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抗虫杂交棉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状,又克服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铃小、衣分低、易早衰等缺陷.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实践证明,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是实现棉花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在棉花生产中显示出了强大优势。杂交种以其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抗虫、抗逆性强,有力地推动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与生产水平的提高。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生产应用已成为我国棉花推广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抗虫杂交棉制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源基因的显性遗传 ,利用转基因 Bt抗虫棉与常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组配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在高抗棉铃虫的基础上 ,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使得抗虫杂交棉成为方便、快捷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有效途径。最近几年 ,我国已经审定了多个抗虫杂交棉品种 ,这些杂交种在全国的适宜棉区深受欢迎 ,杂交一代棉种一直供不应求。大量杂交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根据最近几年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和利用的一些经验及教训 ,认为在大量的抗虫杂交棉制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把好制种亲本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由于棉铃虫的日益猖獗 ,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成功 ,抗虫棉已成为防治棉铃虫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独特的抗虫机理 ,较高的抗虫性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 ,减轻了对环境和水资源污染 ,降低了植棉成本 ,提高了植棉效益 ,转基因抗虫棉已逐渐被广大棉农所接受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应根据它的抗虫特性 ,进行防治 ,以确保棉花持续高产稳产。1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性由Bt基因控制合成的Bt蛋白杀虫性较为单一 ,只对鳞翅目害虫毒杀效果显著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抗虫棉在开封县的推广速度很快,2002年全县抗虫棉普及率已达100%,其中抗虫杂交棉占27.5%,2003年抗虫杂交棉达35%。集抗虫、丰产、优质于一体的抗虫杂交棉,弥补了常规抗虫棉产量低和常规品种不抗虫的缺陷,以其高产、优质、抗病虫、易管理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棉农的喜爱。实践证明,与常规生产用种相比,种植杂交抗虫棉每公顷可节省农药费用900~1050元,减少用工120~150个,增产幅度在15%以上,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和推广成为今后棉花生产的趋势。现把本县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制种田的选择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肥力较好、旱能灌涝能…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卡那霉素浸种发芽试验,观察幼苗子叶和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9812抗虫率达到100%,转基因抗虫杂交棉X1214F1抗虫率达到95%,而非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率为0%。该方法能有效剔除抗虫性指标不达国家标准的种子,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是将能表达抗虫蛋白的基因转入到非抗虫棉中,使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其叶片对外源卡那霉素处理不敏感,而非转基因抗虫棉不携带嵌合基因卡那霉素,其叶片对外源卡那霉素处理敏感.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卡那霉素浓度对抗虫棉和非抗虫棉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并将已萌发的棉花种子种植到田间.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70(原代号:MB4608)是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中156为母本、非抗虫棉优质系901—001为父本选配培育的优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2009年山东省成武县农业局引进该品种,且2009-2010年在成武县田集镇万亩示范方进行试种示范试验,面积是6.6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