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对盲蝽食诱剂中试产品进行了田间诱捕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丙烯酸丁酯和丙酸丁酯按质量比3∶1配制的食诱剂对盲蝽成虫诱捕效果明显,诱捕量显著高于对照。2015年河北黄骅苜蓿田中,该食诱剂配方对盲蝽成虫的总诱捕量是对照的3.9倍,2016年河南新乡和河北廊坊绿豆田、河北廊坊棉花田中该食诱剂诱捕盲蝽总量分别是对照的55.3倍和39.0倍、15.6倍,均显著高于对照。诱捕到的盲蝽种类有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苜蓿田优势种苜蓿盲蝽和绿盲蝽、绿豆和棉花田优势种绿盲蝽的诱捕量同样显著高于对照。这表明,盲蝽食诱剂对田间盲蝽成虫具有明显的诱捕效果,可用于盲蝽成虫种群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选择适宜的调查工具,2011年和2012年选择频振12#灯、16#灯和黑光灯,在河北沧县和山东郓城进行棉盲蝽成虫诱测试验。试验证明,频振12#灯、16#灯下见虫早、峰型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黑光灯,且诱虫曲线较好地反映了田间棉盲蝽种群消长规律。因此,频振12#灯、16#灯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作为棉盲蝽成虫的测报工具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18—2019年贵州猕猴桃上的橘小实蝇发生规律、趋光行为、不同诱集方法包括杀虫灯,引诱剂及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7—9月为橘小实蝇的盛发期,其对540 nm的绿色光波有明显趋性。杀虫灯、诱捕器及其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均有诱杀效果。其中,杀虫灯平均诱虫量为31头/诱捕器;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平均诱虫量为201.67头/诱捕器,与其他引诱剂差异显著;杀虫灯与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组合使用的平均诱虫量为509.67头/诱捕器,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橘小实蝇成虫诱捕总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防治茶园害虫,进行了不同类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60d试验中,比昂杀虫灯的诱虫量是对照灯的1.44倍,单灯单日诱虫量比对照灯多544.5头,诱捕益虫比对照灯少242头;比昂灯各处理田间虫量明显低于对照灯,其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4.3%,比对照灯高15.7%。试验表明,比昂灯对茶园益虫的诱杀力小、对害虫的诱集能力强、整体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适用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盲蝽的诱测灯具,准确掌握棉田盲蝽种群发生动态,2011-2014年选择频振12号灯、16号灯、18号灯、绿光灯和黑光灯,以常用的黑光灯为对照,在两大棉区的10个省12个站点进行了诱测试验。结果显示,在以绿盲蝽为优势种的黄河流域,16号灯和12号灯诱虫量分别是黑光灯诱虫量的4.5倍、3.6倍,18号灯和绿光灯分别是黑光灯的1.7倍和1.3倍;在以中黑盲蝽为优势种的长江流域,绿光灯诱虫量是黑光灯的3.9倍,12号灯、16号灯、18号灯诱虫量分别是黑光灯的1.3倍、1.5倍和1.9倍。各地盲蝽优势种和虫量动态较好地反映了两大棉区盲蝽田间种群结构。在黄河流域棉区,可诱到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以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优势种,局部地区苜蓿盲蝽和三点盲蝽种群比率较高;在长江流域棉区,可诱到中黑盲蝽、绿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以中黑盲蝽为优势种,北部地区绿盲蝽种群比率较高。因此,黄河流域棉区推荐优先使用频振16号灯和12号灯,其次是频振18号灯,不推荐使用黑光灯;长江流域优先使用绿光灯,其次是频振18号灯、16号灯和12号灯,黑光灯亦可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进行诱杀的试验结果表明,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虫量大、诱虫种类多、单位控害面积大,不仅高效、安全、环保、绿色,而且可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从经济、科学等综合考虑,安装灯距为200 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两种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梨园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2年树龄的南方沙梨梨园不同区域分别安装苗哈哈牌太阳能杀虫灯和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64 d试验结果调查显示,两种灯的诱虫谱基本一致,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的总诱获害虫量、每台灯控制面积、益害(虫)比值均明显高于苗哈哈牌太阳能杀虫灯.益害比值高也说明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对益虫的诱杀力明显小于苗哈哈牌杀虫灯.两种灯的性能稳定性均可,但白天阴雨、无光照,会影响苗哈哈牌杀虫灯亮灯时间.  相似文献   

8.
诱幻杀虫灯对两种棉花田盲蝽蟓的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的逐步普及,棉盲蝽蟓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严重的损失.我区棉盲蝽蟓主要以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主,为了探索出一奈安全、无毒、无污染、低成本的防治途径,2010年进行了诱幻杀虫灯杀盲蝽蟓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2瓦电子诱幻杀虫灯对绿盲蝽的诱杀效果明显优于16瓦电子诱幻杀虫灯;16瓦电子诱幻杀虫灯对...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安徽太湖棉花中黑盲蝽中等以上程度发生概率频繁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2010—2018年当地成虫灯诱数据、田间成若虫消长动态和为害情况,明确当地中黑盲蝽于5月迁入棉田,1年发生4~5代,后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1代成虫一般于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迁入棉田,棉田主害代为1代和4代,发生为害特点为前期见虫少,但为害重,中期虫量较少损失小,后期虫量多损失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季豆饲养盲蝽的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四季豆是多种盲蝽的寄主植物,该研究旨在发展一个利用四季豆豆荚规模化饲养多种盲蝽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若虫最佳饲养密度约为100头/盒(2L),成虫为60~80头/盒.绿盲蝽成虫喜好在切头豆荚的两端伤口处产卵,而中黑盲蝽喜欢在完整豆荚的两端产卵.养虫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纸条有助于提高若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产卵后的豆荚需晾干后放置在25~28℃、相对湿度60%~70%、光照16:8(L:D)的环境下,以减少豆荚腐烂和提高卵的孵化率.利用这一方法饲养盲蝽的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达60%、40粒和80%.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玉米螟性诱监测器及其自动计数系统的监测效果,2015年在河南安阳县开展了性诱及其自动计数系统、普通性诱和频振式杀虫灯3种诱捕方式监测玉米螟种群动态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性诱在诱捕总量和分代次诱捕量上均高于灯诱,性诱在始见期和诱虫总天数上优于灯诱;性诱和灯诱的虫量消长动态基本一致,而性诱代次划分更加明显、峰次更多;与螟蛾类通用型诱捕器(钟罩倒置漏斗式)匹配的自动计数系统准确率较高,可以独立用于玉米螟成虫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11月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应用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对其在水稻、蔬菜上的诱杀害虫效果进行了试验,历时106 d.同时就其稳定性、安全性测定及田间控制范围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的诱虫谱有9个目30个科53个种,总诱虫量为339 155头,日均诱虫量3 200头,天敌与害虫之比为1...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春油菜生长后期针对茴香薄翅野螟的有效防控措施,于2018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开展了太阳能杀虫灯诱控示范。结果表明,杀虫灯可有效诱集茴香薄翅野螟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及幼虫为害程度。灯诱示范区平均卵块数较空白对照区减少60.0%,油菜角果受害率为3.33%,较空白对照区的角果受害率23.33%降低85.73%。通过灯诱防控示范,实现单位面积油菜增产10.6%,增收102.1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选择适用于新疆棉区盲蝽的诱测灯具,准确掌握棉田盲蝽种群发生动态,于2015、2016年选择3#灯(418nm)、7#灯(506 nm)、11#灯(572 nm)和黑光灯,在新疆沙湾、库车、麦盖提3个站点进行了诱测试验。4种灯具在沙湾和库车诱到了牧草盲蝽、苜蓿盲蝽,在麦盖提诱到牧草盲蝽;沙湾牧草盲蝽占比为37%~50%,库车牧草盲蝽占比为94%~97%。观测期内诱测盲蝽合计数量,11#灯高于黑光灯,3#灯接近,7#灯低于黑光灯;合计峰值,3#灯、11#灯效果与黑光灯接近,7#灯稍低。诱测棉铃虫和玉米螟数量,3#灯、11#灯与黑光灯接近,7#灯仅为黑光灯的1/2;诱测草蛉数量,11#灯、3#灯高于或接近黑光灯,7#灯稍低;3#灯、7#灯、11#灯对3种地老虎诱测效果明显不如黑光灯。因此,4种灯具都可作为新疆盲蝽监测和防治的应用工具,诱测盲蝽应首选11#灯,其次是3#灯、普通黑光灯;作为棉花害虫诱测的通用工具,应首选诱测谱更广的普通黑光灯。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不同颜色粘虫板对绿盲蝽、中黑盲蝽和赤须盲蝽的诱集效果,于2010和2011年的6—10月,用青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5种颜色粘虫板在山东省棉田内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各粘虫板全年监测中都是6月诱集棉盲蝽数量最多,10月最少,且绿盲蝽的种群数量显著高于中黑盲蝽和赤须盲蝽。不同年份、月份、田块,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不一致,2010年田块1中的绿色、青色和绿色粘虫板诱集的绿盲蝽、中黑盲蝽和赤须盲蝽最多,分别为91.0、2.6、5.8头/板,2011年田块2中的黄色、青色粘虫板诱集的绿盲蝽、中黑盲蝽最多,分别为263.0、3.2头/板,田块1中的白色粘虫板诱集赤须盲蝽最多,为12.4头/板。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份、月份、田块、粘虫板颜色对绿盲蝽和赤须盲蝽的诱集量有显著影响,月份和粘虫板颜色对中黑盲蝽的诱集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对2年5块棉田的诱捕效果综合排序,黄色粘虫板诱集绿盲蝽效果相对最好;绿色粘虫板诱集赤须盲蝽效果相对最好;5种颜色粘虫板诱集中黑盲蝽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LED风吸式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防治效果,室内测定诱虫光源对茶小绿叶蝉卵和若虫生长的影响,温室内测定不同灯高和不同灯距组合下杀虫灯诱捕的茶小绿叶蝉数量,并计算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有效控制范围、诱杀中距离、诱杀黄金距离,并通过2年田间试验比较杀虫灯有效控制范围内不同灯距处、有效控制范围外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结果显示:诱虫光源对茶小绿叶蝉卵和若虫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若虫生长历期为18.5 d,存活率为46.85%。随着灯距和灯高的增加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量下降,灯高20~40 cm时,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的平均有效控制范围、平均诱杀中距离和平均诱杀黄金距离分别为58.17、30.41和23.86 m。茶园内灯距5 m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率先达到5个灯距中的最大值,不同灯距下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出显著差异,虫口峰期时灯距25 m内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为灯距120 m处的49.5%~64.4%。表明LED风吸式杀虫灯可通过诱杀茶小绿叶蝉成虫显著抑制其诱杀黄金距离内茶小绿叶蝉的成虫数量。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苹果园绿盲蝽,对胶东地区绿盲蝽田间消长及危害动态进行了多年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绿盲蝽主要以越冬代成、若虫为害苹果新梢,5月上、中旬进入为害高峰期,5月26日后为害基本结束.成虫发生期约169 d,在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10月上旬出现诱虫高峰,以5月和10月的诱虫量较高.不同设置高度...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临猗进行了枣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示范。组建"冬剪残桩、寄生蜂释放、性诱剂诱捕、生物制剂喷施"为主要措施的枣园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人工大量释放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绿盲蝽性诱剂等技术后,冬枣幼果(疏果前)和果实(疏果后)受害率在绿色防控园分别为14.4%和4.2%,与农户常规防治园的差异不显著;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若虫的平均寄生率为37.5%,显著高于农户常规防治园的6.2%;每公顷枣园总计诱集到30 749头绿盲蝽成虫,平均每个诱捕器能诱捕到绿盲蝽成虫(683.3±23.1)头。6-8月绿色防控园绿盲蝽的数量(5.05±0.86)头/百枝,显著低于农户常规防治园(12.71±2.22)头/百枝。绿色防控技术完全替代化学防治,有效控制了枣园绿盲蝽的种群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9.
杧小果普瘿蚊是杧果新发重要害虫,为明确不同颜色色板及LED灯光波长对杧小果普瘿蚊成虫的诱集效果,研究了色板不同颜色、不同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该虫的诱集效果,比较了LED灯不同波长及不同时段的诱虫量。结果表明,深黄色(C0 M25 Y100 K0)色板诱集到的杧小果普瘿蚊成虫数量最高、为6头/板·d,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颜色色板,东、南、西、北各方向及树冠中、下部杧小果普瘿蚊成虫的诱捕量无显著影响。LED灯450 nm波长光诱捕杧小果普瘿蚊成虫量最多、为422.67头/灯·晚,显著高于其他波长诱捕的虫量(p0.05)。LED灯在21:00—24:00时段的诱虫量最多,其次为0:00—3:00和18:00—21:00,3:00—6:00时段的诱虫量最少。结果显示,黄板对杧小果普瘿蚊的防控效果低,但LED灯450 nm波长光对该虫的防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许焕明 《广西植保》2010,23(2):14-16
2009年在大新县硕龙镇进行了性信息素水盆诱捕器(性诱盆)和频振式杀虫灯(频振灯)对甘蔗条螟成虫诱捕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门村和岩应村2个监测点,每日每只性诱盆和频振灯的平均诱蛾量分别为12.54头和7.33头,性诱盆比频振灯多5.21头,差异极显著(P0.01),但两者诱到的成虫数量消长规律基本一致。综合考虑经济性、简便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作者认为利用性诱盆对甘蔗条螟成虫的诱捕效果更好,监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