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蔬菜》1989,(3)
山东省卫生科研人员经过一年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证明。培植蘑菇(平菇)的人员容易得职业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人员说,在我国北方以棉籽皮为原料培植的蘑菇,使人致病的病原是蘑菇本身释放的担孢子,这种病一般纯作“蘑菇肺”。  相似文献   

2.
对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Fr.)形成的蘑菇圈形态和子实体发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间遗传差异进行了ISSR分析,建立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在生长于四川西部平坦高原草地上,四孢蘑菇形成的蘑菇圈为圆环状,蘑菇圈上生长的植物明显较蘑菇圈内、外生长的植物茂盛,同一蘑菇圈上生长的子实体生长期不完全一致;同一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之间相似系数为0.473~0.755,不同蘑菇圈上的个体遗传相似系数为0.333~0.604;在相似系数0.524水平上,不同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分别聚为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3.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类。一般栽培使用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只在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2010—2011年度,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夏秀2000",为双环蘑菇,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5℃,适宜出  相似文献   

4.
秋蘑菇收获后不再增温生产冬蘑菇,菇床就进入了多季管理阶段。菇床冬季管理的好坏对来年春蘑菇产量影响极大。如果你能在多季管好蘑菇床,春季蘑菇能会得丰收。在具体的措施上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蘑菇播种期间,如果发生病毒感染,会造成蘑菇的大幅度减产。本文对病毒病的某些方面作一详述。病毒病的传播由于空气流动把感染病毒的蘑菇孢子从一个菇房带到了另一个菇房。如果种植蘑菇的农场彼此相距很近,风把孢子从一处带到另一处是很难避免的。其他传播途径还有:蘑菇蕈蝇、不洁的包装材料、未消过毒的工具及污秽的衣帽等。通过带病的蘑菇菌丝传播病毒,主要发生在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木质床架和盘子上,那是由于带病菌丝生长到木头内部造成的,菌丝会从  相似文献   

6.
蘑菇增产灵是一种新的蘑菇子实体生长促进剂,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开发和研制而成。本文讨论了蘑菇增产灵对蘑菇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子实体原基形成期,喷施蘑菇增产灵溶液的处理,蘑菇产量比对照增加15~20%以上,蘑菇质量未发现显著的差别。根据统计分析,蘑菇增产的效应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1976年Malloch在《真菌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题为“变褐蘑菇:栽培的蘑菇”。主要论点是变褐蘑菇Agaricus brunnescens Peck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Imbach实属同一个种,并根据国际优先发表权的法规,前者是1900年最先发表的,所以建议将双孢蘑菇以变褐蘑菇的学名取代。自此之后,欧美一些蘑菇杂志都纷纷  相似文献   

8.
南靖县蘑菇发展早,种植技术水平高,蘑菇生产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时下正是蘑菇备料时期,马上进入建堆发酵阶段,为解决蘑菇栽培中存在的单产低和关键技术抓不准等问题,进一步增强菇农科学种菇意识,笔者深入南靖县山城镇溪城村和靖城镇游坑村等两个蘑菇专业村深入调研,总结"五关"科学种菇方法,现就蘑菇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简要总结了蘑菇圈的概念、形状和大小及有文献报道的蘑菇圈产生菌,分析了蘑菇圈生长特性和形成机理,论述了蘑菇圈对圈上植物和圈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应加强蘑菇圈产生菌繁殖和进化机制及营养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黄蘑菇的长时间储藏,解决黄蘑菇在销售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问题,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处理方式,对黄蘑菇进行干燥研究,比较了黄蘑菇三种干燥处理后蛋白质、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了不同生长阶段黄蘑菇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小蘑菇营养品质明显优于已开伞的大蘑菇,热风干燥处理后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低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但蛋白质的降解使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常温晾晒和冻干蘑菇蛋白质含量没有差别,但氨基酸含量略高于冻干处理。  相似文献   

11.
荷兰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是荷兰食用菌产业中最主要的菌类。市场上周年可以购买到塑料盒包装(每盒125g,250g等)鲜蘑菇,市价随季节变化和鲜菇在超级市场上摆放的天数有较大的浮动。一般来说,生产旺季当天销售大个型蘑菇为15荷盾(折合人民币7元)/250g。荷兰蘑菇的产销...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学家保罗·摩根和詹姆斯·安迪生采用遗传学方法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耐温差、抗病害蘑菇品系——艾林代尔杂交Ag95。今年,他们决定和加拿大蘑菇种植协会联合建立试验场,栽培这种新品系蘑菇。摩根乐观地估计,不出五年,这种蘑菇就能大量应市。这种蘑菇系由一种商业蘑菇和一种野生蘑菇杂交而成。早期迹象表明,它比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蘑菇生长快,单产差不多,一种品名为G——4的蘑菇如果在生长的敏感阶段遇上温度上下浮动哪怕0.5度,其产量就会下跌20%。而这种杂交品系不象现有品种那样对温度过于敏感,而且比它们更能抵抗  相似文献   

13.
李蓁 《上海蔬菜》2003,(6):38-38
蘑菇肉质鲜嫩 ,美味可口 ,是一种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食用菌品种 ,但一般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 ,出菇温度在16℃左右 ,只有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我站于1998年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 ,为四孢蘑菇 ,出菇温度为26~31℃ ,子实体在7、8月份气温高达26~38℃时仍生长良好 ,并保持持续批次生产能力 ,获得较高的产量 ,彻底改变了夏季无新鲜蘑菇上市的历史 ,且使菇农周年栽培生产蘑菇成为现实。下面简要介绍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1菌种制作1.1菌种高温蘑菇新登96引自杭州市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菌蕈研究所。1.2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蘑菇病害     
5.葡枝霉病害名称霜霉病;蛛网病病原菌 Cladobotryum 分类地位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生长环境腐生或寄生在蘑菇子实体上。宏观特征在受侵的蘑菇子实体上出现霜霉状或蛛网状的白霉。微观特征分生孢子梗直立、无色,常从气生菌丝上生出,  相似文献   

15.
蘑菇锅巴     
《食用菌》1994,(2)
回原料】鲜蘑菇30gi蛋白片309,熟笋片409,熟火腿片159,熟鸡皮片309,菠某8棵,锅巴1009,盐、味惰、麻油、鸡汤、熟猪油、湿淀粉各适量。【伎法】①蘑菇切片煮热,待用。②炒锅上旺火,放入鸡汤、蛋白片、笋、火腿、鸡皮、日菇烧开,放菠菜、盐、味精,用湿淀粉勾艾,淋上麻油,出锅盛汤碗中.③锅上旺火,舀入捅猪油至丸成熟时,投入锅巴炸脆,用汤勺捞起装入盘中,与烩好的汤汁迅速上各,将碗中汤汁倒入锅巴盘内,发出“吱吱”响声即成。蘑菇锅巴【原料】鲜蘑菇30g,蛋白片30g,熟笋片40g,熟火腿片15g,熟鸡皮片30g,菠菜8棵,锅巴100g,盐、味精、麻油、鸡汤、…  相似文献   

16.
巴西蘑菇的食疗价值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1 巴西蘑菇的来由 巴西蘑菇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的真菌 ,又名柏氏蘑菇、姬松茸 ,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原分布于北美南部和南美北部等地 ,特别是离巴西首都圣保罗郊外 2 0 0km的一处山地 ,当地居民长寿 ,癌症以及成人病发生率极低 ,据说与当地居民自古以来就食用这种蘑菇有关 ,巴西蘑菇也因此而得名。当时因其对环境要求严格 ,栽培非常困难 ,收获量少 ,而显得非常珍贵。 1965年 ,日本菌蕈学家岩出亥之助对这种无名蘑菇进行菌种分离和培养试验 ,1967年由比利时的海漫曼博士鉴定为新种 ,并命名为A garicusb…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1981,(2)
答:通常所说的“蘑菇”就是指双孢蘑菇或四孢蘑菇。从颜色上来区分,有三个主要的品系,即:白磨菇,棕色蘑菇和咖啡蘑菇,目前人工栽培的主要是双抱白蘑菇.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知道蘑菇味美,也知道蘑菇保鲜极为困难。蘑菇变老,不过是几天甚至是几小时的事。英国小汉普顿园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用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来包蘑菇。通过这些小孔进来的氧气足够蘑菇呼吸之用,但不足以蘑菇发生  相似文献   

19.
《蔬菜》2005,(9):32-33
俄罗斯80%的蘑菇产品需要依靠进口。其蘑菇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为波兰、荷兰、比利时和中国。业内人士认为,俄罗斯市场上蘑菇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其国内近5年来人工培植蘑菇产量增长了38%,但是消费需求涨幅高达50%。  相似文献   

20.
蘑菇千丝汤     
【原料】鲜蘑菇200g,豆腐干8块,熟火腿丝、笋丝各25g,鸡汤1000g,熟猪油、味精、盐适量。【做法】豆腐干切细丝,加开水浸泡2次后沥水。蘑菇焯水后用水冷却再切片。炒锅上火,放入鸡汤,投入干丝、蘑菇片、笋丝、熟猪油,煮沸后加盐和味精,起锅后撒上熟火腿丝即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