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     
<正>中国农业大学追踪到中国家禽生产中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及同事对中国养殖场、屠宰场和超市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禽生产流程中普遍存在能让细菌对重要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相关成果于2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碳青霉烯和粘菌素是两类用于治疗可能具有致命性人类细菌感染的"最后防线"抗生素。此前,人们已在人类食物供应链中鉴定出两种能够对这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但这两种基因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以亚治疗剂量的方式使用抗生素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为了提高鸡群的生产力,这种方法在很多国家已经使用了数十年。因此,今天我们看到了出现多种对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由于这些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有很多可污染肉品,会向人群传播,因此细菌的这种耐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此外,由于研发成本高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正在放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报道,美国每年有200万人感染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  相似文献   

3.
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黏菌素被视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宠物和人类中已出现质粒介导的新型移动黏菌素抗性基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菌株将严重影响黏菌素的疗效,增大耐药基因跨物种传播的风险,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论文从目前黏菌素的使用情况、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黏菌素耐药菌流行现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伴侣动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转移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广泛应用,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隐患日益突出.为了了解硫酸黏菌素在环境中残留对土壤细菌数量和耐药性的影响,本实验对硫酸黏菌素作用35 d后用纯培养法分离的土壤细菌进行了计数,并对作用70 d后的土壤优势细菌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土壤细菌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培养分离的细菌数量与药物浓度成反比;在供试的13种抗菌药中,硫酸黏菌素敏感菌对其中的11种药物的敏感性与硫酸黏菌素耐药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农业部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兽用抗生素问题,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取得积极成效。坚决淘汰安全隐患品种,已禁止4种人兽共用抗生素用于食品动物,禁止硫酸黏菌素预混剂用于动物促生长;监测生猪、家禽、奶牛等动物饲养场5种主要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建立了耐药性数据库;实施检打联动,严格管控  相似文献   

6.
多黏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的生长。近些年,超级耐药菌不断出现,治疗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少,多黏菌素作为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选择"而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多黏菌素的使用,目前已经出现了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为了解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以及耐药机制,论文对多黏菌素的作用机理、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抑制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及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等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从发病鸡的粪便中分离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CHNⅣ型铜绿假单胞菌,测定黏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以4×MIC黏菌素作用临床分离株,除药后分别继续培养0、1、2 h,无菌水代替黏菌素设为空白组。检测细菌细胞膜完整性,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数量和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力。与空白组相比,黏菌素作用后细菌细胞膜发生严重损坏,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多,细菌对Caco-2的黏附力显著下降。上述指标随着细菌除药后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改变。说明黏菌素对鸡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存在PAE,且可能与细菌细胞膜被破坏,细菌对细胞黏附力下降和巨噬细胞对其吞噬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黏菌素是人类及动物防御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2015年底报道的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在革兰阴性菌水平传播,并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加剧了人们对耐药性的担忧。论文介绍了mcr-1介导黏菌素耐药性情况、在细菌和宿主的传播、mcr-1阳性菌在全球的传播、耐药机制、mcr-1遗传背景、与其他耐药基因的共存情况以及mcr-1以外的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机制,为黏菌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85-591
从发病鸡的粪便中分离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大肠杆菌O18和鸡白痢沙门菌O2,检测多黏菌素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测定多黏菌素E接触过的细菌各组乳酸脱氢酶(LDH)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活性变化、电镜观察细胞膜形态、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数量和细菌对Caco-2的黏附力。多黏菌素E作用后,菌液中LDH和γ-GT活性显著性增高(P0.01),细菌胞膜出现破损或缺失,细菌形态改变,被巨噬细胞吞噬的菌量明显增多(P0.01),细菌对Caco-2的黏附力显著下降(P0.01)。多黏菌素E对鸡源性多重耐药菌株存在PAE,推测其产生机制为破坏细菌细胞膜,改变细菌形态,促进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增强,降低细菌对细胞黏附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正>农业部:积极应对畜禽细菌耐药问题近年来,农业部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兽用抗生素问题,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取得积极成效。坚决淘汰安全隐患品种,已禁止4种人兽共用抗生素用于食品动物,禁止硫酸黏菌素预混剂用于动物促生长;监测生猪、家禽、奶牛等动物饲养场5种主要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建立了耐药性数据库;实施检打联动,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兽用抗生素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目前,农业部正在深入实施《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着力推进"六项行动":一是实施"退出行动",推动促生长用抗生素逐步退出。二是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无论是人体或者猪体采集的细胞发现超强耐药性的新基因,还是农业部发布的各类相关通知,都发出了一个共同的信号:遏制细菌耐药性行动已经刻不容缓!硫粘之殇重申细菌耐药性问题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成为近年来畜牧行业关注的热点。2015年11月《柳叶刀·传染病》的一篇论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文中首次发现了质粒介导可转移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该成果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农业部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兽用抗生素问题,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取得积极成效。坚决淘汰安全隐患品种,已禁止4种人兽共用抗生素用于食品动物,禁止硫酸黏菌素预混剂用于动物促生长;监测生猪、家禽、奶牛等动物饲养场5种主要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建立了耐药性数据库;实施检打联动,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兽用抗生素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目前,农业部正在深入实施《全国遏制  相似文献   

13.
荷兰农业部食品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评估的前任主管日前表示,降低家禽养殖密度,能够降低人类感染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的可能性。De Wit博士在此前召开的VIV ASIA 2013展会上介绍称,家禽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和人类感染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之间存在关联。"这一问题还在进一步加剧,而我们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也比较为难",  相似文献   

14.
国外     
正印度研究发现食物样品中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印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能抵抗鸡肉、鱼肉和蔬菜等新鲜食品中最强大的抗生素。科学家们还破译了一个负责使致病菌对强力抗菌药物产生抵抗的基因可以传染给人类的机制。关于存在对黏菌素耐药的细菌有新发现,目前是食品样品中最新的一种抗生素,抗病基因插入细菌,称为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导致人类感染范围)。这两项研究都是阿波罗癌症研究所的阿卜杜勒·盖尔福尔博士提出。阿卜杜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2月12日讯,全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一项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上的新研究显示,抗生素如果有足够的作用力穿透细菌细胞,就仍可杀死耐药性细菌,这一发现有助未来开发出更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一般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抗生素耐药性主要指细菌对治疗它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演化为耐药菌。这些耐药菌可能感染人类和动物,从  相似文献   

16.
吕惠序 《养猪》2014,(2):127-128
多肽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复杂多肽结构的化学物质,本类抗生素因作用机理不同,抗菌的类别和活性也各异,如多黏菌素可抗革兰氏阴性(G-)菌,杆菌肽可抗革兰氏阳性(G+)菌。多肽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强,抗菌谱窄,属杀菌抗生素,具独特的抗菌作用。细菌对多肽类药物的耐药性发展缓慢,此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极少有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快速诊断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本文通过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别菌落形态;通过在显微镜下进行染色镜检,鉴定细菌形态特征,进而确诊大肠杆菌病;通过普通营养培养基纸片药敏试验,判定大肠杆菌对多黏菌素敏感,极易产生耐药性。以期为生产实践中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提供用药理论指导,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减少动物养殖环节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20年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MDRGNR)在全球范围内呈蔓延趋势,严重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又由于缺乏新的、较为有效的抗生素,使得多黏菌素类(包括多黏菌素B及黏菌素)药物在临床又重新得到重视和应用,并成为治疗MDRGNR感染的最佳选择,甚至是最后的防线~([1])。肾毒性是多黏菌素的主要临床副作用之一,发生率高达60%~([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前临床推荐的  相似文献   

19.
正继去年11月中国研究人员发现首例含抗药性基因的超级细菌——MCR-1后,加拿大也从采集的样本中检出该超级细菌。MCR-1能产生一种抗黏菌素的酶,而抗黏菌是一种剧毒性抗生素,只有在所有其他药物都失效情况下使用。这意味着抗生素这最后一道防线已被细菌攻破。  相似文献   

20.
黏菌素是一类对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很强体外抗性的多肽抗生素,能治疗由多重耐药性病菌引起的多种疾病。黏菌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毛细管电泳法(CE)及薄层层析法(TLC)等。本文主要综述黏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