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哺乳仔猪的死淘率,是生产中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一个环节,关系着生猪养殖业的成败,需要了解和掌握哺乳仔猪死淘率的相关原因,从提高饲养人员的技能、做好各项防疫和管理工作出发,提出切合本场生产实际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敬利 《北方牧业》2007,(16):18-18
1仔猪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分析 关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和死产率的统计值,各猪场有所不同,多数规模猪场哺乳仔猪死产率约8%-15%,少数优秀猪场可降到5%以下。根据对某猪场3062头仔猪死亡原因分析统计,非病冈死亡2324头.占总死亡头数的75.9%,[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哺乳仔猪发病率高,死淘严重,直接威胁到养猪的经济效益,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搞好疾病防治是  相似文献   

4.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特征为腹泻、呕吐、脱水。我国多发病于每年12月份至翌年1 ~ 2月,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极高。该疾病主要在两个方面给猪场造成严重损失。首先,哺乳仔猪死淘造成猪场的直接损失,同时因哺乳仔猪死淘造成母猪提前断奶,在产房发情造成猪场生产节律混乱,无效生产日严重升高,文章就猪场发生PED的一些相关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有很多的读者都反映仔猪从出生到体重达25千克左右时最难养了。这一阶段的仔猪要经过产房和保育舍两个时期。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条件较差的农村散养户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可达4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也在20%~25%之间;而规模猪场断奶后仔猪的死淘率依然高达5%~30%。所以,仔猪成活率低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养猪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呢?本刊特别邀请了一些专业人士从新型的管理模式、饲养技术、疫病防控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能对广大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哺乳仔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哺乳仔猪因其生理特点,很容易死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提高其成活率。本文根据当地的饲养情况,详细分析了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全面了解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对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本次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河南省8家规模化商品猪场哺乳期仔猪,分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和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对哺乳仔猪成活率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及管理模式本次共调查河南省规模化商品猪场8个,许昌、洛阳、驻马店、新乡地区猪场各2个,每个地区2个猪场中分别为传统管理模式和全进全出管理模式,母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成活率与生产效益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猪场部分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其与初生重和死亡日龄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饲养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保证仔猪的成活率是提高生产成绩的主要措施,可以从"抓三食、过三关"入手,即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以皮肤油性渗出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散发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其死淘率极高。规模化猪场因饲养密度大、周转快、母猪更新率高等原因,该病的发病率偏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便会造成发病猪只死亡或者因其外观影响出售。本文以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环境为依托,针对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提出可行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养猪生产中,如何养好母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每个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目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偏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有的养猪场仔猪的成活率只是50%~60%,严重影响断奶窝重和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多家大型养殖场的调研,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里岔黑猪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  戴香华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6):124-125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是生猪养殖各环节的关键和基础。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低关系到猪场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一直是猪场所关心的。文章主要综述了里岔黑猪哺乳仔猪培育在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为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生产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加强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蒋寿林 《当代畜牧》2013,(12):21-22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围产期常见疾病,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甚至死淘。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此病的发病原因,并结合规模化猪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39 造成哺乳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已成为养殖场效益好坏的关键点。养殖水平好一点的猪场断奶仔猪成活率可以达到90%~95%,差的猪场只能达到65%-70%,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下滑。分析原因主要来自母猪和仔猪两个方面,其中母猪原因约占70%。但养猪户并没有足够重视母猪问题,而是一味地给仔猪用药、打针。在临床治疗时采取母仔同治的方法,方可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常见哺乳期的仔猪死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集约化养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本研究以江苏地区某个体猪场作为参考对象,初步调查了该场2015年仔猪死亡原因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据此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如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等,以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仔猪在哺乳期间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易造成仔猪的死亡,给养猪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更好地了解各猪场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其成活率。造成仔猪死亡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保育仔猪的死淘率急剧飙升,不少猪场仔猪保育工作曾一度陷入了极为糟糕的境地。笔者曾在广东省内某些猪场目睹过仔猪保育工作中的惨重现状:肇庆市某规模化猪场存栏生产母猪1200多头,哺乳阶段仔猪生龙活虎,长势良好,但转入保育舍2~3周后,则陆续出现食欲不振、咳喘、发烧、畏寒扎堆、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有时黄疸、拉稀、废食、渐进性消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