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从创制的80个新选系中鉴定出3个抗条锈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PAGE检测发现其均为T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分析表明,3个抗病易位系均含5+10及1或2^*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定认为98-1266品系表现特别优异。其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该品系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号。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白粉病优质高产T1BL.1RS易位系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创制的80 个新选系中鉴定出12 个抗白粉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 PAGE 检测发现其中9 个为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 PAGE 分析表明,有3 个含5 + 10 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定出98 -1236 和98- 1266 两个品系表现优异。进一步对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这两个品系均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 号。  相似文献   

3.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利用1BL/1RS易位材料异源2号作为亲本创制的58个新品系进行了检测与分析。根据小麦-黑麦1BL/1RS标记位点GkdlB3的有无,鉴定出49个品系为易位系,只有9个品系为非易位系。对新品系的株高、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穗粒重等6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易位系表现出一个或多个优良的性状,可供作为亲本材料在育种中进一步利用。少数易位系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可望进一步直接培育成新品种。对易位系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小穗数与有效穗数、穗粒重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千粒重与穗粒数、穗粒重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偏相关,其余性状间偏相关均不显著。经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易位系与非易位系之间除小穗数外,其余考察性状表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系的种子贮藏蛋白凝胶电泳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近年参加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的 2 6个新品系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鉴定 ,结果表明 :1 5个品系为 1 BL/1 RS易位系 ;HMW-CS表现 :Glu-A1 位点 ,1 9个品系编码一个亚基 1 ,7个品系不编码亚基 ;Glu-B1 位点 ,6个品系编码 7 8亚基 ,1 1个品系编码 7 9亚基 ,9个品系编码 1 4 1 5亚基 ;Glu-D1 位点 ,2 3个品系编码 2 1 2亚基 ,3个品系编码 5 1 0亚基。同时 ,对小麦种子贮藏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鉴定小麦新品系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及1B·1R易位系对新疆拉面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1B·1R易位系分子标记,分析了82份新疆小麦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1B·1R易位系组成和分布频率,对其理化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检测,评价拉面蒸煮品质.[结果]82份小麦材料共出现9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6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9项次理化品质性状相关性显著,6种亚基与14项次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性显著,5种亚基与15项次拉面感官评价指标评分相关性显著.其中7+8、5+10、2+10为优质亚基,7、7+9、2+12为劣质亚基.同时,小麦品质性状以及拉面品质指标在1B·1R易位系中的表现都比在非1B·1R易位系中差,特别是面团流变学特性方面两者相差较大.[结论]利用HMW-GS组成,能够对小麦品质特性和拉面食用品质特性指标进行准确预测.在以后研究中应注意亚基组合对拉面品质指标的影响.同时,淘汰1B·1R易位系材料将有助于提高小麦的面筋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99E18×川农16杂交组合F6代中选育出17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系.对其醇溶蛋白、商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加工品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品系为1BL/IRS易位系,素本醇溶蛋白基因资源发生了重组,亚基7 8和20在一定程度上呈共显性遗传.筛选出1个品系具有与99E18相同的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1,7 8,5 10).有10个品系的蛋白质含量和15个品系的湿面筋含量高于川农16,所有品系的面团稳定时阊和沉降值均高于川农16,表明后代品系加工品质性状在川农16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遗传改良.聚类分析发现后代品系大致可分为2个亲本类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选择与利用川农16后代品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创新的80个新选系中鉴定出12个抗白粉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PAGE检测发现其中9个为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分析表明,有3个含5+10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麦现评定出生98-1236和98-1266两个品系表现优异。进一步对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这两个品系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号。  相似文献   

8.
山西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DS -PAGE技术 ,对来源于山西的 39份小麦品种 (系 ) ,其中 2 6个为已审定的被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 ,1 3个为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系 ,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同时按照Payne等的谷蛋白亚基评分标准 ,进行了品质评分。结果表明 ,山西小麦育成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成较差 ,主要表现在 :Glu -A1位点上主要为Null或 1亚基 ,2 较少 ;在Glu -B1上为 7+8、7+9或 2 0亚基 ;而在Glu -D1上主要为 2 +1 2亚基 ,优质的5 +1 0亚基组合较少。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山西小麦的烘烤品质较差的原因。因此 ,可以加强引进具有优质谷蛋白亚基的小麦种质资源 ,综合利用SDS -PAGE等技术将它们引入小麦品种中 ,丰富小麦品种中谷蛋白亚基组成的遗传基础 ,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西小麦的品质育种的水平。另外 ,其中的 5个含优质亚基、兼抗条锈病的品种 (系 )可以作为四川小麦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应用SDS -PAGE技术 ,分析了 2 4份四川小麦新品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并计算其品质得分。结果表明 :大部分品系的Glu -A1位点上具有 1亚基 ,Glu -D1位点上 5 +1 0亚基达 75 % ,但Glu -B1位点上的 7+8或 1 7+1 8亚基比例较低。所有品系的品质得分为 4~ 1 0分 ,平均 7 7分。说明四川小麦的品质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苏淮北小麦品种重要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状况,以20份近期审定的徐麦系列和淮麦系列小麦品种以及12份小麦对照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与PCR检测相结合,检测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同时采用共显性PCR标记筛查1BL/1RS易位系以及Wx基因突变型。结果显示,江苏淮北小麦品种Glu-A1位点含3种亚基,其中1亚基占75%;Glu-B1位点有4种亚基,7+8亚基占60%;Glu-D1位点有3种亚基,5+10亚基占50%;1BL/1RS易位系有14份,占全部品种的70%;所有品种均为Wx基因野生型。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系98-1266与川麦28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微卫星 (SSR)标记 ,对小麦优质兼抗丰产 1BL/ 1RS易位系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在所用 12 7个RAPD随机引物中 ,有 4个引物能稳定地揭示材料间的差异性。该 4个引物共扩增出 17条带 ,其中 7条带 (占 35 % )具有多态性。在 2 4个SSR位点上 ,共检测到 34个等位基因。其中 ,有 8个位点 (占 33 3% )能揭示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间不同基因型的差异。本文还对RAPD和SSR标记在小麦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快速导入小麦多个优质HMW-GS基因方法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回交转育、特异性PCR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蛋白质电泳筛选,结合温室和大田种植,将Soissons携带的多个优质HMW-GS基因导入高产小麦品系1718。特异性PCR检测BC1、BC2、BC3和BC3F1代随机群体的Dx5基因分布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离比例1:1;从BC2代到BC3F2代,结合HMW-GSDx5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其它农艺性状常规选择,筛选出携带优质HMW-GSDx5基因、又与轮回亲本农艺性状相似的单株后,进行回交或者自交;在BC3F2代中已获得携带优质HMW-GSDx5基因、农艺性状稳定、且又与轮回亲本相似的株系1718-4;在BC3F2后代中,蛋白质电泳筛选出携带1、7+8、5+10亚基的单株1718-4-6和1718-4-10。两新品系1718-4-6和1718-4-10保留了轮回亲本高产特性,且品质性状明显提高。在聚合多种优质HMW-GS基因和改良高产小麦品系品质育种中,回交转育、HMW-GS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高代蛋白质电泳筛选相结合是一种定向、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麦优良种质资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近期育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农艺性状的186份优良小麦种质资源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1B/1R异位分布情况,为广泛有效地利用这些新种质提供有用信息。【方法】采用SDS-PAGE方法对优良种质资源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麦谷蛋白亚基进行品质评分;同时用黑麦1RS上特有的醇溶蛋白标记对上述材料进行1B/1R易位检测。【结果】供试材料在编码HMW-GS位点上具有较大的变异,共发现16个等位变异,形成30种HMW-GS组合形式。在Glu-1的3个位点具有2个及2个以上优质亚基的材料占38.7%(72份),其中烘拷品质评分为10分且具有高产、矮秆、抗病、抗逆等一个或多个突出农艺性状的新种质13份。携带有1B/1R易位的材料为68份,占供试材料的36.6%。【结论】这些结合有优异性状的优质材料将是中国小麦遗传育种的宝贵优质源。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high molecular glutenin subunits (HMW-GS) composi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1B/1R translocation in newly develope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ermplasm, which have one or more traits that are useful in wheat improvement.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and acid polyacrylamide-gel electrophoresis (A-PAGE) were used to detect HMW-GS composi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1B/1R wheat-rye (Secale cereale L.)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in the wheat germplasm. Bread-making quality scores of these lines were determined. A high level of variations in HMW-GS encoded by Glu-1 locus was observed. Sixteen major HMW-GS, with 30 combinations, were detected. The percentage of cultivars with more than two desirable subunits was 38.7%. Thirteen cultivars had bread-making quality scores of 10 in combination with one or two desirable agronomical traits, such as high-yield potential, dwarfing stem,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or tolerance to abiotic stress. Sixty-eight (36.6%) cultivars possessed 1B/1R translocation. The newly developed germplasm with HMW-GS for good quality can be promising resources for improving bread-making quality of whea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Glu-A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Null和1间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的方法将1亚基转移到了黑龙江省小麦品种龙辐麦3号中,获得了龙辐麦3号的N亚基和1亚基的HMW-GS近等基因系。2004和2005年这2个近等基因系被种植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的实验地里,田间设计采用双列对比排列,4次重复。【结果】两年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亚基龙辐麦3号与N亚基龙辐麦3号两年平均数相比,其面粉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和吸水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面筋指数、沉降值、沉降值/干面筋、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分别提高5.8%、9.3%、8.6%、127.3%、79.2%、53.6%,而湿面筋/干面筋和软化度分别低 1.7%和16.5%。【结论】在5+10亚基的遗传背景下,1亚基对面筋强度仍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选育强筋小麦时,1亚基也是必需被考虑的亚基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亚基组成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蛋白组分,对小麦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148份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历史变化。结果表明:在148份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到16种HMW-GS亚基和43种亚基组合。在Glu-A1位点,有3种亚基类型,以null和1亚基为主;Glu-B1位点有7种亚基类型,以"7+9"和"7+8"亚基为主;Glu-D1位点有6种亚基类型,以"2+12"亚基类型为主。在43种亚基组合中,以"null、7+9、2+12"组合为主,其他亚基组合尤其是与品质有关的亚基组合相对较少。从河北省小麦品种HMW-GS的历史演变来看,优质蛋白亚基及其组合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杂交,在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中鉴定出1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其电泳迁移率大于"中国春"小麦的1Dy12亚基,本研究命名为1Ebx亚基,其编码基因命名为Glu-1Ebx.对由百萨偃麦草衍生的双二倍体及其1套二体附加系进行SDS-PAGE分析,只有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和1Eb附加系表达1Ebx亚基,小麦亲本及其它附加系均不表达此亚基.用1对HMW-GS通用引物对上述材料进行扩增时,只有在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和1Eb染色体附加系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分子量大小一致的DNA片段,与SDS-PAGE的定位结果一致.表明1Ebx亚基是由百萨偃麦草1Eb染色体上的HMW-GS基因所编码.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2.2+12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DS-PAGE对6个具有2.2+12亚基的品种及其杂交获得的63个品系和110个国内外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它们的沉淀值和高代品系的面条品质。遗传分析表明,2.2亚基受控于一个单一的显性基因。西风×95EYTV的F3分析显示,具有不同亚基组成的同源品系间SDS—沉淀值差异显著。具2.2+12亚基的多数品种都是中间或软质型的。粗蛋白、沉淀值、湿面筋等测定显示其面筋强度适中,面条得分较高,表明2.2亚基可为小麦专用品质育种提供又一新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9.
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小偃麦渗入系后代分离群体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遗传规律,采用SDS-PAGE法分析了小偃麦渗入系CH03W006与普通小麦品种台长29杂交F2分离群体140个单株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亲本Glu-1位点不同亚基间不存在连锁关系;F2分离群体中HMW-GS遗传变异丰富,共出现19种HMW-GS组合类型,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分别检测到3,10,4种不同的亚基类型,3个位点分别含有2*,7+8/13+16/17+18,5+10/5+12等丰富的优质亚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2分离群体与父本CH03W006聚为一类的HMW-GS类型最多,表明通过远缘杂交创造的新材料遗传基础丰富,且其后代群体HMW-GS的遗传存在偏父现象(Patroclin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