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个茯苓菌种斜面保藏、木屑管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效果比较表明,液体石蜡保藏法保藏时间可达4年以上,木屑管保藏法可达3年左右,斜面低温保藏法1年左右。3种方法保藏的茯苓8号菌种人工栽培,均能正常长出茯苓菌核。研究认为短期保藏茯苓菌种可选用斜面低温保藏法,长期保藏可选择液体石蜡保藏法。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食用菌菌种在生产和研究中的重要性,菌种保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主要的保藏方法有继代培养保藏法、矿油保藏法、蒸馏水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本文对这些保藏方法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李志香 《食用菌》1999,(4):15-16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优良性状.目前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低温保藏法可作为菌种的暂时保藏,此种方法因菌种在冰箱或冷库中保藏2个月后,培养基便失水干缩,故需经常转管传代,菌种在频繁转管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污染和混淆,且工作量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液体石蜡保藏法虽然保存期长,但转接时因石蜡油包住孢子或菌丝而影响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等.为寻找一种节约人力、物力、费用低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笔者自1990年起进行了用白胶塞代替棉塞封口保藏食用菌母种的试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香菇、猴头菇、杏鲍菇和白灵菇四种食用菌的包埋菌种4℃低温保藏一年,对保藏后的菌株进行菌丝恢复培养,对生长速度、栽培料发菌吃料情况、液体菌种纤维素酶和漆酶对比观察,以传统试管保藏法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包埋法保藏的菌种,菌丝活力较为旺盛,菌种活力没有明显的衰退变化。  相似文献   

5.
肖波  韩如刚  韦会平 《食用菌》2003,25(3):19-19
目前,在蜜环菌母种制作过程中,不管是菌种制作厂家还是天麻种植者,大多采用传统的PDA、PDA加富、PDA+黄豆粉等培养基,这些相当经典的琼脂培养基,在食用菌生产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对于蜜环菌来说,传统的培养基却有许多不足之处:①常规培养基不能为蜜环菌提供充分的营养来源(笔者的试验发现只有在营养相当丰富的培养基上,蜜环  相似文献   

6.
重庆武陵山区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继代保藏法、超低温冰箱保藏法、滤纸保藏法,对武陵山区香菇、野生香菇、凤尾菇、粗腿羊肚菌、美味牛肝菌5种菌种保藏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保藏用不同保藏方法对香菇、凤尾菇、野生香菇的萌发率和性状无明显影响,用继代保藏法较好;粗腿羊肚菌菌种在两种保藏方法中萌发率受明显影响,不易进行保藏;美味牛肝菌固体菌种保藏效果不明显;滤纸保藏法保藏的美味牛肝菌液体菌种无结果,需要长时间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短长期结合的菌种保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鹰  童云霞 《食用菌》2000,22(4):18-18
菌种保藏是食用菌产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野生种质资源基因留存和现有生产用种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必要手段。菌种保藏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虽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资高或操作繁杂。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设备投入少,能保障已有收集种不死亡、不被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的斜面低温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质较长期保藏相结合的方法,现分述如下:1斜面低温保藏法 斜面低温保藏方法简便易行,能随时观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纯度,一旦染杂,肉眼能及时发现。用该法须注意以下几点。1.1选择两种以上斜面适生培养基很多品种的菌…  相似文献   

8.
徐占波 《食用菌》2011,(4):54-54
香菇菌种保藏有很多种方法:"有低温保藏法"、"石蜡保藏法"、"盐水保藏法"、"继代保藏法"、"木粒麸皮保藏法"、"矿物油保藏法"、"孢子滤纸保藏法"。现介绍一种新方法——"高致密培养基"保藏法。1培养料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pH值6~7,含水量56%。按常规法混拌均匀。  相似文献   

9.
乔炳海 《食用菌》2006,28(6):14-14
蜜环菌麦粒菌种,具有易制作,耐保藏,接种后萌发旺盛的优点,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él.东北通称为榛蘑,是一种美味食用菌,也是著名中药材天麻的共生菌。但对其菌种特性认识资料尚少。现将笔者十余年对蜜环菌菌种退化、复壮等特性的研究观察简要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菌种:从辽宁与吉林省引进两株A. mellea编号为5Lg839与5Lg840;从本省五常县笔者通过组织分离的菌株编号为5L78136。 2.保藏培养基与观察菌株退化的标志:采用常规固体斜面CPDA进行保  相似文献   

11.
5 菌枝的培养蜜环菌枝是人工栽培猪苓 (直接伴栽 )和天麻培养菌材最好的菌种。用树枝杆中较幼嫩的枝段培养而成。5 .1 菌种准备 培养菌枝所采用的菌种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蜜环菌纯菌种。也可选用野生的蜜环菌菌种。若选用野生蜜环菌时 ,应挖取无杂菌污染 ,带有生长旺盛粗壮的蜜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并对液氮菌种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栽培试验比较各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双孢蘑菇菌种的产量较理想;液氮菌种经活化处理后的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保藏的方法有矿油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等,适合食用菌长期保藏的方法是液氮超低温保藏,将几年来采用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和低温冰箱冷冻保藏的食用菌菌种进行了复苏实验,液氮超低温保藏和低温冰箱冷冻保藏两种保藏方法的存活率均为100%,低温冰箱冷冻保藏可以节省资金,实用于食用菌研究和小型食用菌栽培的菌种保藏。  相似文献   

14.
比较研究了保护剂、预处理等因素对液氮冷冻保藏黑木耳菌种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液氮冷冻保藏、低温冰箱冷冻保藏、普通冰箱保藏和石蜡油覆盖保藏等4种方法对黑木耳菌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甘油为保护剂,按照1℃.min-1的降温速度降至-50℃后进行液氮冷冻保藏是较好的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菌种保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曾辉  王泽生 《中国食用菌》1994,13(5):5-6,20
食用菌菌种保藏研究进展(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州350005)曾辉,王泽生世界各国都很注重菌种保藏工作,据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WFCC)80年代的调查,全世界55个国家建立了352个菌种保藏机构。目前,国际上保藏有食用菌的权威机构有:美国模式菌种保藏中...  相似文献   

16.
选择适宜的菌种保藏介质,是有效保障真姬菇菌种品质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真姬菇栽培者的直接利益,也关系到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延续。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脱氢酶活力,对22种真姬菇菌种保藏介质的保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0.1%的PEG6000溶液对真姬菇菌种保藏6个月和9个月的整体保藏效果最好,其次是0.1%的PEG10000溶液与超纯水,再次是0.8%葡萄糖溶液和矿泉水。0.6%葡萄糖溶液仅适于真姬菇菌种9个月的保藏,纯净水仅适于真姬菇菌种6个月的保藏。其他介质的保藏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7.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适合夏季出菇。它与草菇、灵芝、毛木耳等高温型或中高温型食用菌一样,菌种在低温(4℃)下保藏,经常出现菌种死亡问题,而在室温下保藏则易出现菌种老化。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它是良种保护的重要环节。一般地,菌种处于生长状态,易出现老化,也易发生变异,菌种保藏技术研究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18.
蜜环菌为天麻生长必不可少的伴生菌之一,在进行蜜环菌菌种生产过程中,发现培养料含水量对蜜环菌生长影响很大,为弄清其规律,以便更快、更好地培育优质蜜环菌菌种,我校进行了蜜环菌栽培种培养料含水量的配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 从宜昌晓峰乡采集野生蜜环菌子实体分离、提纯得到。1.2培养料配方 棉子壳47%,阔叶树锯末40%,麦 10%,糖1.5%,石膏1.5%。1.3试验方法 ①将据末、棉子壳、麦 等晒干后,按瓶装置97g按比例分瓶称量,混合均匀后装瓶,共120瓶。②称取1.5…  相似文献   

19.
不同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种,并通过栽培试验比较了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天麻发展较快,对蜜环菌的需要量大增。我们调查发现,蜜环菌菌种成品率远远低于其它菌种,一般损失在30~90%。经研究,污染与培养基水分有很大关系。我们试用含水60%的培养基生产蜜环菌,并注意灭菌后的棉塞干爽,结果成品率达95~98%,比含水量70%以上的菌种好得多。另外,采用40%的玉米芯、10%泥沙、2%蔗糖、2%石膏、46%的木屑或种木块作培养基,不仅可以生长蜜环菌,而且蜜环菌的发光亮度也比其它配方的菌种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