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伞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军 《食用菌》2002,24(1):29-30
黄伞 (Pholiota ad iposa) ,又名柳蘑、柳钉、黄蘑、多脂磷伞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 ,球盖菇科 ,环锈伞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黄伞 8~ 10月份多生于杨柳及桦树等的树干和树桩上 ,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 ,单生或丛生、黄伞不仅菇质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笔者于 1994年从野生黄伞子实体分离菌种驯化栽培 ,通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 ,对黄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的黄伞品种 ,根据菌盖色泽及适应性 ,可分为浅黄和深黄两大品…  相似文献   

2.
菌粮间作是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经营模式,该试验选用黄伞(Pholiota adiposa)、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3种食用菌,与春播玉米进行菌粮间作栽培,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分别收获鲜菇58 695 kg、56 400 kg和14 100 kg。间作食用菌区的玉米明显长势强,棒穗大,质量好,玉米产量平均10 870.5 kg·hm-2,比对照区增产20.7%。按当季市场价格计算,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增加总收益分别为205 065元、182 115元和113 775元。在相同条件下黄伞-玉米间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黄伞和滑菇的解剖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黄伞和滑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伞和滑菇菌丝均为白色,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形状、颜色相近,菌柄都中生,具菌幕,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形状接近,表面光滑含油滴.黄伞气生菌丝多,并产生分生孢子,滑菇出菇晚,黄伞菌盖菌柄上着生鳞片,滑菇表面覆有一层粘液.黄伞的孢子相对大些,滑菇产孢量大,颜色浅内含油滴较大.  相似文献   

4.
总结鸡腿菇菌丝生长缓慢、不出菇、转茬困难、水菇、菇体黄化、鳞片菇、菌盖斑点病、早开伞、沉底菇等生理性病害的病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滑菇(PhOliota namcho),别名珍珠菇、真珠菇、黄伞等,色泽黄艳,菌盖菌柄皆可食用,脆嫩味美,口感极佳,营养十分丰富.属木腐菌,丛生或群生,菌盖表面能分泌粘液,适应能力强,是冬季菇市的好品种.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伞及其人工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伞是一种木腐菌,多发生在柳树干上。鲜食味道鲜美,干制品颜色金黄,具浓郁菇香味。1983年9月,我们在本所附近的柳树上采到黄伞子实体,带回室内进行人工分离,获得黄伞纯菌丝,在广口瓶中做出菇试验,并用棉籽壳生料块栽,均获得了子实体。生物学特征黄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又叫柳蘑、肥鳞耳等。系伞菌目,环锈伞属(鳞伞属)。菌盖初期呈半球形,谷黄色,很粘,  相似文献   

7.
珍稀食药用菌黄伞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伞,学名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Fr.)Qu啨l.],俗名柳树菇(云南)、柳蘑(山东)、刺儿蘑(吉林)、黄柳菇等,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Pleuro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鳞伞属(Pholiota)  相似文献   

8.
黄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又名多脂鳞伞、黄蘑、柳蘑,属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黄伞原为野生食用菌,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云南、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新疆等地,8—10月生于杨、柳、桦等阔叶树树干上。子实体色泽金黄,菌盖、菌柄上布满褐色鳞片,肉质肥厚,滑嫩爽口,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子实体多糖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80%~90%,同时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结核杆菌的感染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菇体在发育过程中,尚未达到商品菇所需要标准,其菌盖部分就过早展平,此现象称早开伞。早开伞的菌盖特别容易脱落形成光柄菇,影响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早开伞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栽培新品种某些早生型品种,生理成熟度早,菌盖较易开伞。因此,对于易开伞的品种一般不宜使用;在使用产量高、优点多的易开伞品种时,管  相似文献   

10.
59.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d)橙盖伞(植物学名称,见《食用蘑菇》等);红鹅膏(别称);黄罗伞,黄鹅蛋菌(四川一带俗称,见《食用蘑菇》);橙盖鹅膏、鸡蛋黄蘑(黑龙江一带别称,见《食用蘑菇》);卵菌、凯撒鹅膏(别称,见《福建菌类图鉴》第一集);卵蕈(别称);帝王菇(台湾一带俗称);恺撒橙盖伞(别称,见《云南食用菌》);鸡蛋菌、黄蜡菌、鹅蛋菌、黄蜡伞、黄龙伞、芝麻菌、引子菌(俗称,见《云南食用菌》);鸡蛋黄菌(四川一带俗称)。  相似文献   

11.
泰山黄伞的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山黄伞 [Pholiotaadipdsa (Fr)Quel],又称多脂鳞伞 ,柳钉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野生于泰山柳树上一种优质食、药用真菌。作者于 1994年人工驯化培育成功后。已由宁夏、云南、河北、贵州等多个省区及山东的许多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栽培证明 ,该菌优质高产 ,原料易得 ,抗污染能力强 ,具有很高开发推广价值。该菌特点及栽培加工方法如下 :1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点 泰山黄伞菌丝体淡黄色。子实体黄色。菌盖直径 10cm左右 ,初期偏半球状 ,边缘内卷 ,表面有黄褐…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滑菇属于阔叶树的腐朽菌,其中有些是半活物寄生菌,寄生在细胞已经枯死或将要枯死的木材中。分类学上属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  相似文献   

13.
滑菇(滑子蘑)采后加工要及时。加工前要准备好刀、铝盆、锅、盐渍缸、冷却缸、笊篱、盐度计、温度计,石蕊试纸,压菇帘子、石块,以及防腐药品(柠檬酸、偏磷酸钠、明矾).盐渍加工滑菇的主要工序如下: (一)去根分级:采下的滑菇要用刀去掉硬根,保留嫩柄1~3cm.除去杂质,挑出虫菇、异色菇、腐烂菇。分清等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1~2cm,不开伞;二级菇菌盖直径2~3cm,半开伞;等外品全  相似文献   

14.
宫敬利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48-148
滑子蘑(Pholiotanameko)又称滑菇、珍珠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因其菌盖菌柄粘滑而得名,且菇体整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著名的食用菌。滑菇是低温性食用菌,适于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从其栽培特性和市场前景看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5.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鲜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菇气味清香,味道鲜美柔和。大球盖菇适应性强,其栽培技术简便粗放,生产成本低,我国南北各地均可就地取材,利用长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等为原料,不添加辅料直接采用生料“免泡法”露地覆土栽培,每平方米可收鲜菇15~30千克。 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菌盖近半球形,直径5~30厘米,初期白色,后渐变成红褐色至葡萄酒红  相似文献   

16.
采用黄伞的优良菌株黄伞1号进行了栽培模式试验,其结果表明:黄伞的最优生产配方为:棉籽壳60%、木屑18%、麸皮15%、磷肥1%、石膏1%、石灰1%,料水比1:1 3,最佳栽培模式为菌袋出第一潮菇,之后采取半覆土栽培出菇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 现蕾划口后经蹲蕾、促长,当菌盖直径达2~3cm 时, 采取三级变温和降温排湿措施,可有效防止死菇、菇丁, 抑制菌盖开伞, 花菇率达98-02 % , 爆花占94-95% 。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中采用不同的覆土及喷施水处理,研究覆土中诱导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出菇的因素.结果表明,覆原土组的出菇率为100%,且出菇个数多,菌盖直径1.7~3.0 cm;覆无菌土组与不覆土组,仅浇灌原土悬液的有少量菇蕾形成,且菌盖直径小,最大直径只有1.5 cm,其它处理均未形成菇蕾.证明原土中的微生物是诱导毛头鬼伞子实体形成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黄文 《长江蔬菜》2003,(10):27-27
滑菇(PhOliotanamcho),别名珍珠菇、真珠菇、黄伞等,色泽黄艳,菌盖菌柄皆可食用,脆嫩味美,口感极佳,营养十分丰富。属木腐菌,丛生或群生,菌盖表面能分泌粘液,适应能力强,是冬季菇市的好品种。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l季节安排滑菇属于低温结实性菌类,出菇适宜温度为8~18℃,在福建中西部地区适宜的出菇期为11月下旬~3月中旬,采用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栽培,制袋接种时间为7~8月。2栽培材料及配方杂木屑、棉籽壳等都可作为袋料栽培的主要原料,加少量的辅料,如米糠、麸皮、大豆饼、棉籽饼和玉米粉等就可以提高产量。常用的配方是:①杂木…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20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昌林  闵冬青 《食用菌》2006,28(3):17-18
近几年来,衡阳的鸡腿菇在广州、上海等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基本上一年四季有菇可供且质量上乘,外观特别漂亮, 其特点是菇体大小适中、洁白,菌盖小且不易开伞。因而同比一般鸡腿菇价格高10%以上,引来全国各地众多鸡腿菇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