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温静  曹峰  王倩 《河北林果研究》2010,25(2):194-197
建造高品质、人性化、有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需要注重景观细部设计,通过对园林细部的深入研究得出:景观细部设计必须要纳入整体景观范畴来统一考虑,并确保从细部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维护各个阶段逐一完善,缺一不可。进而对景观细部缺失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园林景观细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罗锋 《绿色大世界》2010,(11):30-31,34
探讨了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方法,结合某些工程的部分景观项目,分析了景观建筑、小品、种植、给排水及照明的细部处理内容,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陆杰仁 《甘肃林业科技》2002,27(2):38-40,50
通过对兰州市滨河东路四季之园环境,空间布局,细部设计,夜间灯光设计的分析,说明在类似带状绿地游园性质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之运用,须强调综合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景观铺装设计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在进行园林景观铺装及细部设计时,应同时考虑排水等设计,遵循一些原则,使之既富有艺术性,又满足生态要求,同时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方法,结合某些工程的部分景观项目,分析了景观建筑、小品、种植、给排水及照明的细部处理内容,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6.
细部处理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景观项目的成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该文通过对石家庄市春江花月小区的景观细部分析,具体阐述了细部处理在景观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钟超明 《广东园林》2007,29(4):24-26
细部处理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景观项目的成败,可见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广州二沙岛新世界棕榈园小区花园的景观细部分析,具体阐述细部处理在景观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艺术园圃《春舍》的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舍》荣获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永久性园圃特等奖。该园圃设计以岭南园林元素为基本要素,揉合了传统与现代园林在空间布局与细部刻画手法方面的精华,亲切自然且意境深远。文章对园圃《舂舍》的艺术构思、总体布局以及细部设计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艺术园圃的设计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付军  王燕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2):173-176
主要探讨高科技园区非正式交流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先后阐述了创新环境对于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交流空间是创新环境在园区当中的物质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园区非正式交流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法,即注重空间的位置选择、环境质量的营造以及细部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经验,就建筑造型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建筑物的功能、平面构思和单体立面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建筑物的细部处理,得出建筑物造型要体现出人对生命与美的追求,也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岭南园林景观是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岭南地域性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体现。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开展景观设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景观及其外部空间的生态交流特性,增进公园景观与区域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文章以广州琶洲塔公园为例,从地域文脉的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何力生 《广东园林》2010,32(4):21-25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又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这种文脉逐渐失落,传统文化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如何继承成了设计师的新课题。文中以广州亚运城园林设计为例,对岭南文化如何传承和弘扬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广州和深圳两地多个居住小区植物景观的现状,运用各种园林植物的频度值分析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所属绿地的常用植物种类,运用所拍摄的植物景观照片,分析常用的住区植物配置形式,以期为岭南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公园景石与园林植物配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代公园中亦是如此。文章对广州城市公园内景石与植物配置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州的公园中,太湖石旁常配置草本植物,以突显景石的古典之美;黄蜡石常与花叶良姜等草本植物相配置;英石常堆砌成假山,并与乡土植物相配置,以突显岭南特色;花岗石常作为主景雕塑,植物配置起烘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海洋文化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个园林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在的造园环境,即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换言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会对园林的造园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奇特的催化剂,曾经对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剖析了海洋文化及其各个历史阶段在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并从园林的造园整体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处理方面阐述海洋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翁子添 《广东园林》2020,42(1):31-35
华南植物园水榭和桂林芦笛岩水榭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岭南园林建筑的两处经典作品。它们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里"花间隐榭,水际安亭"的字句遥相呼应,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风格构造出中国传统山水居游的惬意情境。以这两个经典现代风景建筑为例,尝试从情境、场景和身体体验3个不同角度,具体探讨风景建筑的营境操作。情境旨在针对建筑总体布局进行分析;场景则着眼于空间组合的探讨;最后从身体体验出发,讨论建筑的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17.
调查广州市越秀区街旁游园的建设情况,对各种类型街旁游园的设计原则、空间特征、小品、植物等景观要素进行分析。老城区街旁游园的设计规划应注意不同空间的营造与布局,创造动静结合、多功能、多层次的休闲空间,实现空间营造类型的多样化;园林小品与设施应布局合理和注重人性化;在植物设计上要体现岭南或者亚热带的植物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美丽乡村的建设须在保护与发掘乡村原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发展,霞迳美丽乡村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结合了对岭南乡村历史文化的建设和保护,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传承与发展本土历史文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典型现代住区案例——清远云山诗意住区造园的成功经验包括:实现传统私家庭院布局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吸收“多元兼容、务实求变”的岭南人文精髓,融合传统微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营造淡雅轻盈、精巧细腻的审美氛围;延续“水房相伴”的水乡生态文化;组建浓阴密翠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创新造园用材与营造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