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旨在研究常温条件下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结合不同保鲜剂的单一或复合涂膜处理对水蜜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以期发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延长其货架期。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20 W的紫外灯进行处理(照射剂量:1 k J/m~2,照射距离:25 cm,照射时间:3 min),UV-C处理后的桃果实分组分别进行溶菌酶、抗坏血酸、海藻酸钠以及这3种保鲜剂复合共4种溶液涂膜处理,常温(28±3)℃条件保存,试验跨度为14 d,每隔2 d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UV-C处理结合保鲜剂涂膜均能有效减少果实腐烂,明显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趋势,并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单一保鲜剂处理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UV-C+抗坏血酸+海藻酸钠+溶菌酶"复合处理的水蜜桃保鲜效果最好,腐烂指数、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在第14天分别低于对照组73.02%,67.16%,27.97%,呼吸高峰由4 d推迟至10 d,硬度、MDA增长和PPO活性增强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69.37%,45.06%,19.65%。UV-C处理结合抗坏血酸、海藻酸钠和溶菌酶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方法在常温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桃果实的腐烂程度,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明显推迟呼吸高峰,可作为一种新型水蜜桃果实常温保鲜方法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蓝莓营养丰富,是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备受消费者青睐.蓝莓采摘多集中于高温高湿季节,由于采后果实生理代谢旺盛,不耐贮藏,极大地限制了蓝莓产业的发展.涂膜保鲜具有操作方便、保鲜效果好、绿色健康等优点,在蓝莓保鲜贮藏中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涂膜技术在蓝莓贮藏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涂膜保鲜原理及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等可食用性涂膜材料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浆果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丰富,但由于其水分含量较高,采后易腐败变质,极大地缩短了浆果的货架期,因此延长采后浆果的保鲜时间尤为重要。概述了多糖类涂膜、蛋白类涂膜、多糖-蛋白复合涂膜这3类天然可食性涂膜的优缺点以及在采后浆果保鲜中的应用,并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采后浆果保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材料,采用0.03 mm微孔膜、0.03 mm微孔膜结合1-MCP等保鲜包装处理,测定在0℃条件下贮藏30 d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微孔膜结合1-MCP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显著降低水蜜桃果实贮藏期的腐烂率,延缓失重失水,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更有效地保持果实的硬度、细胞膜稳定性和维C含量。微孔膜结合1-MCP能够延长水蜜桃贮藏期和货架期,在水蜜桃保鲜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壳聚糖、明胶、甘油制备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保鲜液,对南果梨进行涂膜处理,在室温下进行贮藏,通过对果实的失质量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测定,评价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保鲜液对南果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液可以降低果实的失质量率,减缓硬度的下降速率,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含量,保鲜效果显著。保鲜效果最佳的涂膜保鲜液配比为壳聚糖0.9%,明胶1.25%,甘油0.4%。在此条件下,南国梨的保鲜期可延长至20 d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氯化钙、甘氨酸为复合涂膜液材料,以鲜切苹果的丙二醛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最优复合涂膜保鲜液,并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研究该复合涂膜保鲜液对贮藏在28、4℃条件下的鲜切苹果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壳聚糖、1.5%氯化钙和1.0%甘氨酸的复合涂膜液对鲜切苹果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且在4℃时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可食性涂膜能够在水果和大气环境之间形成一层屏障,调节水果周围气体环境,阻碍水分的迁移和损失,同时还可以降低微生物的侵染。作为一种有效的水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涂膜贮藏保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可食性涂膜的物理与机械性能及其在水果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可食性涂膜开发和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国内可食性涂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选用天然壳聚糖保鲜剂对毛酸浆果进行涂膜保鲜实验,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毛酸浆果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保鲜条件,涂膜保鲜剂浓度为15%,保鲜助剂为1%,温度为4℃.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涂膜保鲜的原理及各种常见涂膜剂的研究与应用,为果蔬涂膜保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可食性涂膜的保鲜原理及主要成膜材料的种类和性质,综述了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在果蔬、肉制品、蛋、虾、食用菌等不同种类食品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巢蜜与脾蜜的生产技术要点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蜜和脾蜜作为一种天然蜂产品,不仅含有蜂蜜、蜂蜡,还含有一定量的蜂胶,具有原生态的美味和口感,是蜂产品中的高端产品。本文阐述了巢蜜与脾蜜的生产技术及管理要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养蜂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巢蜜与脾蜜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蜂蜜掺假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掺假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掺假水平的提高,蜂蜜的真伪评价难度加大,现行国家蜂蜜标准已经无法判断蜂蜜的真假,蜂蜜掺假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难题。本文介绍目前蜂蜜掺假的主要方式和感官鉴别掺假蜂蜜的方法,综述检测掺假蜂蜜新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传统鉴别方法和现代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指出蜂蜜掺假无损检测方法具有环保、快速、简单、准确的优点,是今后鉴别蜂蜜真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琯溪蜜柚为主要原料,研究果胶酶对蜜柚汁的澄清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澄清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澄清蜜柚汁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5%,最适pH值3.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h。在此酶解工艺条件下,蜜柚汁透光率达77.8%以上,澄清度明显提高。酶解后产品风味独特,基本保留鲜蜜柚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4.
巢蜜概述     
为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巢蜜的相关研究与生产方式,并为巢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有关巢蜜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了巢蜜目前的市场状况。研究表明巢蜜主要由蜂蜜与蜂巢两部分组成,营养丰富,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等多种保健药理作用,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独立应用或复方配合应用。然而目前对巢蜜整体仍未形成系统研究,巢蜜的质量标准亦有待改进,其生产技术工艺在存在难点,但也存在食品加工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棉花蜜蜂传粉杂交制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抗虫不育系(Btms5ms5ms6ms6)和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Rg3)作为杂交制种亲本,制种期间在田间放养蜜蜂作为传粉媒介,连续三年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行小规模田间开放式蜜蜂传粉杂交制种试验,对蜜蜂传粉杂交制种体系中的父母本种植比例、不同的蜂种、父母本种植方式、天气等对蜜蜂传粉制种效果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种植比例以1:4制种效果较为理想,蜜蜂是较理想的传粉媒介,父母本混合种植方式和相间种植方式传粉效果差异不明显,天气变化对蜜蜂传粉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6.
蜂蜜经乳酸菌发酵后,含糖量降低,产生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而且其他营养成分能较好予以保留,可为扩大蜂蜜市场开辟一条新途径。主要从蜂蜜及乳粉的添加量、菌种接种比例和接种量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发酵底物的构成。确定最佳配方为:蜂蜜8%,脱脂乳粉10%,接种比例(杆菌∶球菌)为1∶1,接种量为2%。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蜂产品的品质及形式种类的需求也有改变,巢蜜、脾蜜作为天然蜂产品的种类之一符合目前消费者返璞归真、崇尚天然的消费观念。从巢蜜和脾蜜的生产、现状及前景进行探析,认为国内应尽快发展巢蜜、脾蜜市场,促进蜂产品优质高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蜂蜜孢粉学是研究蜂蜜中花粉的科学,是孢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鉴定蜂蜜的植物和地域来源、蜂蜜品质的检验和有毒蜜源的鉴定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蜂蜜孢粉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土壤调理剂对蜜柚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研究连续3年施用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对蜜柚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了解硅钙钾镁肥的合理用量,为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镁肥3年,虽然受蜜柚树体本身差异以及大小年(2015年为高产年)的影响,各年度大部分处理的蜜柚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蜜柚个数和裂果率影响不大。施入不同用量的硅钙钾镁肥能不同程度提高蜜柚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变化不明显,酸度平均值呈现下降趋势,糖酸比差异并不显著。3年施用硅钙钾镁肥能提高土壤p H值、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增强土壤抗酸化能力。考虑到成本因素,硅钙钾镁肥以750 kg/hm~2的用量对蜜柚增产效果及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