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菌根作为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树种的根系中,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塑性。在林木菌根形成过程中,菌根真菌参与根系乃至整个林木的生理代谢活动,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因此,探究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是林木菌根应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文中综述了近1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对于改善林木碳素营养,促进林木对氮、磷等矿质元素吸收、转运的途径与机制,以及在抗旱性、抗病性、抗重金属等生理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AM真菌对油茶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M(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AM真菌对油茶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接种AM真菌促进了油茶生长,改善了油茶叶片水分状况,增强了叶片细胞质膜的稳定性,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之一 ,在交通、军用工业中尤为重要。其中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是巴西橡胶树 (H 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 ,它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广为栽培 ,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 ,因而是工业与民用的重要资源。已有研究证实 :橡胶树根系可以形成 AM菌根 (arbuscular mycorrhiza)。AM菌根是广泛分布的一类内生菌根 ,能够促进宿主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增强宿主的抗逆性 ,有利于植物生长。近 30 a来 ,国外一些学者对橡胶树菌根真菌的资源与分布 ,菌根真菌对苗木营养和生长效应以及提高苗木抗逆性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国内尚…  相似文献   

4.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与林木共生的生态关系,在林业中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该文分别从提高育种率、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木抗逆性和生态环境修复4个方面总结了菌根真菌在林业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菌根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了解树木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针对不同树种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阶段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本文结合林木不同发育时期的过程,从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解剖结构、抗逆性以及光合作用等方面对林木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林木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AM真菌物种多样性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全球碳氮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作用。由于它们在农林、环境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国内外关于AM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AM物种多样性及相关生态学研究等已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从目前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分布、影响因素和生态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内生真菌进行阐述,探索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理和生态功能,并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促进我国在菌根学上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林木生长效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林木生长、林分产量、木材质量三方面总结了施肥对林木生长效应的影响,从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养分含量、抗逆性等几方面阐述了施肥对林木活力的影响。同时指出施肥对林木效应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定量研究,探求和制订最佳施肥方案,以指导林木施肥。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AM)真菌和外生菌根(EM)真菌与约80%的维管植物可形成共生体,其共生体除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外,还具有调节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重要生态功能。在AM和EM真菌主导的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速率在不同的基质类型(AM树种凋落物、EM树种凋落物)、不同的分解阶段(早期阶段、后期阶段)和不同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等)下均存在显著差异。虽然部分菌根真菌缺乏腐生生物的直接作用于凋落物的能力,但它们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分解。普遍认为,AM和EM真菌与腐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分解速率的主要原因,二者互作机制主要表现为激发效应(向腐生微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竞争效应(与腐生微生物竞争养分)。文中阐述AM和EM真菌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剖析AM和EM真菌与腐生微生物分解凋落物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全面分析AM和EM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情况下,研究接种AM真菌对文冠果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促进文冠果幼苗的生长。感染AM真菌的文冠果幼苗,侵染率、苗高、地径、分枝数等均显著提高,尤其是接种菌根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真菌病害是林木的主要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突破,转录组技术和代谢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林木真菌病害研究,主要包括致病和抗病关键基因的挖掘、林木防御物质的动态合成、抗病分子育种等方面,但林木如何抵御真菌病害及其两者间的互作机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中通过对林木遭受真菌侵染后的转录组信息和代谢组信息进行探讨,包括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林木防御关键基因和关键代谢物、关键防御机制及功能网络等,将在理论上丰富林木响应真菌病害侵染的过程,为林木和真菌病害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林木抗性育种和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此外,基于目前转录组和代谢组在林木真菌病害防御反应方面的研究,对林木基因组研究、多组学联合研究以及病原菌组学研究等进行展望,以期为林木真菌病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系统铝毒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铝毒是酸性条件下抑制林木生长、造成森林大面积衰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世界各国针对铝毒害机理及植物的耐铝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然而目前研究者对植物铝毒报道多限于农作物, 对林业铝毒的综述性报道还不多见.文中从森林土壤铝毒产生的原因、铝毒害机理、林木响应机制、铝毒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铝毒的研究进展, 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并提出林业铝毒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为进一步开展林业铝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土壤中,铝对林木的毒害是限制林木生长、降低林木生产力、进而导致森林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在林木铝毒害及耐铝机制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关于林木耐铝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综述性报道很少。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林木对铝的富集、铝对林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毒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林木耐铝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简要介绍了外源添加物对林木耐铝毒的调控机制,提出了今后有关林木铝毒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林木铝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缓解我国酸性土壤林木铝毒害及森林的健康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Resistance test against parasitic fungi in forest trees in Sweden. Forest resistanc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at the Department of Forest Botany and Pathology at the Royal College of Forestry in Stockholm in close contact with Forest Genetics research and is performed as a resistance test of plants from seed orchards and tested progenies. Biochemical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nd an electron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At present the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杨树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杨树溃疡病主要由真菌侵染所致,该真菌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的树干及果实,引起枯枝、溃疡、流胶和果腐等。另外,还可以引起根腐,导致整株树的枯死。发生病害的林木,用材林材性降低,经济林产量降低,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文中对其病害分布、致病机理、抗病机制以及抗病育种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al association in four potential timber yielding tree species from four forest areas of the Western Ghat region of Goa, India. The edaphic factors selected for the study varied within the four study sites. Significa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exhibited between spore density and root colonization of AM fungi at two sites, Collem and Dharbandoda. The study recorded the presence of 21 AM fungal species belonging to three genera—viz., Acaulospora, Gigaspora, and Glomu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site specific variation in root colonization (except at Mollem) and spore density as well as edapho-specific variation in association,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M fungi associated with potential timber yielding trees from four forest areas in the Western Ghat region of Goa.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AM fungal dynamics if carried out can help elucidate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M fungal associations in the Western Ghat region of Goa. To add,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ecology and intricacies of the AM association is crucial for attaining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its life cycle and functions in edapho-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Western Ghat region of Goa to further use it in the management of reforestatio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