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装箱溴甲烷熏蒸散气速率的试验研究表明:集装箱熏蒸后残余溴甲烷的浓度和散气时间、货物的吸附、集装箱内货物的容量有关,与温度、天气状况以及不同规格集装箱关系不显著;通过自然散气8h和3周左右的航行时间就能到达残留低于5ppm(20mg/m3)的要求,但对于装载溴甲烷气体强吸附性的货物、用塑料袋包裹的货物或集装箱装载量过满的货物,应延长散气时间或采取机械协助通风来控制残余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口岸进口原木和废纸上携带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为杀灭对象,测定了溴甲烷对其的熏蒸效果。在空箱内分别按6.01、12.01、22.52、25.53、28.53、31.53、34.53及37.54g/m3的浓度投药;在实箱内分别按25.53、28.53及31.53g/m3的浓度投药,每个处理分别熏蒸2,4,6和8h,试验结果表明:在空箱内投药浓度为34.53、28.53和22.52g/m3时分别熏蒸4、6及8h,货柜箱内的红火蚁全部被杀灭。在实箱内投药浓度为31.53、28.53、及25.53g/m3时分别熏蒸4、6及8h,均能完全杀灭货柜箱内红火蚁。其它投药浓度和熏蒸时间的组合均不能达到检疫除害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 4 0英尺集装箱熏蒸处理纸箱 ,实验对箱中溴甲烷气体分布及散气后溴甲烷残留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高低、集装箱中纸箱堆放和电扇鼓风等情况对溴甲烷分布与扩散影响明显。集装箱装满纸箱情况下 ,当温度≥ 2 1℃ ,投药 2h后上、下检测点平均溴甲烷浓度达到最低浓度要求 ;当温度 <2 1℃时 ,投药 2 4h后上检测点平均溴甲烷浓度仍达不到最低浓度要求。当集装箱中间留有通道或使用电扇鼓风情况下 ,投药 2h后各检测点溴甲烷浓度分布达到最低浓度要求。集装箱装满纸箱情况下 ,溴甲烷向大气扩散较慢 ,即使电扇鼓风散气2h ,2 4h后溴甲烷残留量仍达不到安全指标要求。集装箱中间留有通道情况下 ,箱中溴甲烷残留量下降很快 ,并可达到安全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毅  张莉 《植物检疫》2008,22(3):183-184
本文结合一线熏蒸工作的实际,对我国现行SN/T1124-2002《集装箱熏蒸规程》进行了剖析,着重就集装箱气密性检测、箱内熏蒸气体浓度快速均匀分布和熏蒸气体浓度检测方面的技术方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以更好地保证熏蒸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在码头和堆场堆放时箱与箱之间距离狭小,堆放层数多。在码头、堆场进行熏蒸,往往由于场地不平,箱与箱之间距离太近和两层以上的高层柜等原因,造成开、关门难,给集装箱的现场检疫和处理增加了困难。实践证明,货物在集装箱原箱内熏蒸,省工、省药、安全,效果好。为此,我们对集装箱熏蒸施药方法进行了摸索和探讨,采取箱外插针施药办法,用溴甲烷熏蒸集装箱(也适用于硫酰氟),收到良好效果。我们曾对来自美国的棉花进行熏蒸后,派人到目的地湛江、鹤山、佛山等检查138个  相似文献   

6.
木质包装集装箱溴甲烷检疫熏蒸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集装箱装运的出口货物木质包装进行了溴甲烷熏蒸试验 ,结果说明 ,当环境温度为 2~ 1 6℃时 ,采用溴甲烷投药剂量 80 g/m3 ,熏蒸 2 4h能够全部杀死黄斑星天牛幼虫 ,其CT值为 1 1 2 5 8~ 3345 3g h/m3 ;环境温度为 5~ 2 0℃时 ,采用 6 4g/m3 投药剂量 ,同样熏蒸 2 4h ,CT值为 1 2 1 0 8~ 1 51 0 8g h/m3 ,黄斑星天牛幼虫同样全部死亡。溴甲烷汽化后直接从集装箱门上部投药能够使药剂分布均匀。熏蒸结束后通风散气 2 4h ,集装箱到达美国后其内部溴甲烷残留气体浓度低于 5× 1 0 -6。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熏蒸,对部分进出口货物进行施药后不同时间溴甲烷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在气温15℃~27℃条件下,集装箱货物投药后24h检测,大部分箱内溴甲烷浓度约为原投药量的1/3~1/2,此时进行熏蒸处理害虫的有效浓度的检测较为适宜;露天货垛的检测结果显示,施药7h后,货物对熏蒸剂的吸附率接近饱和,7~12h内检测的数据基本可以反映货垛内溴甲烷的真实浓度。  相似文献   

8.
溴甲烷对松木木质包装穿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48g/m3起始剂量条件下,溴甲烷熏蒸12h,熏蒸箱内溴甲烷浓度衰减率超过40%,而12h后到48h熏蒸结束时,溴甲烷衰减率小于5%。箱内溴甲烷CT值在6h达到200g.h/m3。溴甲烷对松木的穿透是顺着木纹进行的。在熏蒸48h内,无虫害木块内部各采样孔的溴甲烷浓度与箱内浓度无法达到平衡,15cm处CT值不足200g.h/m3;有虫害木块内部各采样孔溴甲烷浓度在20h与箱内浓度基本平衡,15cm处的溴甲烷CT值达到200g.h/m3需13h。  相似文献   

9.
溴甲烷熏蒸是杀灭大蒜害虫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在收集了大蒜主要进口国溴甲烷熏蒸要求,开展20多年大蒜熏蒸的基础上,对常压下使用集装箱、帐幕、标准熏蒸库熏蒸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熏蒸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出大蒜溴甲烷熏蒸注意事项,简单介绍了熏蒸效果验证评价方法,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为指导大蒜检疫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韦旭东 《植物检疫》2000,14(1):17-19
本文从熏蒸处理的气密性要求和熏蒸药物溴甲烷在集装箱内均匀分布等方面出发,通过对常用的集装箱澳甲烷熏蒸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集装箱澳甲烷熏蒸处理的几点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熏蒸在近年来的国际贸易上,植物产品的货运越来越多地应用集装箱。在苏联,需要对集装箱开箱彻底消毒处理,最常用的熏蒸剂是溴甲烷。而磷化氢类如磷化铝和Magtoxin对装载绵纤维的集装箱所携带的红铃虫的熏蒸,也表现出良好效果。磷化铝具有类  相似文献   

12.
木质包装松材线虫溴甲烷熏蒸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求一定温度下溴甲烷熏蒸处理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的有效浓度和时间,给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松材线虫的熏蒸处理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木质包装松材线虫溴甲烷熏蒸处理研究.研究分实验室基础试验和集装箱应用试验两部分,先在实验室中筛选出熏蒸有效浓度和时间,再于集装箱中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1~15、16~20、≥21℃时,溴甲烷剂量分别为64、56、48g/m3,熏蒸24h,24h时浓度分别不低于32、28、24g/m3,即CT值分别为1152、1008、864 gh/m3,能够100%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的成虫、幼虫及卵.此外,证实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 NO.15<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控制准则>中熏蒸处理的要求偏低,不能完全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3.
1985~2005年,美国报道从我国出口的竹制品中发现包括竹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annularis F.)在内的20多种有检疫意义的害虫.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竹制品中竹绿虎天牛的熏蒸处理技术指标,美国APHIS-PPQ采用其检疫处理手册的T404-d方案对竹制品进行熏蒸处理,即溴甲烷熏蒸24h.美国采用的竹制品熏蒸方案中溴甲烷的用量较高,本文应用比T404~d方案更低剂量的溴甲烷,研究竹桩中竹绿虎天牛的熏蒸效果.溴甲烷熏蒸试验在自制的小型熏蒸箱中进行,在26.7℃48 g/m3、21.1℃ 64 g/m3、15.6℃ 80 g/m3、10.0℃ 96 g/m3和4.4℃ 112 g/m3等5个温度和剂量组合,共20个试验(每个剂量4个重复)共熏蒸处理2847头幼虫、140头蛹和122头成虫,死亡率达100%,而在3组对照中共发现455头活虫.同时,用装满竹杆(80%)的20尺集装箱模拟竹制品出口熏蒸试验,以检查在24h的熏蒸过程中溴甲烷是否保持必需的浓度要求.本研究推荐了较低剂量的溴甲烷熏蒸处理竹制品的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进口粮中夹带的假高粱主要对下脚料采取粉碎处理。为寻求更方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我们进行了熏蒸处理假高粱籽实技术的试验研究。主要选用常用的熏蒸剂环氧乙烷、溴甲烷、硫酰氟。试验在2万毫升细颈玻璃瓶中于室内进行,环氧乙烷用液态比重量法,溴甲烷和硫酰氟采用气体体积计量法计算药量,熏蒸散气前用瓦斯鉴定器和气相色谱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11~15℃、16~20℃、21~26℃3个温度区间,试验用苹果蠹蛾幼虫人工接种到樱桃上,分别用4种不同溴甲烷剂量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1个对照,试验在温控室的熏蒸桶中进行。结果表明,在11~15℃,溴甲烷剂量48 g/m3,熏蒸2h;16~20℃,溴甲烷剂量40 g/m3,熏蒸2h;21~26℃,溴甲烷剂量32g/m3,熏蒸2h,均能够100%杀死樱桃中苹果蠹蛾幼虫。考虑温度对樱桃品质的影响,建议将11~15℃、溴甲烷剂量48g/m3,熏蒸2h,作为溴甲烷熏蒸樱桃中苹果蠹蛾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溴甲烷和硫酰氟对捆包苜蓿草的熏蒸穿透效果,本文分别使用溴甲烷和硫酰氟对捆包苜蓿草进行了帐幕熏蒸,并研究了2种熏蒸剂在苜蓿草不同深度内的穿透。结果表明,随熏蒸进行,2种熏蒸剂均可逐渐穿透到捆包苜蓿草内部(60 cm深度),其中溴甲烷完全穿透至60 cm深度的时间为24 h,高浓度熏蒸48 h后,苜蓿草内部20 cm、40 cm和60 cm处的溴甲烷浓度仍仅有外部空间的77.3%、57.8%、56.2%;硫酰氟完全穿透60 cm深度的时间为8~12 h,高浓度熏蒸48 h后,20 cm、40 cm、60 cm深度内的硫酰氟浓度分别是空间硫酰氟浓度的102.2%、101.8%、97.2%,苜蓿草内部硫酰氟浓度与外部空间浓度基本达到平衡。这些结果表明,硫酰氟熏蒸对进境捆包苜蓿草的穿透力强于溴甲烷。  相似文献   

17.
帐幕熏蒸中溴甲烷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及检测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庆林  高崇省 《植物检疫》1998,12(6):321-325
采用科学的熏蒸剂检测方法,通过系统的浓度检测和分析,对口岸实际熏蒸中有代表性的3种地面条件熏蒸帐幕的气密性进行了比较,基本摸清了25~32℃温度条件下帐幕熏蒸中溴甲烷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可供熏蒸现场监管采用的浓度检测标准,并对帐幕熏蒸的部分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2个船次进境原木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数据,对气温、原木材种、原木新鲜度、原木直径、堆垛效果等因素进行数量化,建立起始浓度与投药剂量及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溴甲烷熏蒸剂起始浓度为基准变量,气温、材种、原木直径、原木新鲜度、堆垛效果为说明变量,采用数量化回归途径建立溴甲烷熏蒸气体起始浓度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黄光华 《植物检疫》1991,5(6):451-451
集装箱运输具有方便、安全、快速、费用低的优点,已经成为国际间先进运输工具,正在日益得到扩大与发展。集装箱种类很多,有冷冻、绝缘、开顶、侧开、标准(通用形)等等式样,笔者近年来多次对标准集装箱进行溴甲烷熏蒸,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溴甲烷熏蒸投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金祥  殷玉生 《植物检疫》1998,12(6):343-344
货物装进集装箱后用溴甲烷进行熏蒸,不失为一种方便、高效、安全的处理方法,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被采用。常见的投药方法是:用连接在橡胶软管上的铜管插进集装箱门中缝的上端或下端直接投药。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少量的集装箱因箱门关闭太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