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研究查明地膜覆盖使春玉米体内Fe、Mn、Cu、Zn浓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个时期的吸收累积量显著增长;使相对吸收量最多的时期由露地的大口期至吐丝期提前到拔节至大口期;改变了吸收动态模型之参数,最快吸收速率分别为Fe1.53mg/d@株、Mn0.138mg/d@株、Cu0.075mg/d@株、Zn0.296mg/d@株,分别比露地提高51%、44%、15%、25%.最快吸收速率出现时间有所提前;成熟期运转率有不同程度提高;养分消耗系数有所增加,而生产效率大多都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阐明了掖单13春玉米公顷产量12.75t~15.67t条件下,S、Ca、Mg在体内的浓度,分布、移动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S、Ca、Mg吸收动态数学模型;查明了不同高产条件下S、Ca、Mg的吸收量,消耗系数、生产效率;查明了不同生育时期S、Ca、Mg的吸收量,速率,比例及最快吸收速率及其出现时间;明确了不同高产春玉米在S、Ca、Mg吸收、分布、运转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查明拔节水使春玉米体内Ca,Mg及Fe,Mn,Cu,Zn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吸收累积量却显著增加;对相对吸收量最多的时期没有改变,但改变了吸收动态模型参数,最快吸收速率(mg/d.株)分别为Ca39.05,Mg14.22,Fe.0.784,Mn0.121,Cu0.068,Zn0.28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成熟期运转率分别为Ca19%,Mg45%,Fe19%,Mn10%,Cu26%,Zn49%,大多有所增加;对百公斤籽粒吸收量、养分生产效率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绝大多数元素的消耗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化学分析和生物统计,查明了拔节水增产的营养基础包括显著地提高N、P、K在体内的浓度,促进各个生育时期N、P、K的累积吸收量,使N、P、K的最大吸收量分别提高11%,12%,6%;N、P、K最快吸收速率分别提高8%,25%,14%.最快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提前4d,5d,15d;使N、P、K的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5%,1.9%,7.3%;使N、P、K化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0,5.0,1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播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以泰农18(T18)和济麦22(J22)为试验材料,设置10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共5个播期,研究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阶段干物质生产及其占总干物质比例、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生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虽然降低小麦拔节前的干物质生产量及其占总干物质生产量的比例,但当播期由B1推迟至B4时,T18和J22两品种拔节—开花期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分别增加13.80%和8.41%,占总干物质比例分别由46.81%、50.75%增加至50.92%、52.39%;开花—成熟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分别增加29.67%和56.87%,占总干物质比例由32.52%、25.92%增加至40.30%、38.75%。B4播期因拔节后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使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它播期,并结合较高的抗倒伏能力和收获指数获得了最高产量。而其高产的光合产物,则主要依赖于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及其对产量贡献率的提升。当播期继续推迟至B5播期时,其各阶段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低于B4播期,进而导致产量降低。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小麦适宜播期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揭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蚕豆各生育期磷养分吸收累积规律。【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N/2、N、3N/2)对间作小麦、蚕豆的磷养分动态累积吸收变化和养分竞争规律的影响。【结果】推荐施氮水平下(N),小麦、蚕豆生物量最高;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小麦、蚕豆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小麦、蚕豆磷养分吸收量增加。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提高了磷养分吸收量,间作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磷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0%~72.8%和20%~28.12%,蚕豆差异不明显。同时,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磷养分吸收速率增加,蚕豆磷吸收速率减少。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小麦磷吸收速率,3个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磷养分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0.1~5.3倍、21.9%~90%和2%~242%;常规施氮和高氮水平下,间作蚕豆分枝期至鼓粒期磷养分吸收速率分别增加了38.4%~89.8%和8.7%~48.6%。【结论】氮肥施用量和间作种植方式同时改变了小麦、蚕豆生物量和磷素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7.
4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钙、镁、硫吸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4个双低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内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及累积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油菜Ca、Mg养分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总体呈现降低趋势,S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收获期每公顷油菜平均从土壤中带走CaO 187.3 kg,MgO 60.2 kg,S 55.7 kg.苗期、蕾薹期及花期CaO积累比例分别占最大吸收量的22.8%~36.7%、20.9%~24.4%、42.4%~52.8%;MgO积累比例分别占21.4%~31.8%、21.2%~29.7%、47.1%~57.3%;S积累比例分别占15.7%~29.2%、21.5%~31.0%、39.8%~62.8%;薹花期是油菜Ca、Mg、S营养最大效率期;角果期3种养分积累量均呈负增长.每生产100 kg籽粒养分的需求量平均为caO 6.2 kg、MgO 2.0 kg和S 1.8 kg.  相似文献   

8.
香蕉营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海南美台地区高产香蕉从种植至收获全生长期的养分跟踪分析,研究香蕉的营养变化规律及其适宜营养诊断部位。研究结果表明:(1)香蕉各营养器官及不同月份的大中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为:K>N>Ca>P,Mg,S;P>S;花芽分化期前S>Mg,之后Mg>S;果实发育成熟期前P>Mg,果实发育成熟期P与Mg相近。(2)香蕉氮素、磷素、钾素及镁素的适宜诊断部位为叶片。(3)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比例为N∶P∶K∶ Ca∶Mg∶S=1∶0.07~0.13∶1.80~3.90∶0.26~0.54∶0.03~0.14∶0.04~0.07。(4)生殖生长阶段,随着株龄的增加,香蕉N,P,K,S的含量均有规律下降,Mg含量增大,Ca含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供Mg水平对烤烟累积N、K、Ca、Mg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盆栽试验表明 :(1 )供 Mg促进烟株对 NO- 3-N的吸收和积累 ;(2 )供 Mg极显著提高烟叶中 Mg的含量 ,但也显著降低 K和 Ca的含量 ;(3 ) Mg与 K、Ca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 ;(4 )供 Mg提高烟叶的 K/(Ca+Mg)值 ,改善卷烟燃烧品质 .缺Mg,K/(Ca+Mg)比值较低 ,品质不良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新昌县研究了香料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和主要养分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Sam-sun’品种叶和茎、‘Canik’品种叶片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均在移栽后35~65 d,而‘Canik’品种茎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在移栽后35~80 d;‘Samsun’品种干物质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2.18%和53.98%,‘Canik’品种干物质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例分别在24.74%和58.78%。‘Samsun’对N,K,S和‘Canik’对N,P,K,Ca,Mg的吸收高峰在移栽后的35~65 d,‘Samsun’对P,Ca,Mg,Cl以及‘Canik’对S,Cl的吸收高峰在移栽后的35~80 d;整个生育期‘Samsun’对7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量表现为K>Ca>N>S>Cl>Mg>P,‘Canik’表现为K>N>Ca>S>Cl>Mg>P;‘Samsun’品种对K,P,Ca,Mg,S的积累量高于‘Canik’,而对N,Cl的积累量低于‘Canik’。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化学和回归分析,查明钾肥可显著地促进春玉米对N.P.K的吸收.建立了N.P.K吸收动态模型,根据各自的吸收模型计算,施钾肥的N.P.K最快吸收速率分别为5.6kg/hm2@d、1.04kg/hm2@d、5.03kg/hm2@d,分别出现在出苗后69d,83d,52d,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和提前.生产百公斤籽粒吸收N.P.K数量分别为2.23kg,0.38kg,1.70kg,比对照均有所提高.而N.P.K生产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明了掖单13春玉米公顷产量12.75t~15.67t条件下,Fe、Mn、Cu、Zn在体内浓度、分布,运转的动态变化规律;查明了其不同生育时期的吸收量、速率、比例以及最快吸收速率和出现时间;建立了Fe、Mn、Cu、Zn吸收动态模型;查明了Fe、Mn、Cu、Zn消耗系数,生产效率,百公斤籽粒吸收量;明确了不同高产春玉米Fe、Mn、Cu、Zn吸收量,吸收速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木地肤是藜科地肤属多年生超旱生小半灌木,属C4植物。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木地肤茎、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其叶为等面叶,叶具有"花环型"结构;叶中有发达的储水组织,叶肉下皮细胞具细胞质;叶中维管束多束;茎中具厚角组织和环状排列的纤维;含晶细胞普遍存在于叶、茎的各种组织中;如上结构显示木地肤具有旱生、耐盐碱,抗风蚀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藿香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藿香籽油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藿香籽油碘价为201.7(10^-2I g/g),脂肪酸组成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0.61%,亚油酸含量22.89%,油酸10.59%,棕榈酸3.05%,硬脂酸1.79%。藿香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5%,是含不饱和脂肪酸极高的植物油之一。不饱和脂肪酸中2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之和为83.5%,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植物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的调查中,发现两种为害樟子松的国内新记录小卷蛾科害虫:红松实小卷蛾(Petrova reshella(L.));樟子松顶小卷蛾[Blastesthia turionella(Zett.)]文中对这两种小卷蛾的为害状,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鲁保一号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e.f.sp.cuscutae]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二倍体菌株。分生孢子的体积:体积大的分生孢子(二倍体)18.1±2.1×4.2±0.3μm;分生孢子的DNA含量:二倍体分生孢子7.34,单倍体分生孢子3.53,二者的比值为2∶1;侵染大豆菟丝子幼苗的致病力:二倍体孢子100%,单倍体孢子34%;对氟苯丙氨酸诱发单倍化的单倍体孢子能够融合重新合成原本的二倍体孢子。以上结果可作为鲁保一号菌是自然发生二倍体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酪蝇Piophila casei(L.)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25~30℃下,四川省遂宁市的酪蝇Piophila casei 各虫态均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卵在发育中需要较高的环境湿度,而幼虫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和肉制品种类密切相关.在适宜的寄主和温度下,酪蝇14日内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酪蝇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强,且因虫态而有很大差异,半数3龄幼虫可耐受6日40℃的温度,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不高于7~8℃,远远低于国外10~12℃的报道。作者还描述了酪蝇老熟幼虫弹跳行为的机制及成虫的行为、趋性,讨论了酪蝇的温度特性在肉制品安全贮藏和害虫防治上的参考价值.在3~4℃下是否导致酪蝇蛹的兼性滞育,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陇西栽培蒙古黄芪原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比较形态学方法 ,对陇西栽培蒙古黄芪生长植株进行形态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栽培蒙古黄芪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存在不同的种内类型。传粉实验初步说明蒙古黄芪为异花授粉植物 ,这是栽培蒙古黄芪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疏羽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 Schott var. remotiuscula(Kom.)Kom.)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褐色,赤道面观半圆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9细胞长,有明显的顶端细胞,可形成多细胞板状的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分生组织继续分裂形成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均具毛状体,毛状体内含叶绿体数枚,先端多具帽状分泌物,数量丰富。颈卵器和精子器几乎同时形成,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组成,成熟的颈卵器由4列细胞组成,4~5层细胞高。成熟的原叶体为倒卵状心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