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王连珍  董绪国 《蚕业科学》2008,34(1):174-177
关于栎属(Quercus)植物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的中文名称,有的文献称之为山毛榉科(Fagaceae),有的称之为壳斗科(Fagaceae);"科"所辖"属"的种类以及栎属的分组、柞树树种的中文名称也不尽相同。对上述分类阶元名称及栎属分组的考证结果认为: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上的中文名称宜统称为壳斗科,柞树的"种"名应统一称为"栎";壳斗科在中国分布有7个属;青冈类植物应归为栎属的一个亚属———青冈亚属。  相似文献   

2.
<正> 柞树是柞蚕茧生产的物质基础。在柞树管理中,不同的修剪形式产生不同的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为此,我们在南召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现简报如下。 一、柞树三种修剪法的调查比较 (一)根刈 即在每一个轮伐期(2年),将柞树的树桩齐墩砍掉(即为根刈),第二年株墩上萌发出新的枝叶,供蚕食用。  相似文献   

3.
透目大蚕是在辽宁地区发现的一个野生蚕种,属鳞翅目大蚕蛾科透目大蚕蛾属。辽宁地区的野生透目大蚕年发生1代,喜食柞树(青岗树、栎、橡树),幼虫四眠五龄,龄期经过45~58d,以卵滞育。人工饲育透目大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透目大蚕的主要病害有微粒子病和软化病。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阿荣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属丘岭地区,柞树资源特别丰富。柞树又叫蒙栎,为栎树的一种,俗称青杠,其幼芽、嫩叶、新枝中含有毒性成份较多,我旗每年春季有大批牛羊因采食柞树的幼芽、嫩叶而中  相似文献   

5.
鹈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鹈鹕属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AE).主要繁殖产地在印度南部、缅甸及亚洲东部等亚热带。在全球有六种,分布于北纬六十度以南的北美洲和欧亚非大洋洲.我国有斑嘴鹈鹕产于河北省以南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柞树又称栎树,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Genus Quercus)植物,俗称玻璃棵子,广泛分布于我县山区。根据文献记载,这类植物生在气候温暖地区,一般于三月下旬开始发芽。早春放牧时由于采食柞树幼嫩枝叶,而引起中毒。我县于86年5月中旬先后发生两起散  相似文献   

7.
用路线法在凤城地区柞蚕场、柞林定点调查柞树菌根真菌种类资源 ,并对部分种类的子实体生长期进行了观察。经百余次调查并采集标本请专家鉴定 ,初步查明该地区有 3 5种柞树菌根资源 ,初步掌握了 1 8种柞树菌根真菌子实体年内发生期及发生量。发现多数子实体发生期与气候关系密切 ,雨水调和 ,蚕场土壤保持湿润可连续发生 ;在蒙古柞、尖柞、辽东柞等柞树根际发生较多 ;柞树枝龄 2~ 5龄 ,郁闭度 0 .5~ 0 . 6的蚕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7,(7):43-50
试验通过体外发酵法,探讨不同月份两种含单宁饲草对延边黄牛瘤胃发酵指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样品分别选自2014年6~9月月初吉林延边长白山地区的柞树叶、榛子叶,通过体外发酵试验对柞树叶和榛子叶的适宜利用时间以及饲用价值进行讨论,为这两种可作为添加剂或直接饲喂的含单宁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9月柞树叶和榛子叶在体外发酵过程中pH值均呈下降趋势且在正常范围内变化,发酵结束后(72 h),6、7月柞树叶体外发酵NH_3-N浓度、总甲烷产量显著低于8、9月柞树叶(P0.05),但乙酸和丙酸摩尔比值显著高于8、9月柞树叶(P0.05);7、8月榛子叶体外发酵NH_3-N浓度、总产气量显著低于9月榛子叶(P0.05),但乙酸和丙酸摩尔比值显著高于9月榛子叶(P0.05);并且在发酵后期(24 h以后,含24 h),柞树叶在体外发酵过程中的NH_3-N浓度、产甲烷量及总产气量均远低于同月份同时间点的榛子叶。鉴于单宁含量过高及饲草的收割时期会对反刍动物适口性造成直接影响,结合试验所得:柞树叶和榛子叶是两种开发潜力极高的含单宁饲草,分别在7月初和8月初收割时饲用价值较高,反刍动物采食后可有效减少甲烷排放,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氮的利用率,且柞树叶相比于榛子叶更具有开发潜力,可对反刍动物直接饲喂或作为添加剂对其进行补饲。  相似文献   

9.
<正>刺蛾类是为害柞树等林木的重要害虫.1964年以来,在辽宁地区发现为害柞树的刺蛾有20余种,大发生时常将柞叶食光,严重影响柞蚕生产.笔者曾对数种刺蛾进行生物学观察和防治试验.本文仅就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迷刺蛾Miresina banghaasi(Hering et Hopp)和客刺蛾Ceratonema retractatum Walker的观察结果报告如后.分布与寄主根据现有记录,迷刺蛾分布在辽宁、四川等省.主要食害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相似文献   

10.
<正>1蚕场建设(1)柞蚕场的补植抚育。柞蚕场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退耕地和荒山坡,凡适于栽植柞树,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补植时期,通常柞树补植以晚秋或早春为宜,冷凉地区以春季为好。用直播方法补植柞树,成本低,柞苗成活率高,方法简单,补植速度快,同时可节约育苗用地。蚕场补植柞树以后,需及  相似文献   

11.
管齿目纪要     
管齿目(Tubulidentata)字源于拉丁文Tubul-是管子的意思;-dent是牙的意思。由其名称可以看出:此目动物为具有管状构造牙的兽类类群,以其奇异的牙齿构造作为目的鉴别特征。此目只有一个单型的科——土豚科(Orycteropodidae),仅一个现生的属,土豚属(Orycteropus),只有1个现生的种——土豚(Orycteropus afer Pallas),分布仅在萨哈拉沙漠和苏丹以南的非洲大陆。  相似文献   

12.
<正> 栎尖细蛾(Acyocercops brongniardella Fabricius)俗称柞树潜叶虫,属鳞翅目,细蛾科。该虫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成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于柞树的  相似文献   

13.
白三叶     
白三叶又叫白车轴草、荷兰翘摇,原产欧洲,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新疆等地都有野生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大面积种植。 (一)特征特性 白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  相似文献   

14.
巴贝斯焦虫(原虫)病是指由巴贝斯原虫属(Babesia)寄生虫寄生于犬血液红细胞中而引起的疾病.本病以蜱为媒介,可感染多种动物,偶有人感染.蜱虫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和横断山脉以东广大地区,均可生长.但受现代发达的流通体系影响,巴贝斯焦虫病发病地域性已不明显,全国犬均有发生.犬多发于春秋季,南方温暖...  相似文献   

15.
3 柞树缩叶病 3.1 分布与危害 缩叶病也称烂斑病、叶肿病,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东北等地区.危害麻栎、栓皮栎、白栎、槲栎等树种. 3.2病症 柞树缩叶病多发生于未成熟的叶片,5、6月间开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出现黄绿色至黄色的凸起斑块,似水泡状,后期病斑变灰绿色至棕褐色.叶背病斑略凹陷,灰绿色,后期出现灰白色或紫灰色粉层,为病菌的子囊层.病斑可扩展相连成大块枯斑,造成叶片皱缩、卷曲.夏末秋初,病叶多早落(图3).  相似文献   

16.
家畜的黄芪、棘豆两属植物中毒,系指家畜大量采食了上述两属植物后发生一种以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消瘦、贫血,母畜流产为特征的慢性衰退性中毒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一、毒草生态及有毒成份黄芪(Antragalus)棘豆(Oxytr opis)两属有毒的种类繁多,据报导在美国北部地区能引起家畜中毒的黄芪属(Anstragalus spp.)至少有263种(15)。我省目前所知有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急弯棘豆(O.Deflexa),小花棘豆(O.glabra Dc),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 Bge)等。它们都以龙骨瓣延长的程度为主要区别,都具有  相似文献   

17.
家鸭与番鸭     
家鸭和番鸭都同为鸭科,但不同属.家鸭(Duck; Anas platyrhynchos L.)起源北半球欧亚大陆野鸭中的绿头鸭(Anasboschs).番鸭(Muscovy; Cairina moschata L.)则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家养的番鸭在我国又称瘤头鸭,法国则称蛮鸭(Canard de Barbarie),苏联还称麝鸭(??).家鸭与番鸭的一些主要差异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饲料粮减量代替,寻求新型饲料成为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柞树在我国广泛分布,柞叶产量大,可以作为畜禽饲料进行利用。本文对柞树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一、柞树简介柞树是壳斗科栎属经济植物的总称,又名栎树、橡树,抗寒耐旱、生命力强,在我国广泛分布。从海南到黑龙江都有柞林,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有柞林21.7万亩。据有关数据,每年用作放养柞蚕的不到6%。  相似文献   

19.
柞树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工酶是基因的产物,具有物种、组织器官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作为基因存在和表达的一种生化指标,已成为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的一项有效手段,在遗传学、育种学、分类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柞树是指可用于饲养柞蚕的壳斗科(Eagaceae)栎属(Quercus)植物以下各种树的总称,在我国分布面积广、种类多,约有300多个品种[2],为我国柞蚕生产提供了宝贵的饲料资源。有关柞树同工酶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辽宁省分布的11个主要柞树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20.
柞树夏季剪梢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辽宁省秋柞蚕开始放养的时间,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天气炎热,而柞树发育又处于夏芽老化、秋芽未发的时期.利用这种老叶放养秋蚁蚕,会造成秋蚕生产的减产.为使柞树发育与蚕儿生理要求相适应,对(?)年生柞树采取夏季剪梢,使其在预则内萌发嫩叶进行养蚁保苗.试验方法一、不同剪梢方法试验 将供试的二年生辽东栎采取三种剪梢方法,将柞树的夏芽全部从基部1cm处剪去(简称全剪法);将树墩中几个主干上发的夏芽剪去(简称轻剪法);从柞树春条中部剪去(简称重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