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农作物种子的监督检验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王仁祥,赵菊英农作物种子的监督检验在我国开展得较迟,目前尚属起步阶段。由于种子的特殊性,与其它产品相比,其监督检验有自己的特点。-、农作物种子的特殊性种子在生产和使用上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庄玉秀 《种子科技》2006,24(1):52-52
农作物良种繁育保纯主要是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由于种子混杂,不仅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纯度,同时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因此,防止种子在生产中混杂是良繁工作中的重点。根据笔者多年繁种经验,种子防杂保纯要特别注意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相比,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具有品种区域性强、种子需求量大、纯度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经营时间短等特点。在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中,应注意小麦品种的区域适应性,重点利用广适应性品种,注意防杂保纯,实施小麦生产用种原种化,推广种子生产的免去杂技术和实行种子联繁联营。  相似文献   

4.
李巧英 《中国种业》2021,(12):48-50
介绍了SSR与SN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在农作物种子检测中的应用,从检测原理、常用检测平台和方法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子标记检测农作物种子真实性和种子纯度、一致性、特异性,方法简单快速,区分灵敏度高,易实现自动化,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且便于数据整合、比较分析。SSR分子标记法通过测定核苷酸序列长度不同区分品种,引物数量少,结果准确,适合小样品量种子检测;SNP分子标记方法利用碱基组成不同区分品种,位点多,通量高,适合大量样本进行品种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种子是农作物种植材料和繁衍材料,包括果实、根茎、苗木、叶、花、籽粒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前提,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不断修正《种子法》相关内容,为广大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法律、行政、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由于种子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种子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我国种子质量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关系到我国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类型,造成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途径,对维护种子使用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刚 《种子世界》2000,(5):15-15
我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区内土地平坦,地力肥沃,光照充足,自然隔离条件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繁(制)种条件,适于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繁(制)种。因其所产的种子含水量低(自然脱水),色泽鲜艳、芽率高、商品性好而深受全国广大客户的欢迎,被誉为“天赐的种子加工厂”。近年来,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建设和种子产业化的发展,经全区各级农业部门的努力,目前种子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全区种子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调动广大群众选育种子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种子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甘肃制定出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向全省公布,巳于2004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4条,内容涵盖了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种子经营、种子行政审批、种子质量检验、种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1日发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以下简称《标签通则》)作为农作物种子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强制性标准规定了农作物种子商品种子标签的标注内容,制作要求还确立了其使用监督的检查范围、内容及质量判定规则。《标签通则》不仅用法定的方式保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明示种子质量信息,明确种子质量责任,强调诚实守信,防止欺诈。从而为进一步推进种子商品化进程铺平道路,为实现与国际种子市场接轨打下坚实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
孟国栋 《种子科技》2002,20(2):87-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起施行 ,农业部根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于 2 0 0 1年 2月 2 6日颁布实施了《农作物种子加工包装规定》、《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等 5个配套规章。现就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的加工与包装谈一下个人见解。1 种子加工包装的重要性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的种子几乎不进行加工 ,都用大麻袋进行装运。由于没有对种子进行加工和包装 ,在生产上造成大量的用种浪费 ;由于群众缺乏对种子企业的了解 ,使种子企业的名牌效应没有产生。随着“种子工程”…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辛景树 《种子》1997,(5):47-50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是种子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子产业化链条上起着严把种子质量关的作用。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是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种子工程”向纵深发展,努力提高种子质量,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服务。l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现状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是由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公正性检验机构,依照标准对在我国境内生产、经销的农作物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并出具公正性检测数据的过程。通过监督…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生产中往往发生种子质量事故和纠纷。为了正确区别种子质量事故和非种子质量事故,妥善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明确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现根据种子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粗浅的鉴别方法,供种子管理、检验、经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谈谈种子的定价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战旗 《种子科技》2006,24(4):19-20
商品的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中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种子商品能否以一个适中的价格推向市场,不仅关系到市场对种子的接受程度,同时影响到市场需求与企业利润的多少,涉及到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多方面利益。我国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农业还是一种相对低效的产业,农民对作为三大农资之一的种子价格尤为关心。加之农作物种子的季节性、间断性销售,如何给种子定价已成为广大种子企业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种子健康测定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芝兰  邓荫金 《种子》1998,(2):71-72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与所播种子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优良的种子应具备高纯度、饱满完整、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健康状况良好等特点。所谓种子健康状况是指种子是否携带病原苗、如细菌、真菌及病毒,以及有害动物(如线虫及害虫),还包括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状况。种子住原测定正是对种子样品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并据此推断种子批的健康状况,从而比较出不同种于批的价值,为今后国内外种子贸易提供依据。新的国家种子检验规程上也把种子健康测定单列提出,其重要性可见一班。1种子健康测定对…  相似文献   

15.
种子公司自办种子科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登斌  牛子敬 《种子》1999,(4):52-54
种子公司作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主体单位,长期以来出于经营宣传和种子营销的需要自冠以“集科所、繁育、经营为一体”,实则主要从事种子经营业务停留在种子购进售出的纯经营性活动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种子行业市场化、种子市场国际化势在必行,种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种子市场的竞争实则是科技成果和科研实力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如果种子公司仍满足于旧的工作思路,甭说种子产业化难以实现,就是自身生存也难以维持。国家提出跨世纪种子工程战略决策,把走种子产业化之路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即是把种子作为一…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5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种子.属于具有生命力的特殊产品。种子质量,属于特殊产品的质量。种子质量鉴定,属于对特殊产品质量的鉴定。法律对农作物种子质量和从事农作物种子质量鉴定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强制性规定。种子经营者经营种子的质量,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农作物种子经营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未办理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而专门销售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商家,根据购种者的要求,擅自拆开种子外包装,随意称量、粗糙包装后出卖。此类现象在农作物种子销售中发生得比较普遍,符合少量购种者的实际需求。但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在农业行政监管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大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实践中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认为经营者的行为属无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二  相似文献   

19.
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秩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种子质量,而种子质量的优劣又关系到农业是否增产,农民是否增收和农村社会是否稳定的大局。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国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9月,农业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重新修订出台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20.
种子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种子企业基础条件差《种子法》实施后,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经营实行分级审批许可制度。由于《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仅对几个大方面作出规定.而具体细节上没有统一的标准。2001年以来存在着核证标准低.办证不规范.特别是核发注册资金100万元的种子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仓储、检验室、加工车间等基础条件差或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