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3)
<正>香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夏季由于气温高,香菇无法正常生长。因此,夏季鲜菇的价格高,夏季栽培香菇不仅调节了市场淡旺季的供应而且提高了栽培者的经济效益。目前,云南香菇栽培采用地栽、单层栽、大棚层架式栽培(钢架结构长30 m、宽5 m)。夏季栽培香菇也称反季节栽培。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区域海拔为1600~1700 m。从云南高原地理气候特点出发,通过利用高原环境进行夏季栽培香菇除了品种选择正  相似文献   

3.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活服务公司,有塑料大棚400多栋,每栋666.6m2(亩)。大棚具有保温保湿,可人工控制小气候的环境条件,具有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的优势条件。"生料地栽香菇"成功的因素是选育优良的菌种,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采用生料配制,不用高温高压灭菌,直接用生料,开放式接种不污染,成功率达90%,降低成本50%。地栽与菌袋、菌块和菌棒等熟料栽培方式比较,具有省工节资,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并采用塑料大棚夏季培育优质花菇,添补夏季无香菇的空白。l生料地栽选育8911大花香菇菌…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袋栽香菇采收后菌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尚未被香菇菌丝利用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这些废菌糠可继续栽培香菇。在常规配方中添加10% ̄20%废菌糠,香菇不会减产,但如果废菌糠量增加到30%以上则香菇产量下降,如果全部以废菌糠代替木屑栽培,则产量下降30%、且菇小质差、袋栽香菇配方中,如果增加20%左右的废菌糠和0.1%添加剂可减少10%麦麸和10%木屑用量,大面积示范增产10% ̄23 ̄,还可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5.
新栽乔砧苹果中密度果园(4×2m、4×3m或4×4m)在正常情况下,栽后第四年应有亩产250kg左右的产量,产量过低,经济收益不大,不算早期丰产。 从1990年起,我们对葫芦岛市近20个苹果园进行了连续5年的调查,从中得出中密度果园第4年亩产250kg需达到的生长指标。 一、第一年:1.苗木成活率大95%以上,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河南省袋栽香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已成为袋栽香菇生产大省之一,泌阳、西峡、桐柏、扶沟等地,袋栽香菇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菇效益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菌袋制作期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改进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州地区每年都要从桑园剪下一大批桑枝条 ,笔者于 1997年春 ,以桑木屑为原料 ,代料栽培香菇 15 0 0袋 ,成功率 90 % ,生物转化率 110 %以上 ,初步探讨了在本区域春栽香菇的高产模式。1 菌株选择 春栽香菇在较低温度下接种 ,所选菌株必须是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良好 ,初春出菇品质好、抗逆力强的中温型单生早熟品种。笔者经对94 5、甲优 1号、 864等几个单生早熟菌株的出菇比较试验 ,选用了 94 5为本区香菇春栽品种。2 适时制种 香菇为慢生菌 ,占领培养料的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代料栽培香菇 ,菌种要适龄、纯、壮。徐州地区每年 7,8,93个月…  相似文献   

8.
吴少风 《食用菌》2002,24(2):28-28
地栽香菇由于使用品种的不同、出菇季节的差异、栽培工艺的独特 ,使得出菇管理技术与其它香菇栽培模式有较大的差异。现就近年闽北地栽香菇出菇阶段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及出菇阶段的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供菇农朋友参考。1 出菇管理的基本方法 菌筒覆土转色后 ,用扫把将表面泥土来回扫几遍 ,尽量使覆土渗入菌筒之间的缝隙中 ,随后往畦面淋水 ,洗净表面浮土 ,让菌筒表面约 2 / 3的部位裸露。并往畦沟灌水 ,水位以浸到菌筒 1~ 2 cm为好 ,并维持 12~ 2 4小时 ,将水位降低至距菌筒 1~ 2 cm。在这同时往畦面泼水 ,晴天每天 5~ 8次 ,雨天 3~ 5…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泉是中国食用菌之乡,近年来建立的地栽香菇技术已推广到承德各县区乃至河北省北部地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一项很好的技术。总结平泉地栽香菇技术要点,内容包括适宜的栽培季节、品种,辅料及配方要求,发菌、下地及出菇管理技术要点等,同时,提出了该模式推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代料栽培香菇,都是采用熟料瓶栽和塑料袋栽,这两种方法对培养基的营养转化为香菇的利用率来讲,各地栽培产量是有高有低。研其原因是香菇在瓶栽和袋栽时,当菌丝生长好后,能否形成原基,进而原基膨大生长成子实体的内在和外部二个条件是否具备。内在条件是菌丝体否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另一个是菌块的饱和含水率多少(超过70%以上和低45%以下的都不利于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一般在秋季进行,近几年我省又推广春栽(即反季节栽培),提高了菇棚利用率和延长了供菇时间,但有的菇农对春菇生长习性还不熟悉,导致减产少收。现将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的要诀介绍如下: (一)适当安排种菌时间 春栽香菇季节性很强,若菌筒制作排场过早,菌筒遇低温难以转色,表面会形成偏厚的“人造树皮”;若菌筒制作太迟,气温升高,接近或超过出菇的上界温度,菌筒转色深褐,会匆匆出菇  相似文献   

12.
李明焱  金福喜 《食用菌》1993,15(6):26-26
代料袋栽香菇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收效高等优点,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年栽培量突破2亿袋.该项技术是在夏末秋初料制菌袋,春节前后陆续出菇上市.近年来货源多,价格低,栽培者效益不高.而夏秋季节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菇甚少,货紧价高.针对这种状况,国内有关科研单位相继对香菇栽培季节进行了探索研究.福建省洪健尔利用屏南县山多、海拔高、夏季温度较低而温差大的特殊小气候,在海拔700m的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获得成功.我省庆元县同样利用海拔500~1400m以上高山地区在地理环境上的优越条件进行反季节栽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4)
<正>为了弥补夏季因高温香菇市场空缺,陕西省宁强县蔬菜办于2012年引进反季节香菇地栽新技术,在该县舒家坝镇宝珠观村反季节试栽6.3 hm2香菇,取得了纯收益2.8万元/667 m2。反季节地栽香菇具有菇质佳、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还促进了菇农增收。因此,部分企业及农户纷纷投资生产,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但2014年入春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宁强县于2013年引进袋料香菇覆土地栽技术,解决了因夏季高温菇少、品质差、价格高等问题。宁强覆土地栽香菇一般于4月初覆土,6-9月为采菇期,10月至来年3月底菇棚为空闲期,若利用空闲时段,在棚中种植越冬蔬菜,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菇农收入,更为有利的是通过轮作改良了土壤,减轻了土传杂菌菌源。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菌菜轮作的优点1.1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地栽香菇采摘结束后,钢管棚及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5,(3)
对2013年夏季高温期间河南省西部春栽香菇菌袋越夏期间烂袋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越夏期间预防香菇烂袋的具体技术措施,对减轻春栽香菇越夏烂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县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并由室内移至室外,进入园田化栽培。1984年全县利用秋收后的稻田和房前屋后等场所代料栽培香菇120万袋,普遍获得丰收。一般每亩田可栽培8000~10000袋,收干菇700~800公斤,平均百公斤木屑或棉籽壳料产干菇5~6公斤,比段木栽培单产高十倍以上,比菌砖栽培增产两成。产品的形、色、味均高于室内砖栽的香菇,接近于段木栽培的香  相似文献   

17.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瑛  林海芳 《食用菌》2000,22(5):31-31
覆土袋栽香菇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誉称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特佳,产量极高,高温易出菇,管理极省工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较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 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高温型,菇大圆正,肉厚实,柄中生,产量高,盛产优质夏秋菇,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1 2~ 2月;覆土转色,3~ 4月;出菇管理,5~ 1 2月。3 菌筒制作 ①备…  相似文献   

18.
熊飞 《食用菌》2017,(5):53-54
<正>湖北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近年来袋栽香菇发展较快。竹山袋栽香菇,以春栽和秋栽为主,其中春栽主要以鲜菇上市,秋栽以干菇销售为主,部分干菇经香菇加工企业分级包装后,出口至东南亚各国。此外,有少量夏菇栽培。春栽与秋栽相比,众多菇农反映春栽成功把握较大,秋栽菌袋污染率高,成品率低,风险较大。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主要原因是,春栽香菇多在12月到翌年3月接种,此时温度较低,杂菌与害虫都不太活跃,发菌期间环境温度、湿度可由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利用蔬菜中棚进行了周年生产鲜香菇的技术研究,主要思路是利用不同温型、不同菌龄的香菇菌种和不同的栽培设施,采用多种栽培方式,达到周年生产鲜香菇的目的。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香菇菌种 (1)短菌龄型菌种 ①cr—02(浙江引进) 特点是适宜于塑料中棚生产。菌龄80—90天,菇深褐色,出菇密,较小,中温偏低温型,出菇温度为8—22℃。②松香11号 适宜于塑料中棚袋栽。菌龄要求90—100天,菇色浅,出菇密,肉质松,产量较高,出菇温度为8—22℃。③农香一号 适宜于袋栽。菌龄要求90—100天,菇浅褐色,出菇密,菇质好,出菇温度在8—22℃。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82年开始将木屑装于塑料筒袋中试栽香菇并获得初步成功后,几年来继续探索、遍访、考察福建省宁德、三明、南平、泉州等地市的香菇袋栽主产区,并与全国各地到三明真菌所咨询的栽培者交流、讨论,概括总结了当前香菇袋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与各地同行商榷。(一)菌丝生长不良菌筒培养基接上香菇菌种后,发现菌丝恢复迟绥、生长蔓延的速度明显偏慢,由于菌丝生长不旺盛、稀薄,不能很快占领培养料而形成优势,杂菌乘机而入,故经常造成菌筒成功率很低。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