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苎麻品种川苎1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研究了苎麻旺长期干旱胁迫持续20天对苎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苎麻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胁迫程度越重,降低幅度越大.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苎麻叶片的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气孔限制值(Ls),但WUEi和Ls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上升,在重度胁迫下下降.苎麻Pn的降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受气孔因素限制,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苎麻鲜皮出麻率和原麻产量,但苎麻可以忍耐较轻程度的水分亏缺.总之,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苎麻的光合速率,并影响到苎麻的生长和纤维产量,影响程度与干旱胁迫程度的强弱密切相关.在生产中,旱情达到中度干旱时应及时采取抗旱措施,确保苎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多效唑对苎麻地上部生长及地下部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湘苎三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多效唑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有效抑制苎麻的株高,增加苎麻茎粗、叶片厚度、叶片数量,提高苎麻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多效唑浓度为50~100 mg/L时,苎麻地上部生物产量增加;多效唑能够增加根系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在浓度为50 mg/L时根系活力最强;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均能够提高苎麻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通过对50份苎麻核心种质生物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分株数、株高、叶片数)进行相关分析,明确影响苎麻生物产量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生物产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分株数是影响苎麻生物产量的主要因子,其回归方程为:Y=11.918X+358.763。故建议在注重株高/叶片数的同时,把分株数作为苎麻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该研究为苎麻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通过3季苎麻(Boehmeria nivea L.)试验探讨了4个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苎麻产量、纤维支数和败蔸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提升苎麻株高、茎粗、鲜皮厚度、有效株数和鲜皮出麻率等产量因素,原麻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随着叶面肥中营养元素种类增加,苎麻的原麻产量、生物产量进一步提高,且以F4腐植酸复合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全年纤维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面施肥能提高苎麻的纤维支数,但在不同的收获期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以F4腐植酸复合叶面肥处理下纤维支数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中苎1号提高了1.12%~4.75%(头麻)、0.57%~5.44%(二麻)和0.94%~2.62%(三麻),多倍体1号提高了2.48%~7.22%(头麻)、0.70%~7.64%(二麻)和0.55%~7.49%(三麻)。不同处理下苎麻败蔸情况差异不大,叶面施肥不能减少败蔸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苎麻(Boehmeria nivea L.)品种中苎1号(Zhongzhu No.1)、多倍体1号(Tri-1)和湘苎3号(Xiangzhu NO.3)株高、茎粗、分株数、有效株率、鲜皮厚度、鲜皮出麻率6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鲜皮产量、原麻产量在2017-2019年变化特征和趋势,并对苎麻产量构成因素与苎麻产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年田间试验中3个苎麻品种的鲜皮产量和原麻产量变化趋势不同。随着年份增加,湘苎3号的原麻产量和鲜皮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苎1号的鲜皮产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原麻产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多倍体1号则是鲜皮产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与中苎1号相近,而原麻产量则变化趋于稳定。3个苎麻品种鲜皮产量的变异系数按照大小排列为:湘苎3号>多倍体1号>中苎1号,分别为12.43%、6.00%和4.83%;原麻产量的变异系数为湘苎3号>中苎1号>多倍体1号,分别是10.01%、9.63%和6.62%,3个苎麻品种的株高、分株数、有效株率与原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按大小顺序依次为分株数(r=0.71)>株高(r=0.62)=有效株率(r=0.62);苎麻的株高、茎粗、分株数和有效株率与鲜皮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0.48、0.72和0.64。  相似文献   

6.
苎麻夜蛾是一种暴食性的害虫,以幼虫取食苎麻叶片为害,严重影响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用两种苎麻种质的叶片喂养苎麻夜蛾幼虫,研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用栽培种苎麻(圆叶青)喂养时,相同时期内幼虫排泄物重量多,幼虫体重和体长增长快;用野生种苎麻(黔桂)喂养时,幼虫排泄物重量小,幼虫体重和体长增长慢.说明苎麻夜蛾更喜爱在苎麻栽培种上取食.研究表明这两种苎麻种质对苎麻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该研究内容可为苎麻抗虫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灌浆期低温条件下,喷施脱落酸、甜菜碱和水杨酸对玉米灌浆中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落酸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低、中浓度脱落酸处理提高了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高浓度处理使PSⅡ的光化学效率降低,脱落酸处理使产量下降8.0%~14.6%;喷施甜菜碱增加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甜菜碱处理使产量提高0.9%~6.9%;喷施水杨酸可有效维持并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除中浓度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1.4%之外,其他浓度处理产量下降1.2%~3.4%。喷施脱落酸、甜菜碱和水杨酸主要通过调节千粒重来实现对产量的调控,其中,高浓度甜菜碱(10 mmol/L)在提高光合能力和产量方面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钾素可提高苎麻植株生长速度,显著增加株高和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施钾肥可改变麻株营养状况,提高氮、钾、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钾有促进苎麻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和调节地上部各器官组织分配比例的作用;钾可以显著影响苎麻经济性状和产量,亩施 K_2SO_45—15公斤,每季麻原麻产量与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苎麻叶片SPAD值与氮素含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得的叶绿素相对值(称SPAD值)预测苎麻叶片全氮含量的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供氮水平,研究幼苗期、旺长期和成熟期两个苎麻品种功能叶片的SPAD值与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两个品种苎麻叶片的SPAD值和全氮含量都达到了0.01水平下极显著正相关,SPAD值可以很好的反映苎麻的全氮营养状况.根据不同品种和生育时期建立了SPAD值预测叶片全氮含量的6个回归模型,预测精度在85.23%-92.08%之间.通过SPAD值能够准确、快速、无损的预测叶片氮营养状况,为确定苎麻合理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条件下,苎麻品种间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旱害指数、麻株相对生长速度、功能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增长率、株高的旱害指数与单蔸纤维产量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22、—0.760、—0.807和0.876,这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苎麻种质抗旱鉴定的可靠生理指标或性状指标。对苎麻种质的抗旱机理及影响抗旱鉴定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GA(20ppm)、BR(10~(-1)ppm)、802(4500倍液)、GA BR(20ppm 10~(-1)ppm)及 GA 802(20ppm 4500倍液)处理苎麻,结果表明:所用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苎麻茎的伸长生长,提高苎麻单蔸有效分蘖率,降低无效分蘖及死蘖率;抑制苎麻的生殖生长,提高苎麻有效株数、茎高、茎粗、皮厚、鲜皮出麻率及纤维产量;802降低了纤维细胞厚度及细胞大小,纤维支数显著提高。BR、GA BR 及 GA 802能显著地提高纤维产量,对纤维支数无大影响;GA 与 BR、802配合使用对苎麻产量有一定的加成效应。因此,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有利于苎麻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种茎覆膜、浸水和蜡封对木薯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元谋县极端干旱的干热河谷地区,以华南12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茎覆膜、浸水和蜡封对木薯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蜡封和浸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蜡封和覆膜有利于提高单株发芽数,蜡封有利于提高收获指数、薯干率和鲜薯淀粉含量。浸水和蜡封的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25.0%和21.3%,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22.6%与35.0%,浸水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16.1%与10.0%,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浸水提高5.6%和22.7%,而覆膜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CK减产6.3%和6.5%,其淀粉产量与CK持平。因此,种茎抗旱处理技术的优劣排序为蜡封浸水对照覆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苎麻开花结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苎麻控花剂的研究和使用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雌雄都不去和去雄、去雌、雌雄均去等四个处理在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原麻产量、鲜皮出麻率、纤维支数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开花结籽对苎麻生长和发育、产量及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苎麻又叫"中国草",是我国特有的纤维兼饲用的经济作物。根腐线虫是苎麻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纤维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研究以中苎一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根腐线虫胁迫后苎麻产量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根腐线虫胁迫对苎麻产量影响很大,接种时间越长危害越大;根腐线虫胁迫的时间越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越高,但一定的时间之后增幅差异不显著,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趋势与多酚氧化酶的变化相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胁迫时间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有所下降的变化趋势;苎麻在遭受根腐线虫胁迫后,在次生代谢物最明显的变化是单宁和总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增加。本研究明确了苎麻根腐线虫胁迫下产量及生理活性等变化特点,为苎麻根腐线虫的防治及抗性指标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苎麻山坡地栽培特点,以中苎一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计山坡地和平原地种植苎麻两个不同处理,比较分析山坡地和平原地种植苎麻的经济性状指标及亩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山坡地苎麻平均单株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干纤维重等经济性状指标均低于平原地苎麻;全年平均单蔸产量比较发现,苎麻平原地有效株数、总鲜重、鲜麻重、干纤维重均显著高于山坡地,折合平均亩产平原地高于山坡地栽培。该研究结果可为苎麻山坡地的高产栽培及合理肥水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瑞芳 《中国麻业科学》2006,28(6):306-308,335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苎麻开花结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苎麻控花剂的研究和使用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雌雄都不去和去雄、去雌、雌雄均去等四个处理在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原麻产量、鲜皮出麻率、纤维支数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开花结籽对苎麻生长和发育、产量及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甜菜生长的影响及甜菜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抗干旱甜菜优良品种,发展我国甜菜糖业,本文从甜菜生长发育、块根产量、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及活性氧代谢等方面综述了干旱对甜菜生长的影响,及国内外甜菜抗旱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得出:甜菜苗期抗旱能力较弱,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增长期、糖分积累期是甜菜的水分敏感期,这时期干旱严重影响甜菜的产量和糖分。在作物生育期内发生干旱胁迫,叶片的光合特性所受影响最大。甜菜生理生化抗旱鉴定评价指标有: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甜菜碱含量、MDA含量、抗坏血酸(As A)、SOD及POD酶促抗氧化剂活性等;不同基因型甜菜对水分胁迫的抗逆能力差异较大,最高可达4倍以上;甜菜抗旱相关的基因有:P5CS、MYB、BADH、SST、cprx1、烯醇化酶、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等。提出今后的甜菜抗旱育种研究要结合蛋白质和转录组学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甜菜抗旱、耐盐关联分子机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及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等加强甜菜抗旱型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加强大田试验及多年、多点、多逆境胁迫研究。  相似文献   

18.
鲜食玉米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对淹水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美甜168和华美糯7号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在苗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进行淹水处理,对淹水后两个鲜食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叶片理化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历时的延长,两个鲜食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变化的幅度增大。淹水降低鲜玉米的产量,穗行粒数减少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华美甜168以拔节期淹水减产最为严重;华美糯7号以抽雄吐丝期淹水影响最大。淹水使玉米株高增长率、新叶生长率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不同时期淹水后华美糯7号株高变化量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ro、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抗旱生理与经济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波  郑长清 《中国麻作》1997,19(1):26-30,43
干旱胁迫条件下,苎麻品种间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旱害指数、麻株相对生长速度、功能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增长率、株高的旱害指数与单蔸纤维产量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22^**、-0.760^*、-0.807^**和0.876^**,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苎麻种质抗旱鉴定的可靠性理指标或性状指标。对苎麻种质的抗旱机理及影响抗旱鉴定评价的主要因素进  相似文献   

20.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甘蔗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研究甘蔗的抗旱机理,选育具备较强抗旱性的甘蔗品种,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产量的有效途径。为探讨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旱性,以桂南亚08-186、桂糖05-3846等7个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水桶栽法研究其抗旱性。测定甘蔗+1叶脯氨酸含量、叶片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抗旱隶属函数加权值大小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甘蔗品种抗旱能力的强弱与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正相关;与叶片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参试甘蔗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桂糖05-3864>桂南亚08-186>柳城06/241>柳城03/1137>桂糖06-400>ROC22(CK)>桂热2号(凉蔗0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