;按雷州半岛各区域EPAEs含量高低排序则为:雷州→霞山→赤坎→吴川→徐闻→廉江→麻章→坡头→遂溪。土壤剖面点各层∑PAEs残留总量总体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DEHP进入土壤以后,主要吸附在土壤的表层,也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而DnBP含量较高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呈先增加而后又随深度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选择了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菜地和果园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对16种PAEs(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进行了检测,以研究其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本区域的PAEs的污染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城市中,东莞土壤的PAEs含量最高,各地土壤中的PAEs平均含量依次为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从珠三角城市菜地和果园的平均PAEs分布来看,东莞和深圳的菜地PAEs明显高于果园;珠海、中山和惠州菜地的平均PAEs与果园基本持平.16种PAEs类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分布各异,东莞市果同和菜地土壤中有11种PAEs含量是采样的5个城市中最高的,表明东莞市土壤受到PAEs污染相对严重,并且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土壤中的HEP含量要远远高于其他PAEs化合物.虽然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土壤相比,所取样调查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土壤中的PAEs含量相对不高,但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珠三角城市果园和菜地土壤的PAEs主要表现为DEP和DnBP超标,这两类PAEs化合物应该成为重点的污染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设施菜地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现状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丽芝  陆扣萍  秦华  王海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73-13975,14063
综述了我国设施菜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我国设施菜地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其治理迫在眉睫;不同种类的PAEs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空间和时间规律;设施菜地土壤PAEs主要污染来源为大棚和地膜、污灌、肥料等途径;目前PAEs污染土壤主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堆肥、污泥以及接种降解菌株等方法治理。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蔬菜基地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集了东莞市8个镇区9个典型蔬菜基地的灌溉水、土壤和蔬菜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检测技术(GC/MS),分析了属于US EPA优控污染物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结果表明,在灌溉水中PAEs化合物总含量(∑PAEs)为0.29~2.73μg/L,以温塘基地最高;土壤中∑PAEs为0.242~1.710 mg/kg,以上元基地最高;蔬菜中∑PAEs为0.412~7.979 mg/ks,以生菜最高.灌溉水、土壤和蔬菜中均以DEHP和DnBP为主,部分含量已超过美国土壤控制标准.东莞市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已一定程度受到了PAEs污染.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当前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修复理念,对做好农业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于小彬  宗春琴  张裕  周夏曦  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15-21716,21830
[目的]为酞酸酯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培养,分析酞酸酯污染土壤以及加入灭菌与未灭菌处理有机肥的酞酸酯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以及土壤基础呼吸的变化特征。[结果]50 mg/kg土壤浓度的DBP与DEHP主要影响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但对放线菌数量几乎没有影响。无论添加灭菌还是未灭菌的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DBP与DEHP对土壤细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基础呼吸的抑制效应。[结论]农田土壤有机肥的施用加强了土壤对酞酸酯有机污染物的缓冲能力,提高了土壤自身的生物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2.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普遍使用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增塑剂。由于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农用地膜的广泛使用,邻苯二甲酸酯在农用土壤中均造成了不同程度污染。该文对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细菌、真菌、植物和联合修复是目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的主要生物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寿光设施菜地PAEs污染分布特征及在农产品中的富集状况,采集了寿光某镇0~8年棚龄共16个大棚的设施菜地土壤和农产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对土壤-农产品(黄瓜)中PAEs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大棚中,土壤中6种优先控制的PAEs总量(∑PAEs)范围为0.453~1.615 mg·kg~(-1),均值±标准差为1.197±0.361mg·kg~(-1)。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为主,其中DEHP占∑PAEs含量的45%~77%,DBP占17%~44%。参照美国优先控制PAEs化合物的控制标准,100%的土壤样品DBP含量超过控制标准,52%的土壤样品DMP含量超过控制标准,表明调查设施菜地土壤已存在一定程度PAEs污染风险。随着种植年限(棚龄)的增长,土壤∑PAEs并非呈现线性增长态势,5年棚龄的大棚土壤∑PAEs含量最高,5年后含量稍许下降,变化比较平稳。∑PAEs与DBP、DEHP、有机质、CEC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p H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调查的农产品(黄瓜)中∑PAEs含量为0.42~1.62 mg·kg~(-1),平均为1.09 mg·kg~(-1),平均富集系数为1.02,以DEHP和DBP为主,两者合计共占PAEs总量的53%~97%。调查的农产品中PAEs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均低于美国和欧洲的建议摄入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我国温室大棚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主要来源,包括农膜、化肥农药和污水灌溉等;收集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地区温室大棚种植系统中土壤和蔬菜PAEs污染调查研究的数据,并与露天种植系统中PAEs含量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评价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人群对蔬菜PAEs的日摄入量和健康风险;总结了温室大棚PAEs污染控制技术,为控制温室大棚蔬菜PAEs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酸碱性和有机质含量对邻苯二甲酸酯纵向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优先控制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pH值为5.2、6.2、7.0、8.3、9.1,有机质含量为9.9、21.2、30.6、41.7、50.4 g/kg,采用土柱淋滤模拟实验,土柱上层为PAEs污染土(3 cm),下层为不含PAEs的清洁土(20 cm),研究了土壤酸碱性和有机质含量对PAEs纵向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为9.1时淋滤后污染和清洁土中4种PAEs总含量最低,总淋出率最高,可达98.0%;污染土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迁移不受土壤pH值影响,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强碱性土壤中更易迁移;清洁土中各PAEs均是在pH为6.2时的含量较高,其中DMP和DEP在土壤底层含量最高,但DBP和DOP在土壤上层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9 g/kg时4种PAEs总含量最低,淋出率最高,达82.4%;不同有机质条件下污染土中DMP、DEP和DBP的迁移没有差异,DOP在低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更易迁移;总体上有机质含量为30.6~50.4 g/kg的清洁土柱DEP、DBP、DOP的含量更高,不易迁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黔南地区表层土壤中酞酸酯类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对该地区表层土壤中6种酞酸酯类(PAEs)物质的含量进行了GC/FID内标法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酞酸酯类污染物总含量(ΣPAEs)在0.38~1.26 mg/kg,主要以DBP和DEHP为主,二者总含量约占ΣPAEs的90.5%.被测样品中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吐鲁番设施葡萄基地土壤-葡萄体系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及分布特征。【方法】对种植年限为1、4、6 a的葡萄大棚土壤、葡萄根、茎、叶、果实进行取样,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各样品中16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土壤-葡萄体系邻苯二甲酸酯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布、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土壤中∑PAEs含量在1.500~2.718 mg/kg, DIBP、DBP、DEHP的含量占到总含量的98.9%,三者在0~20 cm的土层中占70%;种植4年的葡萄土壤∑PAEs含量最高,6年龄低于4年龄葡萄土壤含量;葡萄植株各部位∑PAEs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茎>叶>果实,根、茎、叶中∑PAEs占整个植株的95.5%;葡萄果实与土壤中∑PAEs、DIBP、DBP、DEHP的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0.855、0.820、0.981。【结论】吐鲁番设施葡萄基地PAEs污染物以DIBP、DBP、DEHP为主,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土层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PAEs并非成线性增长趋势,在植株体内PAEs含量由根到果实逐渐递减,果实与土壤中PAEs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模拟法,以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代表,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研究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对黑土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Es抑制了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基于土壤酶活性和PAEs浓度作线性回归,求得黑土轻微污染的临界指标(ED10):DMP污染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的ED10分别为24.352和5.015 mg·kg-1;DBP污染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的ED10分别为16.911和8.677 mg·kg-1。根据ED10值越小越敏感的原则,判定黑土中脲酶对PAEs污染比较敏感,可将脲酶活性作为反映PAEs污染黑土的生化指标。DMP和DBP使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降低,属于反竞争抑制机制。PAEs可能改变黑土的碳氮循环及其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影响黑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残留和累积状况,检测了不同厚度(0.012、0.010、0.008 mm)和不同降解类型地膜中PAEs的含量,动态比较了地膜处理方式(填埋和暴晒)对PAEs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5、15、25 a)对土壤和玉米籽粒PAEs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0.012 mm的加厚地膜PAEs含量高于普通(0.008 mm)地膜,可降解地膜中PAEs的含量高于PE地膜,检出PAEs同系物分别为DMP、DEP、DBP、DEHP和DNOP共5种,其中DBP和DEHP含量较高。大田处理90 d后发现,不同降解类型地膜填埋处理的土壤PAEs含量平均高出暴晒处理1.49倍,表明土壤PAEs含量受地膜处理方式的影响。随着覆膜种植年限的延长,玉米地土壤PAEs累积增加,其中以DBP和DEHP增加最明显。玉米籽粒中仅检测到PAEs同系物DBP,且土壤中PAEs含量与籽粒中的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会吸收土壤中的PAEs并转移到籽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