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僵菌优良菌株的自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l)]制剂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主要药物之一,菌粉年产量达数万kg以上。为了选育毒力强、人工培养菌丝生长快、产孢量高、优良品质稳定的菌株,从建阳、连城、莆田等地收集白僵菌虫体进行组织分离、单孢纯化、比较室内毒力以及在人工培养基上的性状,得到三个优良的白僵菌菌株,进行生产性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球孢白僵菌孢子经二氧化碳激光器激光照射后,从其长出的31个单个菌落中筛选出11号强毒力菌株,经全省白僵菌厂生产应用证明,它具有提高产孢量25~33%,生产期短、林地杀虫效果比原株提高20%等优点。经测定11号强毒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为9条酶带,其中强带、次强带、弱带各3条。激光照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酯酶同工酶谱不同,有的酶带增多,酶活性增强,也有的酶带减少,酶活性减弱,或酶活性不变,而Rf值不同。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子粉,是普通白僵菌原粉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含孢量很高的白僵菌制剂。它具有颗粒细、体积小、药效高、便于贮运、适用于超低容量喷雾等特点。本文提出了白僵菌孢子粉的机械分离提取技术,内容包括工作原理、机械构造、性能、工艺流程、操作技术及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4.
卵孢白僵菌防治舞毒蛾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和松毛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3~5龄幼虫进行了室内、室外感染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室内外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更强,比松毛虫卵孢白僵菌高8.2%,使用活孢子含量为50亿个/g的菌粉,2 g/m2,施菌16天,可使舞毒蛾3~5龄幼虫室内外感染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8.9%和85.0%;野外施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的感染率达80%以上,确定野外防治舞毒蛾的施菌量为30 kg/hm2,防治时期为雨季。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在我国东北林区的气候条件下,卵孢白僵菌在菌株的获取、菌剂的生产、应用的林木害虫种类、施菌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卵孢白僵菌菌株的稳定性、剂型、施菌方法、定量化施菌、卵孢白僵菌的标准化与商品化、卵孢白僵菌的自然越冬能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卵孢白僵菌在我国东北林区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白僵菌发酵罐培养技术,白僵菌可工业化生产,以宜昌夷陵区白僵菌菌种为材料,对白僵菌液体发酵罐发酵培养的培养基、菌种生长形态、生长环境的pH值进行试验研究,从而确定转罐时间等液体发酵罐发酵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液体发酵培养中,碳、氮、磷为白僵菌生长必需的三要素,不同生长时期三要素比例不同,初期加入少量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白僵菌孢子生长速率和增加数量;在白僵菌液体发酵生长史中,初始pH值为6,继而在pH值4~5的环境中生长速率最快;前42~45 h在种子罐中主要产菌丝体,在转罐后21~26 h发酵罐中主要产孢子体。  相似文献   

7.
<正>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分布极广的虫生真菌.一般认为虫生真菌对脊椎动物是无害的.Schaerffenberg用白僵菌和录僵菌对鼠进行皮下、静脉注射未发现异常;吸入试验也未见到致病及过敏反应,仅在饲养试验中看到动物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现象,认为这是动物抵抗力降低的缘故(1).但是工人在生产和使用白僵菌的过程中,有发冷、发烧、咳痰、乏力、体弱等反应.目前国内外有关白僵菌的毒性资料较少,为了解其危害,我们进行了白僵菌的毒性试验,发现大量吸入有一定危  相似文献   

8.
生物防治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无害,无残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生物防治通常是利用寄生昆虫和食虫昆虫,病原微生物以及引诱剂和激素杀死害虫。一、菌剂的利用苏联从发病和死亡的苹小卷叶蛾幼虫体内分离出黄曲霉、短帚霉和白僵菌,制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幼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光肩星天牛天敌调查中,通过对收集到的罹病死亡的天牛幼虫虫尸的分离,得到一种真菌致病菌,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球孢白僵菌对昆虫的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经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率达到100%。球孢白僵菌是抑制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一、白僵菌的土法生产 简易土法生产白僵菌,一般可采用试管菌种的培养,二级菌种的培养和三级(即固体)大床发酵等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正>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分布极广的虫生真菌,主要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对蚤、蜱、螨、蝇蛹、蚊幼虫等医学昆虫亦有较好的杀灭效果①.在白僵菌生产工人中普遍有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等不良反应.为防止其危害,我们对白僵菌的毒性、生产劳动卫生、工人健康及防护措施等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毒性试验一、商品白僵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松瘿小卷蛾Laspeyresia zebeana(Ratz.)是落叶松幼林的重要枝梢害虫,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造成树木畸形,不能成材。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白僵菌高孢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试验表明,利用白僵菌防治松瘿小卷蛾可有效降低落叶松虫害对兴安落叶松林的危害,利用400亿/g球孢白僵菌喷雾,校正防治率在82.9%以上。  相似文献   

14.
白僵菌能寄生于200多种昆虫,我国主要用于防治森林害虫以及玉米、高梁、水稻螟虫等。在生产白僵菌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工人出现发冷、发烧、咳嗽等症状。为防止其危害,现将有关白僵菌的毒性及其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对动物的毒害近年来已有一些动物实验报告,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大明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白僵菌厂是广西区森防站白僵菌生产的定点厂之一。1986年以来,该厂在提高白僵菌粉产量和质量方面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菌种选育,提纯复壮,为菌粉生产提供可靠适用的优良菌种。 1.自然复壮。每年3~4月间,从飞机喷菌或人工撒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林区内采回新鲜僵虫,经组织分离后再进行单孢分离,用对比法筛选出营养生长和培养性状良好,产孢快,毒性强的优良单株作为母种,经两至三次扩大培养后供生产用。  相似文献   

16.
前言近年来已普遍使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并收到了一定效果。而由于白僵菌抵抗不良环境(干旱)的能力差和菌种退化,给当前的白僵菌生产和对松毛虫防治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对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使用的白僵菌,以目前通常采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了解现用菌是否有不同的类型和较好的培养基,达到初步的选优作用。然后在较好的培养基上用类型较优的菌进行人工定向培育和诱变育种,来提高白僵菌对环境适应能力;提高杀虫效果。但我们的工作还只做了前一部分,为交流情况,互相促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省应用白僵菌油剂防治马尾松毛虫取得良好效果,但因稀释剂二线油来源不广,价格较高,运输量大,大批量使用有困难,从1982年开始改用“82”乳油作稀释剂,这种乳油来源广,价格较低,运输量减少,白僵菌孢子粉与原液或稀释液容易混合,粘着力强,挥发度低,有一定渗透力,适于常规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18.
<正> 超低容量喷雾杀虫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在非洲、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地区已普遍采用。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使用这一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见过应用白僵菌进行超低容量治虫的报道。为了克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害虫的抗药性和在防治过程中杀伤天敌等缺点,解决应用白僵菌粉剂治虫存在的菌粉运输量大、保存时间短、粘着力差,耗菌多等问题,我们从1979年起开展白僵菌超低容量防治松毛虫的研究工作,试图通过研究,把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技术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了解白僵菌生物学特性,选育出致病力强、孢子产量高的菌株,并选用露天培养方法,分析菌剂含量、温度、湿度对治虫效果的影响,掌握白僵菌生物防治害虫的3种应用技术,即先药后菌、先菌后药、菌药及真菌、细菌混用,因地、因时、因虫制宜,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白僵菌市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白僵菌的产量、质量和价格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对国内潜在市场进行了预测, 针对当前白僵菌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强化政府引导、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市场引导和加强科技先导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