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果树新害虫——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福建首次发现桃小食心虫严重蛀害李果,是福建果树害虫新记录。1990-1993年的研究表明,该虫在福建永泰李产区1年主要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卵期7.7天;幼虫期长达10个月左右;蛹期13.4天;雌蛾产卵前期4.6天,产卵量81.2粒;雌蛾奉命11.4天,雄蛾9.7天。4月中旬为越冬幼虫出土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蛀果盛期。第一代少  相似文献   

2.
蔗扁蛾的发育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晓容  田世尧 《植物检疫》1999,31(6):338-340
本文报道了蔗扁蛾的发育情况。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蔗扁蛾的卵历期为4天,1~7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3、2~3、5、6、6、9和8天以上,预蛹期为3天,蛹的发育历期为11天,成虫寿命为5~9天。  相似文献   

3.
一、小绿叶蝉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茶叶汁液 ,主要危害新梢 ,引起叶尖枯萎 ,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在黎平县1年可发生7~8代。防治适期 :春、夏茶5~6月若虫高峰期前百叶虫量达5~6头 ,秋茶8~9月若虫高峰期百叶虫量达10~12头时为最佳防治适期。使用农药及浓度 :667m2用35 %赛丹50ml~75ml或667m2用10 %吡虫啉10g~20g或2.5 %敌杀死10ml~30ml兑水40kg~50kg喷雾。二、茶毛虫该虫在黎平县1年发生1~2代 ,4~6月危害春、夏茶 ,7~9月危害秋茶 ,成虫产卵成块状 ,产…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黏虫在临猗县玉米、高粱田大面积严重发生。发生面积之广,虫量之大,为害之重为1976年以来之最。全县发生面积1.0万hm2,达到防治指标面积0.73万hm2。6月30日至7月1日调查,塬地玉米有虫株率10%,百株有虫8~12头;夏播玉米有虫株率35%~40%,百株有虫40~60头;饲草用高粱每平方米80~170头,最严重的猗氏镇百里店村达350~500头;荒地杂草被黏虫咬成光秆,与其相邻的玉麦收后未夏播的原茬地及玉米田、高粱田,采用快速、有效的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大…  相似文献   

5.
台湾稻螟在南宁市郊区一年发生5~6个世代,主要以第二代、第四代(或第五代)危害早晚稻。卵历期4.5~8天,幼虫期18~30天,蛹历期5~10天,成虫寿命2~6天。在幼虫孵化始盛期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用赤眼蜂蛹饲养捕食性瓢虫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赤眼蜂蛹作替代饲料包头捕食性瓢虫初步试验的结果。以赤眼蜂蛹饲养四斑月瓢虫、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结果表明赤眼蜂蛹能基本满足三种瓢虫生长发育的需要;发育历期分别为11.9天(27℃)、9.7天(27.5℃)和17.5(25℃);成虫获得率分别为82.05%、78.4%和70.6%。以赤眼蜂蛹连续饲养四斑月瓢虫12代,龟纹瓢虫3代。  相似文献   

7.
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力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承龄 《植物保护》1995,21(4):12-14
福寿螺在广州地区1年可发生3代,螺龄为20~80日,每只螺每10天平均增重:一代0.90g,(20.2~27.6℃);二代2.38g,(26.4~30.6℃);三代0.18g,(17.4~25.7℃)。一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3050.1只,孵化率为70.08%,二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1068只,孵化率为59.4%,1只雌螺经1年两代共繁殖幼螺32.5万余只,繁殖力极强。  相似文献   

8.
在20~25℃室温下用5种蚜虫分别饲养大灰食蚜蝇的结果表明,用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豌豆蚜作猎物,均能使食蚜蝇完成发育。幼虫期历期分别为11.0、10.2、10.1和10.6天,发育全期(幼虫+予蛹+蛹期)分别为29.0、30.6、27.4和26.1天,蛹重为33.9~40.7mg,差异不显著。但取食甘蓝蚜的食蚜蝇则不能完成个体发育。每天分别供应5、10、20、40和80头2~3龄麦无网长管蚜饲养食蚜蝇,在5头处理中,幼虫历期明显较长,予蛹及蛹期历期最短,其它4个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幼虫成活率、蛹重和羽化率,则随取食蚜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试验结果指出,人工饲养食蚜蝇必需选择适合的蚜种,虽然食蚜蝇幼虫取食86头2~3龄蚜虫即能完成发育,但提供更丰富的猎物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蚜虫饲养对大灰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下分别用甘蓝蚜、豌豆蚜、桃蚜和大麻长管蚜饲养大灰食蚜蝇,幼虫历期分别为10.17天、10.29天、9.16天和9.50天,蛹期分别为8.69天、8.96天、8.46天和7.30天,蛹重分别为32.2毫克、32.3毫克、31.9毫克和26.6毫克,以大麻长管蚜饲养成虫获得率最高,达23.3%,桃蚜最低只有15.1%,研究表明,蚜虫种类对大灰食蚜蝇发育历期、蛹重及存活率有一定影响,人工饲养蚜蝇必需选择适合的蚜种。  相似文献   

10.
2001~2002年姜堰市先后发现玉米螟为害佛手、意杨苗木。2001年秋在姜堰市白米镇曹保村发现三代玉米螟幼虫为害佛手(一种类似柑橘的果树),被害株率10%~18%,平均12.5%,被害株虫量1~4头/株,平均1.8头/株。2002年跟踪观察,发现一、二、三代幼虫对佛手均造成为害。幼虫蛀食嫩枝和果实,造成枝条枯死、落果和烂果,尤以三代对秋抽嫩枝为害较重,造成树势衰败,严重影响产量。2002年6月在本县沈高镇双杨村苗圃发现一代玉米螟幼虫为害意杨嫩苗,蛀干率5%,严重田块达10%以上。幼虫蛀入嫩苗干…  相似文献   

11.
筛豆龟蝽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筛豆龟蝽是浙江大豆上的主要害虫,年发生3代,6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为主害期。春、夏大豆虫口密度分别在6~82头/穴和5~60头/穴时,大豆产量损失率为2.59%~50.86%、0.55%~30.06%。防治宜于若虫2~3龄高峰期,防治指标春大豆为8头/穴,夏大豆11头/穴,药剂以敌杀死为佳  相似文献   

12.
茶钹盾蚧在室内可用马铃薯和南瓜大量饲养和繁殖。20~28℃,蚧虫的发育历期为37.0~64.5天,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世代存活率在25℃时最高,为75.9%;30℃下为44.7%。爬虫爬出率在20~28℃下与温湿度关系不大,均在98%以上;但在30℃下,爬出率仅39.2%。温度对爬虫期影响明显,22℃为65.2天,30℃下仅6.0天。每雌产爬虫数以28℃时最多,为142.1头,30℃下为3.8头。发育温度上限在30.5~31.0℃之间,31.0℃以上不能完成发育。雌蚧寿命20℃下最长,为200.2天;30℃下仅62.1天。  相似文献   

13.
苏云金杆菌SD—5菌剂防治大豆银纹夜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BtSD-5对银纹夜蛾幼虫具有高毒力、纯化晶体的毒力比孢昌混合物高,毒杀速度也较快;SD-5对银纹蛾化蛹和羽化均有明显影响;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SD-5 0.2×10^8、0.5×10^8、1×10^8活芽孢/mL6天的防效分别为90.1%、96.9%和97.8%;示范推广123.6hm^2,平均防效为91.85%;SD-5处理区天敌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区;SD-5田间喷施后第8天毒  相似文献   

14.
网目拟步甲OpatrumsubaratumFaldermann俗称网目砂潜。据报道,它曾是林业上苗圃地的重要害虫,为害小辣椒在本地从未发现过。2001年5月份方城县小辣椒发生严重为害。据5月10日至6月20日调查,幼虫有群居习性,爬行速度快与金针虫截然不同,平均每株小辣椒5~25头,最多1株周围45头,平均每667m2有虫2万~10万头,田间可见大片小苗被啃而被风刮倒,全县发生面积118hm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mm,体黑色,一般体附有土,头较扁,前胸发达,前缘呈半月形,上生细砂点刻,鞘翅上…  相似文献   

15.
拟垫跗螋是为害造纸原料荻和芦的害虫(蚜虫、蓟马、螨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湖南洞庭湖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和若虫在残杆、渣叶和土缝中越冬。成虫寿命第1代约4个月,第2代连越冬达10个月。雌雄性比约54。雌雄均可多次交尾,有的雌虫产卵后又可交尾。每头雌虫的产卵量平均39.3粒。卵期平均6.5天。若虫期第1代近4个月,第2代连越冬约9个月。大田消长主要受地势高低、洪水、农药、食物等因素影响。并对保护利用跗螋控制害虫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徐文忠  谢成君 《植物检疫》1999,13(4):205-209
冰草麦蚜是宁夏首次发现的一种危害小麦、赖草的新害虫(新种)。在宁夏西吉地区1年发生7~10代,在室内变温条件下,各代在平均温度16.7~21.8℃时为11.8~17.1天,平均14.7天。21℃左右为最适发育温度,发育起点温度5.5℃左右,有效积温为195.6日度。10月中下旬产卵在赖草上越冬。4月上旬为卵孵化期,1年出现2次高峰,即6月25日左右和9月中旬。冬麦田呈指数型曲线增殖:y∧=0.630204293e0.110233834t。  相似文献   

17.
拟垫跗螋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垫跗螋是为害造纸原料获和芦的害虫(蚜虫、蓟马、螨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湖南洞庭湖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和若虫在残杆、渣叶和土缝中越冬。成虫寿命第1低约4个月,第2代连越冬达10个,雌雄性比约5:4。雌雄均可多次交尾,有的雌虫产卵后又可交尾。每头雌虫的产卵量平均39.3粒。卵期平均6.5天。若虫期第1低近4个月,第2代连越冬的9个月。大田消长主要受地势高低、洪水、农药、食物等因素影响。并对保护利  相似文献   

18.
台湾稻螟在汕头部分地区上升为稻螟优势种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为害基本情况台湾稻螟是广东省的3种水稻螟虫之一,长期以来都是局部轻发生。汕头市水稻螟虫一直以三化螟为主,但是近几年来台湾稻螟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每年发生面积0.3万~0.7万hm2,大发生年份达1.3万hm2,尤以澄海市发生严重。主害代第二、四代白穗率一般为0.5%~2%,最高达10%以上。澄海市200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调查第三代稻螟密度,平均667m2有3种稻螟1935头。其中台湾稻螟1451头,占75%,三化螟193头,占10%,大螟291头,占15%。枯心率平均1.8%,最高10…  相似文献   

19.
新疆果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毛小蠹是新疆果树重要害虫,危害杏树甚为严重。在库尔勒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幼虫和少数成虫、卵在树皮内越冬,世代重叠。在自然变温下,卵历期4~11天,幼虫20~31天;蛹期6~9天;成虫10~35天。完成一世代需40~86天,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表面活动。采用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射阳7块棉田观察调查的结果表明,小枕异绒螨的幼螨是棉蚜的重要天敌。幼螨发生量随田块和调查时期而不同。一般5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5,6月间4次调查,平均每100头蚜虫有幼螨8.8头,最多61.6头,棉蚜平均被寄生率为6.5%,最高34.8%。影响幼螨发生量和棉蚜被寄生率的主要因素有:(1)旱改后连续旱作的年份,(2)茬口,(3)棉田用药治虫。旱作年份长,纯作棉和棉田用药少均对幼螨发生有利,棉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