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英德跳(虫脩)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德跳xiu是我国森林昆虫竹节虫目的一新虫种。在广东省英德县效益发现危害黎蒴栲林成灾得名。若虫和成虫危害黎朔栲为主的壳斗科树叶,以成虫危害最烈。该虫在英德县1a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第1、2代成虫产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下、中旬使用3%666烟剂15kg/hm^2防治,效果达85%以上;使用绿僵菌1.5×10^3个/mh^2孢子防治,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蔡氏胡杨个木虱是危害胡杨叶部的一种害虫,以1龄若虫在叶面上取食刺激植物组织形成凹陷虫瘿,固定为害。该虫在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区1年发生1代,若虫5龄,成虫越冬,成虫寿命长,翌年3月中下旬出蛰活动,活动以跳跃为主,并能短距离飞行,具有趋色性,羽化较整齐。该虫发生受温度、林相、立地条件等环境影响。通过对蔡氏胡杨个木虱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步入法制化轨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活史桃潜叶蛾一年完成6代。越冬代成虫,3月上中旬出蛰活动。第一代4月上旬-6月上旬;第二代5月中旬-7月上旬;第三代6月中旬-8月上旬;第四代7月中旬-8月下旬;第五代8月上旬-9月下旬;第六代(越冬代)9月下旬-翌年4月下旬。成虫寿命6-8天,越冬代成虫寿命达200余天。2.习性桃潜叶蛾可危害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和榆叶梅等林木。它以幼虫在叶片内危害,呈弯曲虫道,并将虫粪产于虫道内,幼虫蛀食叶肉,仅剩上、下表皮,表皮枯干后,叶片破碎,提早脱落。混杂园中越冬代成虫出蛰后栖息部位以苹果树干上最多,其次为梨树、柿树…  相似文献   

4.
小叶榕木虱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危害小叶榕的木虱前翅脉序及其它体征与榕木虱(Macrohomotama gladiatum kuwayama)完全一致。榕木虱是一种小型昆虫,若虫、成虫均取食小叶榕嫩枝梢叶芽汁液。在重庆永川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越冬;次年3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出现;9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出现,并于10月上旬产卵,11月上旬孵化为若虫,取食危害直至越冬。  相似文献   

5.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条杉天牛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树木蛀道内越冬,翌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蛰,3月中、下旬进入出蛰盛期,3月底为末期;4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孵化蛀入树干危害;8月下旬陆续化蛹,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0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羽化期树干喷布200倍1%的绿色威雷Ⅱ号杀灭成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8.5%、2.5头,株和7.4%;林间设饵木引诱成虫产卵效果良好,受害率可降低3.4%;幼虫危害期林间释放管式肿腿蜂,寄生率较空白对照高47.3%以上;及时进行卫生伐,砍除受害树木,消灭虫源,对控制其危害起到较大作用,受害率可降低2.4%。  相似文献   

6.
采用林间被害木定点调查和饵木观察相结合方法,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红石林区,越冬后成虫于5月下旬扬飞,卵期在5月末出现,6月初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出现蛹,7月上旬成虫羽化,10月上旬成虫开始越冬。该虫主要危害云杉成过熟林的亚健康衰弱木和枯萎木的树干中下部。上年9月份制作的饵木诱集效果最好,上年12月份制作饵木效果较差,当年5月份制作的饵木基本无效果。敌种类主要有长足虻、郭公虫、埋葬甲、蚂蚁、金小蜂等,对该虫种群控制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柳十八斑叶甲(Chrysomela saliciooraxFairm)在河北承德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内、土缝或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树危害,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并在树上危害到10月下旬下树越冬。每年7月上中旬为该虫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8.
松墨天牛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以往资料记载此虫一年发生一代。经多年饲养和林地观察,在广东一年可发生2—3代,以2代为主。在南部山区一年发生3代,在粤北偏北山区一年1代。在广州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出木,中、下旬为出木高峰;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出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高峰。经补充营养后的成虫寿命长,产卵量高。  相似文献   

9.
英德跳是我国森林昆虫竹节虫目的一新虫种。在广东省英德县首次发现危害黎蒴栲林成灾得名。若虫和成虫危害黎蒴栲为主的壳斗科树叶,以成虫危害最烈。该虫在英德县1a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第1、2代成虫产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2月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使用3%666烟剂15kg/hm2防治,效果达85%以上,使用绿僵茵1.5×1013个/hm2孢子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饵木诱集观察法、样木解剖调查法和诱捕器诱集调查法,对松墨天牛在恩施市海拔400~1 200 m处的发生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在恩施市发生期为4月下旬末~10月中旬;随着海拔的升高,成虫羽化高峰期逐渐推迟,海拔400~600、600~800、800~1 000 m、1 000~1 200 m天牛羽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不同海拔高度该虫均为1年发生1代,都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但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不同,低海拔400m处各虫态的发生期要比高海拔1 200 m处提前30 d左右。恩施市为典型的盆地气候,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差异显著,防治适期不一,该研究为该市松墨天牛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