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套5种类型果袋对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cv. Red Fuji Spur)低温(0℃)贮藏品质的影响,部分果袋进行早套袋(6月10号)和晚套袋(6月23号)两个处理。各种套袋果实的呼吸速率和失水率在贮藏的第一个月内逐步提高达到峰值,其中套塑膜袋果实的呼吸速率比套小林袋的高47%,同时伴随着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硬度的持续降低;随后的一个月内呼吸受到明显抑制,各种品质指标下降缓慢,但在其后的贮藏时间里呼吸速率再次缓慢上升。套塑膜袋的果实仍具有较强的呼吸,晚套袋的果实比早套袋的呼吸略高。贮藏结束时(120d)套小林袋红富士的可滴定酸和果实硬度分别为0.2087%、9.43kg/cm2,套塑膜袋的分别为0.1812%、8.12kg/cm2。综合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呼吸、糖、酸、硬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可以看到,不同果袋以套塑膜袋的果实品质下降最大,套小林袋(KM-2)的果实品质下降最小,其次是双层内红袋、双层内黑袋,再次是双层内塑袋。  相似文献   

2.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在常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果蜡涂膜保鲜,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以及1-MCP与果蜡涂膜保鲜共复合处理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MCP与果蜡涂膜的复合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新红星"苹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在常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果蜡涂膜保鲜,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以及1-MCP与果蜡涂膜保鲜共复合处理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MCP与果蜡涂膜的复合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新红星”苹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套袋提高短枝型苹果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枝型红富士苹果套袋可极显著地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面锈果率和胴部裂果指数,并减少贮藏前期烂果率,但果实上斑点(生理病斑),梗洼锈果率比对照增多。金矮生套袋可降低锈果率60%和贮藏前期的烂果率31%。新红星套袋可使果实果着色均匀亮丽。套袋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冰温气调对红富士苹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冰温条件下不同气体成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八成熟红富士苹果的冰点为-1.5℃,其冰点温度与果实的成熟度呈负相关;适宜的冰温气调贮藏条件可明显地抑制红富士苹果呼吸及乙烯释放速率.减缓果实组织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和杲肉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TSS)的下降速率,贮藏8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红富士苹果较长期冰温贮藏的适宜气体指标为:O2 1%~3%,CO2〈2%。  相似文献   

6.
苹果在模拟运销条件下的质量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红星、红富士苹果经过130~240天贮藏之后,在5种模拟运销条件下的果肉硬度和呼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选用优良的贮藏方式,使果实具备良好的贮藏质量是保证果品运销质量的关键;不同品种在运销过程中果肉硬度和呼吸动态变化差异较大,红富士苹果比红星苹果耐运销;冷链运销好于常温运销,常温运销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温度。应当重视研究果实贮后生理和相应的贮后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蜂蜡涂膜剂对台湾青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台州地区的脆蜜台湾青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蜂蜡涂膜剂处理对常温(10~15℃)条件下台湾青枣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1‰和2‰浓度的蜂蜡涂膜剂处理台湾青枣果实的保鲜效果均好于对照(不涂膜),其中以2‰浓度的蜂蜡涂膜剂处理保鲜效果最好,可以明显控制果实的失水,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贮藏15 d好果率接近70%,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壳聚糖可食用膜对油豆角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羧甲基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通过测定涂膜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PPO、POD、MDA的变化,观察油豆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能推迟油豆角呼吸高峰的到来;同时,在贮藏期间涂膜组油豆角的呼吸强度、PPO、POD、MDA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果蜡对常温贮藏甜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普通果蜡、纳米SiOx保鲜果蜡涂膜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黄河蜜"甜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种果蜡涂膜处理能有效地降低"黄河蜜"甜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与对照相比,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作为涂膜保鲜材料,研究对12℃下贮藏的西葫芦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75%壳聚糖涂膜处理西葫芦,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失重率,抑制采后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较好地保持西葫芦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果皮叶绿素的含量,使贮藏期间西葫芦果实内的过氧化氢酶维持较高水平,达到良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采后处理对水晶蜜柚品质的影响,对成熟采收的柚子进行撞击、套袋、保鲜和贮藏4个因素的试验,研究不同采后处理对‘水晶蜜柚’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并对果实感官品质进行评分,探讨不同处理下柚子内在品质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失重随试验时间延长而加剧,失重率1.7%~35.7%,相对于撞击处理和清水浸果处理,非撞击和咪鲜胺浸果处理可减少柚子损坏率,0.01 mm聚乙烯膜套袋处理和冷库低温贮藏可降低柚子失重。随贮藏时间推移,果实内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一致,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先略微增加再降低,可滴定酸先降低再增加再降低,Vc逐渐降低,木质素含量先降低再增加,且不同处理柚子可溶性固形物在19~40天达最大、木质素含量达最低。套袋和保鲜较未套袋和清水浸果处理分别增加柚子可溶性固形物133.8%和72.3%;撞击和冷库贮藏柚子可滴定酸含量较未撞击和常温贮藏处理分别增加82.4%和86.3%;套袋和冷库贮藏Vc含量分别增加17.6%和15.9%;撞击方式处理木质素含量增加85.0%,套袋、咪鲜胺保鲜和冷库贮藏处理分别降低柚子木质素34.3%、33.3%和51.7%。不同处理柚子果实感官评分随着试验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撞击加速柚子感官品质降低,较未撞击处理增加12.9%,套袋、咪鲜胺保鲜和冷库贮藏减缓柚子感官品质的降低,较未套袋、清水浸果保鲜和常温贮藏增加2.5%、7.7%和10.5%。柚子感官评价与果实内在品质存在高度一致性,随着贮藏时间的推延柚子感官评价和内在品质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采后1个月左右柚子品质最佳。综合而言,采取轻拿轻放、0.01 mm聚乙烯膜、咪鲜胺浸果和冷库贮藏组合处理(T1)可保持柚子的新鲜品质,并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分析了黄金梨0℃贮藏时果实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金梨在贮藏过程中检测到6类139种芳香物质,其中,贮藏0d(采收)时,套袋果实中含48种芳香物质、对照74种;当0℃贮藏60天时,套袋果实中含41种、对照31种。贮藏过程中套袋处理与对照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套同种纸袋不同贮藏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套袋香水梨贮藏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分析了香水梨0℃贮藏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水梨在贮藏过程中检测到6类172种芳香物质,其中,贮藏0d(采收)时,套袋果实中含45种芳香物质、对照含64种;当0℃贮藏60d时,套袋果实中含53种、对照含75种。贮藏过程中套袋处理与对照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套同种纸袋香水梨不同贮藏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4种不同类型果袋对丰水梨进行套袋比较试验,研究表明套袋后丰水梨果皮颜色、光洁度和果点数量、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套袋果的平均单果重和可食部分均降低。套袋后,丰水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还原性Vc含量和果实硬度显著增加。综合比较认为双层袋L2-3为丰水梨果实套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百香果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香果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果实呼吸代谢旺盛,水分损失严重,贮藏不当会很快造成品质下降,因此贮藏保鲜是百香果采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百香果采后生理代谢变化、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常用采后保鲜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百香果的贮藏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对百香果采后保鲜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48-151
通过对翠冠梨不同栽培模式的处理,研究大棚和套袋栽培以及套袋果实除袋后对梨果实果皮色素、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和套袋栽培都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大棚栽培增加了果实中果糖、淀粉、纤维素、维生素C、蛋白质、Fe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对果实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套袋栽培使果实单果重减小,营养成分也有所下降的趋势;套袋果实除袋后果皮色素和果锈明显增加,果实硬度显著减少,果实商品性大幅下降,没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印迹技术,研究了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山梨醇脱氢酶(SDH)的活性及其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山梨醇含量及SDH活性的变化动态与对照果实基本一致。与对照相比,套袋苹果果实的SDH活性较低,山梨醇含量较高,由此表明套袋影响苹果果实山梨醇代谢。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苹果果实SDH的亚基构成为40 kDa,随着苹果果实的发育,SDH的免疫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在同一取样时期,套袋苹果果实SDH的免疫信号强度与对照果实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断,SDH的活性变化可能存在翻译后水平上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以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苹果果实糖含量和山梨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套袋苹果果实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及SDH的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与对照相比,套袋后,苹果果实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山梨醇含量有一定的增加。套袋处理降低苹果果实的SDH活性,但SOX活性在发育后期有一定的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苹果果实的果糖积累主要与SDH活性密切相关。由此推断,套袋通过降低苹果果实的山梨醇代谢而影响苹果果实的糖积累。  相似文献   

19.
传统套袋工艺对砂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传统砂梨果实套袋工艺的效果,以现代套袋技术为对照,研究箬叶袋对翠冠、雪青、圆黄和蒲瓜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砂梨品种箬叶袋套袋后果实呈黄褐色,果面覆盖较多的褐色锈斑,严重影响翠冠、雪青和圆黄等现代砂梨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但改善了蒲瓜梨的外观品质。与现代套袋技术相比,箬叶袋套袋有利于圆黄和雪青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却降低了翠冠和蒲瓜梨的内在品质。总体而言,箬叶袋套袋只能满足单纯的虫害防治,缺乏现代套袋技术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功能需要,因此不适宜于现代砂梨品种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