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情况鸡群按常规饲养,饲养方式为笼养,根据当地常发病情况进行了免疫,如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痘、传染性法氏囊病、减蛋综合症、多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防疫,但未免疫禽霍乱疫苗。该鸡群于201日龄时出现病情,当夜死亡7只鸡,以后每天均有10只左右的鸡死亡。蛋鸡产蛋率迅速下降,软壳蛋、粗壳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淡,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且不断加重。当时的气候炎热、多雨,鸡舍卫生条件较差。2临床症状部分病鸡无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大部分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绝食,饮水增加。病鸡垂头缩颈,两翅下垂,羽毛…  相似文献   

2.
朱新明 《中国家禽》2003,25(7):20-21
2002年11月,某蛋种鸡场饲养的一批父母代蛋种鸡出现一种以眼眶、肉髯肿胀,流鼻液,呼吸困难,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疫病,经临诊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继发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11月1日,某鸡场2号舍蛋种鸡(52周龄,5411套)开始出现死鸡:2日为2只,3日为12只。立即投服先锋氧氟沙星,至4日死鸡减少为8只,5日为5只,6日为6只,7日为1只。至11月8日死鸡数又上升为7只,9日为21只,10日为28只,11日为36只。至11月20日疫情得到扑灭止,共死亡220只,死亡率为4%,发病率约为30%,产蛋率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9日,河北省南和县闫里乡高某饲养的800只蛋鸡发病。按常规饲养,用正常免疫程序免疫,进行了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疫苗的免疫,未防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发病后,及时投服了阿莫西林、克毒2号等药物,不见疗效。反而病鸡增多,死亡率增高.每天死亡40只左右,3天共死亡120多只.  相似文献   

4.
某商品蛋鸡场存笼12万羽依莎鸡,1991年11月产蛋鸡群发生以鼻孔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两眼发炎、厌食、产蛋迅速下降等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后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病.经防治,自1992年下半年至现在,该病再未发生.现将诊断和预防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舍存栏1.3万羽自繁的依莎商品代蛋鸡,于1991年11月4日(18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达25%,产蛋率由发病前的83%下降至66%,死亡率2%左右.同时,该病迅速波及其它产蛋舍和后备会.全场存栏产蛋鸡的产蛋率由发病前的74.34%下降至63.52%.该病死亡率低,淘汰率较高,且多次复发,…  相似文献   

5.
肖良松  陈德华 《中国家禽》2001,23(15):17-18
1发病情况   江苏省如东县景安乡太阳庙村 10余户鸡农饲养罗曼商品代蛋鸡共 1.65万只。 2000年 3月 12日 (7500只 )和 2000年 6月 18日 (9000只 )二个批次进雏,鸡群在育雏、育成阶段生长情况一直很好。在开产前与往年一样,按免疫程序进行过鸡新城疫、法氏囊炎、支气管炎、喉气管炎、鸡痘、腺胃型传支、减蛋综合症、大肠杆菌和禽霍乱等疫 (菌 )苗的接种,未接种过鸡传染性鼻炎菌苗。开产正常, 180日龄前后达到产蛋高峰 (产蛋率达 90%以上 )。从 2000年 12月 24日之后的 20天内陆续发病,最初每户仅有 3~ 5只鸡发病,且多为日龄较小的…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2006年元月12日,本县陈桥镇万某饲养的110日龄蛋鸡发病求治,该鸡按免疫程序已进行过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95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怀疑是鸡新城疫,用鸡新城疫I系苗注射,同时用环丙沙星、土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拌料,未见明显效果。共发病318只死亡230只,发病率为61%,死亡率为45%。  相似文献   

7.
东顺乡邓某购人巴布考克蛋雏鸡2000只,分别在6日龄和23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在饲养期间多次使用抗苗药物。在35日龄鸡群突然发病,发病178只,发病率8.9%,日死亡10只左右,采用盐酸环丙沙星和禽苗灵等药治病无效,至40日龄死亡58只,死亡率22.47%。  相似文献   

8.
发病情况山东省临清市某养鸡场饲养的1800只笨蛋鸡,鸡群做过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法氏囊、流感疫苗的免疫,但未做传染性喉气管疫苗的免疫。45日龄前笼上饲养,45d 后地面散养,饲养到96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及时投服阿莫西林、克毒1号、新霉素等药物,不见疗效。反而病鸡增多,死亡率增高,每天死亡50-60只,3d 共死亡170多只,病鸡占50%,2014年1月2日带病死鸡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综合性诊断,确诊为鸡慢性呼吸道病与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感染。立即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1发病情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某鸡场饲养的8 000只21日龄鸡群突然大批发病,6 d内死亡260只。发病后3~4 d死亡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死亡60多只。发病1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迅速康复。根据临床经验和症状,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禽霍乱病在养鸡生产中都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给养鸡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2007年6月上旬,某养殖户饲养蛋鸡雏3000只,育雏到22日龄时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