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防火林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当前生物防火的研究成果,指出防火树种的研究现状及其选择和应用,讨论了防火林带的技术特点和混交造林在森林防火上的应用。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林区已发挥了良好的防火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防火机理的研究应当由定性到定量地分析,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防火林带状况,向多树种、复层结构发展,同时应当提倡多元化造林和林业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2.
湖北乔灌复层防火林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乔灌复层防火林带的研究表明:1、乔灌复层防火林带中乔、灌不同树种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同或近似,灌木树种要有一定的耐阴能力,防火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2、防火林带内树种的基本配置方式有凸形配置和凹形配置2种,二者各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以提高林带防火能力。3、林带走向应与防火季节主风向垂直,在湖北绝大多数林带的走向以东西向为宜,林中应设计与坡向垂直的林带,林带造林密度大于常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防火林带规划和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防火林带规划的原则、设置方法及其种类与结构,并根据安化县的自然地理条件,指出了适合当地的防火树种;在此基础上,从育苗、造林以及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并提出了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防火林带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述了防火树种选择的方法、防火林带选用的树种、防火林带的结构与配置、林带宽度和网格、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防火林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 豫北太行山地区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仅600~700mm,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树种可选择性小,防火林带树种选择性则更小。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豫北林州地区选择五角枫作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营造五角枫防火林带,并对五角枫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分布与设置进行试验研究。实践证明五角枫防火林带效果较好,在豫北太行山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综述和讨论了当前我国南方防火树种的研究现状,包括概念和研究意义,主要防火树种及选择依据、阻火机理、育苗造林技术和运用防火树种营造防火林带和混交林技术,以指导南方开展多元化营造林和林业多种经营工作。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基础设施,选择了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进行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能较快形成隔离带。说明在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均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五角枫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豫北太行山地区立地条件较差 ,土壤贫瘠 ,气候干旱 ,年降水量仅 6 0 0~ 70 0mm ;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树种可选择性小 ,而防火林带树种选择性更小。从 1996年开始 ,我们在豫北林州地区选择五角枫作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 ,营造五角枫防火林带 ,并对五角枫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分布与设置进行试验研究。实践证明五角枫防火林带效果较好 ,对豫北太行山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有推广意义。1 五角枫的特性1 1 生物学特性五角枫为槭树科落叶乔木 ,高达 2 0m ,在豫北地区海拔10 0 0m以下的地方生长良好。五角枫系温带树种 ,适应性强 ,较喜光 ,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目测判断、直接火烧、实验测定、火场植被调查和实地营造试验的方法,探究了防火树种的选择和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结果表明:防火树种的条件主要是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不易燃烧、耐火性强;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适应;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高;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防火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刺槐、核桃和青杨等;防火能力较弱的树种有三裂绣线菊、华北落叶松和丁香等。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条件是造林面积在100hm2以上,防火林带一般设置在山脊、林地边缘等,主林带宽度一般为30m左右,副林带宽度为20m左右,密度越大,防火效果越好。林带营造技术措施主要有整地、栽植和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11.
The fuelbreaks were established in south China from 1950s. With the active work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state government, the fuelbreaks have been built for 398,000 kilometers. In some areas, fuelbreaks and firebreaks have constructed a network primarily, such as in the provinces of Fujian, Guangdong, Guangxi. The fuelbreaks can prevent forest fire effectively. That has been approved by actual examples and burning tests. The fuelbreaks also benefit the forest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n fuelbreak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discussed pres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fuelbreaks mechan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local communities will increas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breaks network with fuelbreaks as focal points.  相似文献   

12.
林火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是全球大多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干扰因子, 它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林火与气候变化是当前林火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文中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和林火排放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 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火险期延长, 出现潜在极端火行为的天数增多, 森林火灾更加严重, 特别是北方森林火灾增加显著。未来的研究趋势是, 采用卫星遥感数据在大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把林火模型与气候模式和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型耦合, 构建更为复杂的林火排放模型, 以深入揭示林火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蔓延、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方法,科学地选择防火树种和合理确定林带密度则是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关键。以广西国有雅长林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理想点评价方法的防火树种选择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防火林带密度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借助于现代决策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使防火树种的选择和林火阻隔网合理密度确定更为科学、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分解和火干扰是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缓慢的凋落物分解速率会促使凋落物的累积,从而导致林火发生的概率大幅提升。火干扰会在短时间内对凋落物载量、厚度以及自身的化学组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凋落物分解也会有较长时期的动态影响,可能需要几年或几十年恢复到火前的分解速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文中从火干扰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直接影和间接影响出发,阐述火这一干扰因子在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相关研究应从以下3个方面实现突破:1)加强火后不同恢复年限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2)探究火干扰后采取不同的森林恢复方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3)了解火后副产物-黑碳在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基于这些综述,可为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火干扰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机制提供借鉴,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火干扰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分析不同火强度对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影响较大,火烧迹地的演替从喜光、耐旱的草本及灌木开始,形成以草本层占主要优势的白桦灌草林群落;中度火干扰保留了少量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萌条形成更新层和演替层,促进森林群落由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的过程;轻度火干扰不能改变原有的树种组成,林分群落结构变化只是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一些物种的更替。随着火干扰强度的增加,落叶松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而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优势度呈现乘幂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森林林火行为的概念、研究的意义,分析、总结了森林火行为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可燃物、地形、气象条件和人为措施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不仅对单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还要深入研究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制等,并进行长期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7.
火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干扰因子, 在促进森林发育、维持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景观多样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森林中的多种干扰间有关联性, 火灾、虫害和病原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文中综述了火干扰与森林病虫害的相互影响。火灾会引起森林组成和景观的变化, 进而影响森林病虫的生存与发生条件。病虫害通过改变可燃物特性及其分布, 影响火烧频度和强度。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更注重火与病虫害之间的量化关系, 研究结果将为开展科学的林火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实现森林经营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