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邳州市进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药剂室内筛选及田间飞防试验,测试飞防喷洒质量。室内测试结果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48.3%,83.2%。田间飞防试验结果表明:4个药剂处理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9%以上,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具有较高的靶标选择性,且速效性较好,对3龄以上幼虫具有极好的击杀作用;10%虫螨腈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有较强的击倒特性;25%灭幼脲悬浮剂+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具有较好的击杀效果,但灭生性较强,靶标选择性差;25%灭幼脲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对3龄以上幼虫速效性较差。建议美国白蛾防治中优先推广使用甲氧虫酰肼,如考虑用药成本,建议使用虫酰肼和虫螨腈组合。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和最佳防治龄期,开展了直升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在120 m L/hm~2和150 m L/hm~2用药剂量下,美国白蛾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施药后2 d分别为96.5%和100%;3龄幼虫施药后4 d分别为97.5%和99.0%;4龄和5龄幼虫施药后6 d分别为77.8%、83.1%和99.8%、77.9%,施药后7 d均达100%;施药后8 d投放5龄幼虫,7 d后虫口减退率仍在80%左右。在90 m L/hm~2用药剂量下,施药后7 d,仅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达到100%,3龄幼虫虫口减退率为68.6%,4龄和5龄幼虫虫口减退率只有40%左右。航空喷雾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为120~150 m L/hm~2,持效期可达15 d,最佳防治龄期为2~3龄。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浸虫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苦参碱和虫酰肼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如下:苦参碱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043 9+0.713 1x,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21.915 2 mg/L,LC90为1 373.543 9 mg/L;虫酰肼对美国白蛾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431 2+0.689 1x,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6.689 6 mg/L,LC90为484.307 mg/L。  相似文献   

4.
鞍山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药剂对不同虫龄幼虫防治效果有差异,对低龄幼虫防效明显,而对老龄幼虫防效较差。Bt 300~1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防效为100%~99.83%,Bt 300~800倍液对3~4龄幼虫防效为99.85%~95.99%,Bt 300~1 200倍液对5~7龄幼虫防效不很理想。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代幼虫防效为58.16%,2代幼虫防效为76.54%,而且虫口密度越小,防治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认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适合疫情发生较轻的林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6种药剂共7个处理进行室内杨小舟蛾防治效果试验,筛选适合杨小舟蛾防治的新型药剂,并进行飞机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天,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3个处理防效分别为97.4%、100%、100%,20%虫酰肼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处理为89.7%、86.9%,25%灭幼脲悬浮剂、45%马拉硫磷乳油处理中防效为68.2%和71.5%。在济南市商河县使用虫酰肼+甲维盐药剂配方进行杨小舟蛾飞防示范,药后3d,虫口减退率达83.3%,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40%速蚧克EC防效可达88.30%;施药后第15天24%螺虫乙酯SC防效可达93.00%,而1.8%阿维菌素EC防效仅为66.48%。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24%螺虫乙酯SC 2 000倍液、40%速蚧克EC 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霞 《绿色科技》2023,(17):141-144
为研究生物农药对刺槐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选择4种生物农药,分别是0.3%苦参碱水剂、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进行了室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其中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药剂处理10 d后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8.75%和100%,其次是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5.19%和100%,因此,在刺槐美国白蛾防治中,可使用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和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保定市首次发现美国白蛾入侵危害,美国白蛾危害日趋严重,防治美国白蛾刻不容缓。本试验通过调查其主要危害的树种确定其寄主范围,室内测定几种作用机制不同化学药剂对美国白蛾致死率,为今后治理检疫美国白蛾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和菊酯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致死率100%;活体生物类农药中,阿维菌素对美国白蛾的防治药效较差,5 000倍液第二天致死率仅为45%;生物代谢产物苦参碱,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途,致死率100%,但幼虫死亡时间长;有机磷药物药效也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生物药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本试验选用HycuNPV与BT复配,在湖北大悟县开展美国白蛾幼虫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6.71%、67.96%、99.88%。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3%、40.67%、80.33%、91.67%。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95.44%、99.88%。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三代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为43.33%、76.67%、91.33%、96%。均说明HycuNPV与BT复配致死速度快,明显快于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与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试验结果一致,但防治第一代效果更好。HycuNPV与BT复配,增效作用明显,还可显著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以清水为对照,选用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 000 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等7种无公害农药,每种药剂设置3个浓度梯度,研究了7种农药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倍液防效为92.4%,8 000 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为93.6%,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91%,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91%,6%甲维·杀铃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93.2%,1.2%烟碱·苦参碱1 000倍液防效92.5%,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500倍液防效94.4%。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 000 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等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杀虫功效,对天敌昆虫无伤害。应用生物农药(仿生)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佳龄期为3龄前,防治美国白蛾高龄幼虫时,可选用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开展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NPV)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分别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mL~(-1)悬浮剂、10亿PIB·g~(-1)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悬浮剂3种药剂对美国白蛾一代和二代幼虫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在防治一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10亿PIB·mL~(-1)MbNPV悬浮剂250倍液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最好,虫口减退率最高,11 d时均达到100%。在防治二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试验药剂MbNPV,而两种试验药剂MbNPV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微红梢斑螟的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8年南方重大冰冻灾害后,微红梢斑螟在湖南省马尾松人工林大面积暴发。应用4种不同类型农药林间喷雾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其中以2.2%甲维盐EC 1 500 mL/hm2用量防效最佳,施药第3天和第10天,防效分别为81.96%和84.60%;其次为30%氯胺磷EC 600 mL/hm2用量,施药第3天和10天,防效分别为67.95%和79.14%;而5%氟虫腈EC和10%吡虫啉WP防效较差。另外,4种药剂施药后均对马尾松生长安全,对非靶标昆虫无明显影响,且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3.
十二种杀虫剂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2种杀虫剂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甲维盐毒力最高,LC_(50)值为0.11 mg/L;其它杀虫剂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氟苯虫酰胺、多杀霉素、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LC_(50)值在1.43 mg/L~96.07 mg/L之间;灭幼脲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毒力最低,LC_(50)值大于500 mg/L。  相似文献   

14.
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6g/L丙环唑乳油、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2%咯菌腈悬浮剂和竹醋原液,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香樟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测定了几种杀菌剂的抑菌率和室内毒力,以为田间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香樟炭疽菌的防效最好,其次为156g/L丙环唑乳油和12%咯菌腈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竹醋液对香樟炭疽病菌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5.
铜陵市义安区是我国沿江流域美国白蛾疫情区域,为控制美国白蛾蔓延危害,2015年9月,飞防公司对义安区美国白蛾进行了飞机施药防治。通过对飞防区域的科学规划、甄选安全高效的药剂、划分不同药剂使用区域、因地制宜选用喷洒设备,并对飞机喷施进行实时监控,美国白蛾当代虫口减退率达89.8%,持续控制效果良好,到第2年第2代有虫株率0.5%,叶片保存率95%,未引起任何次生灾害,为长江流域飞机防控美国白蛾提供了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5种杀虫剂进行了杜鹃冠网蝽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是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有效药剂。氯氟·毒死蜱、烯啶虫胺、吡蚜酮、甲维盐为防治杜鹃冠网蝽的首选药剂,药后第14d的防效均在97%以上。其次是甲氧虫酰肼,药后第14d的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于立国 《防护林科技》2017,(12):20-21,23
为筛选岫岩地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药剂,以3龄美国白蛾幼虫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浓度梯度的3种不同类型的无公害生物源药剂的防效进行了室内筛选和林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比较而言,微生物源药剂苏云金杆菌400倍液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动物源药剂灭幼脲3号2 500倍液迟效性显著,防治效果最差;而植物源药剂苦参碱1 000倍液在速效性和持效性上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植物源杀虫剂 2 .5 %三苦素水剂开发研究的成果 ,1 997~ 1 999年进行了室内、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2 .5 %三苦素水剂 47~ 75 g/ hm2 (有效成分 )对菜青虫防效达83 .5 %~ 90 .9% ,并有拒食作用 ;其 5 0 0~ 1 0 0 0倍液防治松毛虫、美国白蛾和栎舞毒蛾的防效分别达到 1 0 0 %、83 .3 %~ 1 0 0 %和 97.2 %~ 1 0 0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对烟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烟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治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施药后1~7 d对烟青虫的防效呈上升趋势,施药后7 d达到最大,与常规化学农药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相比,虽然其防效较慢,但药效持续期较长;在大田生产中建议根据田间烟青虫发生情况,采取紫茎泽兰提取液单独施用或与常规化学农药交替施用防治烟青虫,紫茎泽兰提取物适宜稀释倍数为500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核桃腐烂病(Cytospora juglandicola)有效防治药剂,选择用9种药剂对核桃腐烂病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施药方法上看,刮除病斑涂药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药剂,直接涂抹药剂防治的效果不明显,难以控制病斑扩展蔓延;从药剂种类和浓度来看,33.33ug/L的刮腐刀对核桃腐烂病的防效最好,防效达100%,病疤复发率为0%,其次是28.57ug/L刮腐刀、10ug/L氢氧化铜、13.33ug/L腐皮消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达到了90%,病疤复发率为10%。其余药剂不论是哪种浓度和施药方法上看,防效均不够理想,而且病疤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