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118例,其中奶牛46例,耕牛72例,治愈率达95.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前胃弛缓是牛的常见内科病之一,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致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加重,甚至造成死亡.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牛前胃弛缓53例,治愈5l例,治愈率达96.2%,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结合治疗牛原发性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胃弛缓是前胃的神经和肌肉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前胃炎或胃肠炎。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多发生于长期舍饲牛。笔者在临床中治疗47例,治愈45例,治愈率95.7%,现将治疗经过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4.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为牛的脾虚慢草,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笔者多年来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用以下方法治疗前胃弛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诊治不当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损失.仅就我们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疾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69头患牛用活血健脾散加味施治,治愈65头,治愈率为94.2%,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前胃弛缓病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能力减弱,胃动力明显不足,使消化机能紊乱的疾病。在临床上以前胃(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嗳气紊乱为主症。此病较为多发,对治疗前胃弛缓病的方法颇为多见,也各有千秋,笔者从2003年以来,应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前胃弛缓病,共收治142头,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奶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胃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脾虚慢草等脾胃不和的范畴,西医指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病在当地多见于产后体弱的奶牛,用以下方法治疗15例,治愈14例,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前胃弛缓中西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前胃弛缓中西疗法甘肃省农垦总公司钱耀统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导致消化紊乱的慢性疾病。是牛常见病之一。役牛、肉牛和奶牛均可发生。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饲养管理失宜,突然改变饲养方式,过度劳役或缺乏运动,矿物...  相似文献   

9.
耕牛前胃弛缓病在我们里下河地区是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十几年来经我诊治的前胃弛缓病就有几十例。前胃弛缓是神经兴奋性减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或者停止。缺乏反刍和暖气等。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是一种前胃机能紊乱性疾病,故亦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而继发性前胃驰缓,既可有机能紊乱,也可能伴有器质变化。这种病主要以舍饲牛、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中应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4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消促补法治疗牛前胃弛缓彭代国赖勤农(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荣昌632460)前胃弛缓是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该病约占牛内科疾病的50%。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的弛缓,即中兽医学脾胃虚弱(不运),是指反刍动物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对患有前胃弛缓的奶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甘肃马鹿前胃弛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后送,瘤胃内微生物群系失调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是牛、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舍饲为主要管理方式的马鹿以及老龄鹿,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也易患该病。肃南县鹿场饲养的甘肃马鹿,每年冬春季节部分体质较差、年龄偏大的马鹿由放牧转为舍饲,常发生前胃弛缓病例,近年来,我们共治疗57例,治愈50例,死亡7例,治愈率87.72%。  相似文献   

14.
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伤于脾胃,运化传导失调而发生本证;现代医学认为是前胃神经调节机能障碍引起的疾病,以前胃的兴奋和收缩功能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在近6年的临床实践中,共诊治奶牛病42例,其中前胃弛缓19例,占所治疗发病牛数的45.24%,且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5.
牛前胃弛缓,是因为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引起消化障碍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笔者十余年来在高良乡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3例,除2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5.3%,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奶山羊前胃弛缓中兽医称脾虚慢草,是奶山羊前胃机能减退、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的一种病。以前胃兴奋性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萨能奶山羊前胃弛缓230多例,均收到了满  相似文献   

17.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多发于舍饲奶牛,食欲降低,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缺乏反刍和嗳气等。  相似文献   

18.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致的消化机能障碍疾病。  相似文献   

19.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减退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笔者根据胃内容物酸碱性辨证治疗牛前胃弛缓98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前胃弛缓是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前胃内容物不能向后排送而发生积带,消化功能紊乱,内容物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前胃功能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前胃舒散以行气理气、消食导滞为主,配合西药促进反刍为辅治疗该病310例,显效285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