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荸荠白禾螟又名荸荠螟、无纹白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县荸荠上的主要害虫,1年发生4代,有时有不完全5代.受其危害一般减产1~2成,重发田块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荸荠的高产、稳产.为有效地控制其危害,现将其发生规律及药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荸荠是我省北部山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县传统的种植方式是稻—荸荠轮作制。近年来,荸荠白禾螟〈又名纯白螟〉由于大面积发生危害,已成  相似文献   

3.
湘北荸荠枯萎病、白禾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枯萎病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流行,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种荸荠带菌多的发病重,重茬田、偏氮缺钾田、早栽封行早的丘块发病重,秋风秋雨多的年份发病重。防治方法主要是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精选种荸荠,适时适度晒田,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荸荠白禾螟1a发生4代,以第二、三代为害严重,防治策略是狠治第二、三代,抓住卵孵高峰期施药。  相似文献   

4.
荸荠白螟是湖北孝感荸荠产区的主要害早,一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的第3代为害最重。荸荠白螟的天敌较多,以卵寄生蜂和蜘蛛控制效果最好。药剂防治以20%三唑磷乳油和40%水胺硫磷乳油较好,杀虫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螟在苏北沿海垦区1年发生3代,目前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有利于大螟的发生,其危害逐年加重.根据苏北沿海垦区大螟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控降低越冬基数、狠治1代、巧治2代、主治3代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虫剂及其复配防治荸荠白禾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爱国  孙俊铭  韦刚  鲍祥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00-200,225
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及其复配防治荸荠白禾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复配,均可有效地防治荸荠白禾螟,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750g+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ml/hm2、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750g+20%三唑磷乳油1500ml/hm2对荸荠白禾螟防效均可达91%以上,且对荸荠生长安全。药剂防治适期为各代1hm2荸荠田出现750只蛾子后3d,开展第1次防治,以后间隔7~10d防治1次,每代需防治2~3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荸荠白禾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结果表明该虫以幼虫越冬 1a发生 4代 ,6月份为第 1代 ,7月份第 2代 ,3~ 4代在 8~ 10月份重叠发生。防治该虫的指标和适期为 75 0头 /hm2 蛾日后 3~ 5d。天敌优势种群为稻螟赤眼蜂和螟卵啮小蜂。药剂筛选表明 ,由久效磷、高效氯氰菊酯组成的复配剂 1号 (33 .5 % + 1.5 % )效果最好。采取围歼秧田 ,重治 3代的策略 ,3a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为害率控制在 1%~ 2 % ,并推广该技术 2 0 0 0hm2 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黄杨绢野螟为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黄杨木、冬青等绿化树种,其中又以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雀舌黄杨危害最为严重。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发生期降雨量减少,黄杨绢野螟死亡率也相应降低,导致发生基数增加,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1习性及危害黄杨绢野螟在新蔡县一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危害,取食时吐丝将  相似文献   

9.
樟巢螟、樟叶蜂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表明,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Bulter)和樟叶蜂(Moricella rufonotaRohwer)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生长和影响景观效果的2大重要食叶害虫。樟巢螟在上海地区年发生2~3代,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分别为一代、二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10月份发生少量第三代幼虫危害。樟叶蜂一般年发生2代,4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分别为一代、二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通过试验,印楝素、杀虫安、抑太保、毒丝本、甲胺基阿维菌素和安打等高效低毒农药对1~2龄樟巢螟或樟叶蜂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二化螟属钻蛀性害虫,我地1年发生不完全3代。其中1代危害集中,2、3代相对分散。其幼虫危害水稻分集中——分散——转株3个阶段,即初孵蚁螟开始集中叶鞘内侧危害,约7~10天后吐丝随风  相似文献   

11.
<正>瓜绢螟,又名瓜螟、瓜野螟、瓜绢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适应高温的害虫,8~9月气温偏高、雨量偏少,发生则重。主要危害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西瓜等葫芦科蔬菜,还可危害番茄、茄子、马铃薯等。在长江以南,1年发生5~6代,7~9月为幼虫盛发期。通过幼虫取食危害。初孵幼虫危害叶片时,先取食叶片下表皮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快杀灵对大螟的防治效果,狠治春播玉米一代大螟,以压低二、三代发生基数,减轻大螟在水稻上的危害,2000年笔者在如城镇城西村春播玉米上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烟草粉螟危害对储存烟叶经济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数量的烟草粉螟繁殖1代和2代(1a)幼虫危害所造成的烟叶重量和叶面积损失以及烟叶的被害率和各级烟叶的伤残率,核算了1-5对烟草粉螟繁殖2代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1,2,3对烟草粉螟繁殖1代幼虫取食的烟叶重量分别为0.53,1.07,2.93g;损失的烟叶面积分别为37.32,75.59,206.34cm^2.1,2,3,4,5对烟草粉螟繁殖2代幼虫取食的烟叶重量分别为1.37,3.57,6.30,13.42,24.20g;损失的烟叶面积分别为88.39,230.32,406.45,865.81,1561.29cm^2;幼虫取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0.010,0.026,0.047,0.100,0.180元;因伤残降级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0.316,1.051,1.932,2.896,4.392元;1a中共损失金额分别为0.326,1.077,1.978,2.996,4.572元。并将试成虫对数与繁殖2代幼虫取食烟叶重量、损失烟叶面积及经济损失进行理论曲线拟合,经F检验,方程代表性均好。  相似文献   

14.
席草螟(BactralanceolanaHübner)是一种危害席草(JuncuseffususL)的蛀茎性害虫。近十年来,在湖北省席草产区,其发生危害愈来愈猖撅。据1992年在洪湖小港农场席草基地调查,席草螟主害代危害面积达100%,总为害率为24...  相似文献   

15.
竹螟是将乐县重要竹类食叶害虫之一.调查发现竹绒野螟和竹织叶野螟是其主要种类,主要危害毛竹、绿竹、苦竹.竹绒野螟发生更为严重,在将乐一年发生1代,以小幼虫越冬.采用拉丁方设计和正交试验对竹螟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森得宝和轻质CaCO<,3>按1:10混配使用防效最佳,用药4 d后校正防效达到85%,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瓜绢螟在潜山县1年发生3~4代,以2代、3代危害为主,以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为主;其次危害花、果和瓜蔓。防治以清理田园、压低越冬代虫口基数为基础,利用自然天敌和人工摘除虫缀叶为重点,同时配合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7.
豇豆是我市主要的伏季蔬菜。而豆野螟是危害豇豆生长的主要害虫。由于其生育进程不一、食料丰富,3~4代豆野螟危害盛期长、防治效果差。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觅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2003年笔者应用5%锐劲特进行防治豆野螟的试验,取得理想防效。  相似文献   

18.
黄杨绢野螟发生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杨绢野螟危害小叶黄杨,可造成植株光杆枯死。在江西宜春市一年发生3代。各代幼虫发生期依次为:6月初至7月初、7月中旬至9月上旬、8月初至9月中、下旬。化学防治宜在1-2龄幼虫期,用40%乐斯本1500倍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荸荠白禾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苦瓜瓜绢螟又称瓜螟、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苦瓜重要害虫。除危害苦瓜外,还危害丝瓜、黄瓜、节瓜等多种瓜类。 1.生活史和习性 瓜绢螟1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寄生枯卷叶中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寄主叶丛中或其他隐蔽处,夜间活动,趋光性弱。雌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散产或数粒在一起。初孵幼虫多危害嫩叶,咬食叶肉,被害部呈灰白色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