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正>水稻机插秧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机插秧质量好,农户看后满意,就容易接受此项技术,也就容易推广。因此,提高机插秧质量,也就是推广此项技术的一个重点。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影响机插秧质量的因素。1土壤特性对机插秧的影响机插秧田块一般在整地完成后,须沉淀一段时间,方能保证上糊下实,满足机插秧要求。土壤特性对机插秧作业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性质的土壤所需沉淀的时间各不相同。黏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插秧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秧与手插秧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宣城市宣州区开展水稻机插、手插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为30 cm,株距缩小为14 cm,机插水稻产量达到9 199.5 kg/hm2,较手插秧增产15.0%。  相似文献   

6.
7.
浅谈水稻机插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插秧应用推广范围越来越大,技术日趋成熟,笔者结合太仓市实际,浅谈适合太仓的水稻机插秧技术,并提出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稻机械插秧与人工插秧对比试验,分析两种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产值以及生产成本的影响,为今后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机械插秧与人工栽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基本一致;机械插秧能适当增加水稻株高、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节约秧苗用量;目前机械插秧与人工栽插相比,亩水稻田可节约230~250元栽插费...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北方稻区插秧机械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李文敏  鲁峰 《吉林农业》2011,(3):149-149
水稻是伊通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7000多hm2,比玉米少,是第二大品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仅影响着农民的收入,还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可见水稻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陆良县积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机插秧质量好,农户看后满意,就容易接受此项技术,也就容易推广。因此,提高机插秧质量,也就是推广此项技术的一个重点。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影响机插秧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抛秧与插秧的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与育插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屠建明 《农技服务》2009,26(12):12-13
从高产稳产、省工节本、节约水肥等几方面阐述了水稻机插秧的优势;从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和大田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育插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研究种植模式、插秧密度对辽西盐碱土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本文采用覆膜机插秧和常规机插秧两种种植模式、3种插秧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促进水稻早生快发,促进茎蘖增长,覆膜机插秧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等产量性状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水稻产量水平显著提升;不同插秧密度间,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差异较大,产量和有效穗数随插秧密度增大而提高,表明在盐碱土壤适当提高插秧密度有利于产量性状优化及水稻产量提高。在辽西盐碱土壤,覆膜机插秧种植水稻密度行距30 cm时,株距以10~16 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机插秧促早栽培和早稻插秧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机插秧促早栽培和早稻插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机插秧早播早插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提前成熟,给双晚生产留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早稻常规品种机插秧密度必须控制在30cm×(12~14)cm,早稻杂交品种机插秧密度必须控制在30cm×(12~16)cm之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机插、手插、抛秧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秧苗素质、分蘖消长规律、成穗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的分析研究,探索了机插早稻的生育特性及栽培要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移栽稻相比,机插早稻具有播种密度高、秧苗素质差、生育进程后延、分蘖推迟且集中、植株矮小、穗形偏小等特点。基于这些生育特性,在栽培管理上要掌握秧龄适期;减少基肥比例,增加蘖穗肥比例,适当推迟分蘖肥施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水稻移栽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2004年雨季至213106年旱季,从秧苗移栽后恢复情况、插秧成本、所获产量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在菲律宾对抛秧、机械插秧和手工插秧进行了经济可行性比较.结果表明:1)从移栽后秧苗的恢复情况看,抛秧和机械插秧要快于手工插秧,抛秧、机械插秧和手工插秧秧苗完全恢复的时间分别为5,8,10d;2)从插秧成本看,机械插秧法的最高,抛秧法最低;3)从产量看,抛秧法和机械插秧法每hm^2分别比手工插秧法增产14.67%和10.74%,每hm^2分别多获得利润1210元和826元.  相似文献   

20.
张兆冬 《农技服务》2009,26(6):1-2,39
总结了水稻移植(手插秧、机械插秧和抛秧)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