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产香微生物对梗丝品质的作用,利用产香微生物CXJ-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XJ-7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和CXJ-12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及其复合微生物菌剂分别对梗丝进行处理,30℃放置48 h后,对梗丝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梗丝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提升,其中CXJ-7菌剂处理后梗丝的总糖含量上升最显著,达22.75%;复合菌剂处理后梗丝的还原糖含量增加最为显著,达到19.05%;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以复合菌剂处理样品提升最高,达141.466μg/g;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梗丝的抽吸品质有所提升,将其掺入卷烟叶组后,卷烟的抽吸品质也有所改善。因此,利用产香微生物处理提升梗丝品质具有一定可行性,且复合微生物作用更有利于梗丝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最佳的微生物菌剂,满足有机栽培番茄对养分的需求,为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宝莉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盆栽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施用7种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CK)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有机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蕃茄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全有机番茄果实元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后有机基质中碱解氮含量和番茄生育中后期速效钾含量增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番茄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基质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6.4%~67.7%和10.2%~61.7%,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8.0%~19.9%,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光合性能最优;番茄的产量增幅为7.3%~26.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及提高相关酶系活性,进而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利用与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表现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最优,可应用于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和消化机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0.04%、0.06%、0.08%)、嗜酸乳酸菌(0.01%、0.02%、0.03%)以及枯草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肠道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3种试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前、中、后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酿酒酵母对肠道消化酶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最大,对磷表观消化率影响的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菌种适当搭配可改善异育银鲫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益于消化酶的分泌和饲料养分的消化,较优的组合为酿酒酵母0.08%、嗜酸乳杆菌0.03%、枯草芽孢杆菌0.01%。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朝日8号 为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9组不同复合菌剂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苏云金芽孢杆菌Bt1、肠杆菌属Es和戊糖片球菌PP1形成的组合1的增产效果最高,与对照相比增产17.02%;复合菌剂处理均显著改变了甘薯的营养品质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或减少了水分、灰分、粗蛋白、粗纤维、总糖、还原性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多酚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增加或减少了DPPH自由基清除率。复合菌剂组合1较好的改善了甘薯。  相似文献   

5.
为盐碱土壤修复菌剂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从盐碱地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促生耐盐碱、产胞外多糖、解磷、解钾等能力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分子鉴定确定菌株种类,通过向日葵盐碱地种植试验,考察耐盐碱芽孢杆菌发酵液对植物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从7株促生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两株耐盐碱、产胞外多糖、解磷、解钾的菌株B25、B43,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向日葵盐碱土壤种植试验中,增施土壤修复菌剂的处理比常规施肥株高、茎粗、盘粒重、结实率、产量分别增加1.53%、8.44%、7.23%、3.40%、12.37%;土壤pH降低0.4,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2.48%、15.04%、41.52%、31.13%,含盐量减少1.76%。巨大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胞外多糖产生能力,在盐碱土壤中,促进向日葵生长和改良土壤的效果显著,可用于盐碱土壤改良菌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唐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23,(18):156-158+161
探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和西瓜生长的影响,以西瓜品种“美都”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施用枯草芽孢杆菌(T1)、玫瑰黄链霉菌(T2)、密旋链霉菌(T3)、哈茨木霉菌(T4)、胶质芽孢杆菌(T4)以及不施用菌剂为对照(CK)对土壤养分、西瓜植株生物量和主根长以及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筛选出连作西瓜栽培中适宜施入的微生物菌剂种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pH,提高西瓜植株生物量和主根长,提高西瓜产量,改善西瓜品质,但枯草芽孢杆菌、玫瑰黄链霉菌、密旋链霉菌在增产和改善品质方面的作用有限。与CK相比,哈茨木霉菌处理产量增加16.13%,胶质芽孢杆菌处理可溶性糖、维生素C、中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22.97%、25.93%、23.66%。综上所述,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西瓜生长均有积极作用,其中哈茨木霉菌增产效果最为显著,胶质芽孢杆菌改善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复合菌剂液态发酵制备马尾藻发酵液,探究马尾藻发酵液在橡胶幼苗上的应用及对其抗寒性的提升作用。【方法】以芽孢杆菌、里氏木霉和黑曲霉为发酵菌剂对马尾藻进行单一菌种和复合菌剂液态发酵,以复合菌发酵液开展橡胶幼苗低温胁迫试验,温度设置为15℃,分别设5种不同用量(不施用发酵液,发酵液稀释200、400、600和800倍),与30℃条件下生长的橡胶幼苗进行对比,测定马尾藻发酵液的pH、海藻酸含量、多糖提取率及橡胶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抗氧化酶含量。【结果】马尾藻复合菌剂发酵过程中,所有处理的pH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复合菌剂处理海藻酸含量略高于单一菌种。在多糖提取率方面,复合菌剂处理显著高于单一菌种,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二者协同处理提取率最高,为14.08%。在低温胁迫试验中,橡胶幼苗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施用马尾藻发酵液的橡胶幼苗根系活力提高,其中马尾藻发酵液稀释600倍的处理根系活力最大,为0.051 mg/(g·h)。受到低温胁迫橡胶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和SP含量均有所增加,马尾藻稀释600倍处理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SP含量提高22%。低温条件下,除马尾藻发酵液稀释200倍处理外其余处理的POD活性均有所下降,液稀释600倍处理的SOD活性在3种抗氧化酶中最高,稀释400倍处理CAT酶活性最高。【结论】复合菌剂降解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剂,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菌协同发酵马尾藻效果最优,将马尾藻发酵液稀释600倍之后可有效缓解低温对橡胶幼苗的损伤作用,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中添加酵母菌(0.04%、0.06%、0.08%)、乳酸菌(0.01%、0.02%、0.03%)和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以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对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酵母菌影响最大;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芽孢杆菌(0.01%)。说明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个菌种适当搭配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种自主研发的芽孢杆菌固体菌剂 B01、B02及其复合菌剂 (SB012)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上的应用效果,为推广固体菌剂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香山公园人工修剪或自然凋落的残体作为堆肥原材料,设置不添加菌剂的空白处理 (CK)以及添加芽孢杆菌固体菌剂B01、B02、SB012和市面上公认较优液体菌剂EM 共5个处理,其中固体复合菌剂SB012是将B01与B02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加入菌剂后每日12:00测定1次堆体温度;每7 d采集1次样品,测定不同处理堆肥的pH、电导率(EC)、白菜种子发芽指数 (GI)和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及其相对降解率以及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含量与胡富比,分析B01、B02、SB012对堆肥进程的影响。【结果】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不同处理的堆肥温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CK处理相比,添加B01、B02、SB012和EM菌剂均能促进园林绿化废弃物堆体提前进入高温期,其中B01处理堆肥温度峰值最高,可达72.1 ℃;SB012处理次之,为70.2 ℃,均高于EM、CK处理。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不同处理堆肥的pH总体呈升高趋势,EC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直至堆肥结束(42 d)时,不同处理的pH均高于8.0,EC为0.76~1.04 mS/cm,均达到了国家对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堆肥产品要求。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不同处理白菜种子发芽指数(GI)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堆肥结束时3种固体菌剂的GI依次为SB012>B01>B02,均高于EM和CK处理,且均满足对植物无毒害的标准 (GI≥85%)。5个处理中,SB012处理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相对降解率均最高,分别达到56.85%和79.84%,且显著高于EM和CK处理。【结论】SB012菌剂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中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具有最好的促进效果,其堆肥产品具有品质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GX7在鸡粪中的定殖情况,及其在鸡粪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GX7进行抗生素标记,并在鸡粪发酵中添加菌剂,通过鸡粪的堆肥发酵试验,测定未加菌剂、加入GX7菌剂与加入复合菌剂的物料发酵中含水量、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有机碳等参数。【结果】GX7在鸡粪中有很好的定殖能力,回接至鸡粪中10 d后,存活菌数仍有1.3×102 CFU/g。鸡粪堆肥发酵试验中,加入复合菌剂的处理发酵时间缩短了3~5 d;含水量分别下降到29.0%、23.2%和22.1%;全磷含量提高到0.98%、1.02%和1.12%;全钾含量提高到2.53%、2.55%和2.65%;有机碳含量均下降了约10%。【结论】GX7作为单一菌株的菌剂,在堆肥发酵的高温阶段有一定作用,但发挥作用较局限。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改良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土壤改良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肥、木霉复合菌剂、芽孢复合菌剂、芽孢菌肥、芽孢菌剂等不同微生物制剂及配方对烟叶产量、质量影响不同,使用不同微生物制剂后烟株农艺性状、抗病性能、烟叶产量与质量均好于对照。木霉菌肥、木霉复合菌剂、芽孢复合菌剂、芽孢菌肥处理产值分别较太阳复合肥+硫酸钾+磷酸二铵+硝酸钾(相应氮磷钾含量的化肥)对照提高1.04%、3.37%、4.66%、0.63%;上等烟比例较太阳复合肥+硫酸钾+磷酸二铵+硝酸钾(相应氮磷钾含量的化肥)对照分别提高10.97%、15.05%、10.81%、17.3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两种微生物菌剂对有机基质培黄瓜产量、品质及根际环境的影响,开发新型功能型微生物制剂,指导黄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以‘博耐526’黄瓜品种为材料,采用有机基质袋培方式,在浇灌清水(N)和营养液(F)2种养分水平下,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分别记为CK1和CK2),于定植后第20、35和50天按2.5×1010CFU/株的菌剂用量分别灌根添加‘VL-10’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NT1、FT1)和‘LYS-1’型植物乳杆菌(NT2、FT2)两种菌剂,共6个处理。【结果】两种养分水平下,与CK1和CK2处理相比,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处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3.51%和15.02%,产量增幅分别为20.83%和15.63%;植物乳杆菌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1.43%和8.42%,产量增幅分别为17.42%和14.96%,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促进效果优于植物乳杆菌。以FT1处理的果实品质最优,其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C含量分别较CK2处理显著提高了10.61%、28.93%、22.92%和39.88%(P<0.05),FT2处理的果实品质次之;NT1和NT2处理较CK1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P(7.43%和13.50%)、K(10.60%和8.19%)元素积累量(P<0.05),FT1和FT2处理的植株N(19.57%和24.18%)、P(17.16%和12.50%)、K(16.48%和26.25%)元素积累量均较CK2处理显著提高(P<0.05);FT1处理的N、P、K肥料利用率较CK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2.85%、483.90%和75.60%(P<0.05),FT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02.42%、367.98%和120.46%(P<0.05)。NT1和NT2处理较CK1处理提高了盛果期的基质蔗糖酶(100.66%、116.60%)、过氧化氢酶(3.39%、4.10%)和碱性磷酸酶(6.99%、95.08%)活性,其中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拉秧期依然高于CK1处理;而FT1和FT2处理均较CK2处理显著提高了盛果期和拉秧期的基质脲酶(3.75%、4.95%和13.13%、6.12%)、蔗糖酶(68.62%、24.93%和31.68%、63.35%)和碱性磷酸酶活性(18.00%、26.99%和109.64%、84.01%)(P<0.05),且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优于植物乳杆菌;两种养分水平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处理的基质有效态氮含量在盛果期分别较CK1和CK2显著提高了63.33%和72.70%(P<0.05),在拉秧期增幅为25.48%和86.46%,同时期增幅均大于植物乳杆菌,有利于保持更高的基质有效态氮含量。【结论】灌根添加7.5×1010CFU/株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均可改善有机基质袋培黄瓜的根际环境,促进植株对元素的吸收、同化和积累,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增产提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施用促生菌剂对砂质潮土玉米田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吲哚乙酸(IAA),以及玉米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和玉米产量、生物量的影响。采用壁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4种植物促生菌制成的微生物菌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处理:T1,不施任何菌剂和骨粉;T2,单施骨粉;T3,施用以骨粉为载体的壁芽孢杆菌菌剂;T4,施用以骨粉为载体的特基拉芽孢杆菌菌剂;T5,施用以骨粉为载体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T6,施用以骨粉为载体的短小芽孢杆菌菌剂;T7,施用以骨粉为载体的壁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菌剂。结果显示,添加菌剂能促进土壤速效磷元素的释放,提高玉米IAA含量,促进玉米氮、磷积累,增加产量,其中,以T6处理在各项指标上的效果最好,玉米产量达到10.3 t·hm-2,与T1处理相比增产15.9%。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开展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2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7 d、14 d后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44%、54.07%和63.78%、67.66%,茎基粗、单株重和产量显著提高,活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产量为51.476 t·hm-2,比对照增产7.41%,增产率高于灭菌复合微生物菌剂5.12个百分点。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对大白菜霜霉病具有良好防效,能显著提高产量,可以扩大应用面积。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不同剂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基质培黄瓜生产效果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确定菌剂最佳施用量,为微生物菌剂在基质培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博耐526’品种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基质栽培方式下灌根施用不同剂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0、1、2、4、6 g/株,分别记为CK、T1、T2、T3、T4)对黄瓜植株形态发育、光合、产量、果实品质和根际环境的影响,并从根际环境和光合作用角度解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通过改善光合作用和根际环境实现促生增产的作用效果。黄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均随菌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T3处理中有最大值。黄瓜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最优值出现在T3或T4处理中,其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还原糖含量以T3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26.88%、30.67%和16.36%;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T4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19.93%、23.82%和22.35%。菌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基质中的硝态氮含量,且菌剂处理后第50天时T3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基质中的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以通过提高基质酶活性与速效养分含量、促进黄瓜光合作用,加速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转运、同化和积累,进而促进有机基质培黄瓜的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其作用效果与菌剂用量及作用时期有关,综合来看,以灌根添加4 g/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白酒酒糟堆肥的腐熟速度,以酱香型白酒酒糟为主要原料,添加曲草和钙镁磷肥调节通气性和pH值,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进行36 d的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值、电导率值、氮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探究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组成的复合菌剂的添加对堆肥过程及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种菌剂的对照组和复合菌剂组各自经历30 d的高温期后进入降温期,达到了高温堆肥的无害化要求。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菌剂使堆肥1~19 d的堆体升温速度增加0.16℃/d,1~9 d的pH值增速提高0.04/d,18~24、30~36 d的电导率值降低0.15~0.30 mS/cm,同时12~36 d铵态氮的积累减少20.81%~33.23%。添加复合菌剂后,种子发芽指数于第30天升高至70.85%,达到有机肥腐熟标准,而对照组仅为47.21%。综上,复合菌剂通过加快有机物降解、快速改善酸性环境、降低盐含量和铵态氮含量,促进种子发芽指数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6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番茄秧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将新鲜番茄秧粉碎后分别添加麸皮以及麸皮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塑料袋青贮,研究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新鲜番茄秧中土著菌群及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青贮番茄秧中乳杆菌的含量,降低龙葵素含量及溶液pH值,但对体外培养液中龙葵素含量无影响。推测枯草芽孢杆菌可能通过植物乳杆菌等土著菌酸解龙葵素,建议番茄秧青贮时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商品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芽孢杆菌处理后,葡萄的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增加了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了0.8百分点,VC含量平均增加13.8%,果糖含量平均增加3.5%,葡萄糖含量平均增加3.9%,总糖含量平均增加1.6%。对比试验表明,在葡萄萌芽期采用芽孢杆菌灌根处理用量20 g·株-1的情况下,对葡萄品质改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应用不同菌株、不同剂型的菌剂与常规施肥(CK)进行田间应用对比试验,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用微生物菌剂较CK均可增产,其中,黄瓜增产8.6%~21.23%,水稻增产7.23%~10.41%;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喷施长柄木霉也可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水稻施用固体与液体剂型的枯草芽孢杆菌、胶胨样芽孢杆菌混合菌可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农用微生物菌剂应用于黄瓜和水稻后均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在品质提高的影响上较小,只有部分菌剂在部分指标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