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外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曹金珍 《林业科学》2006,42(7):120-126
从木材防腐剂、防腐处理工艺、改性处理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的木材防腐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防腐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木材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是近期以水载防腐剂为主导,以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不含金属的有机防腐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木材防腐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防腐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加速防腐剂与木材之间的固着反应以及开发新型的防腐处理工艺以适应新的防腐剂的需要.改性处理方面主要介绍木材的热处理和化学改性处理在防腐方面的应用现状.木材防腐处理的环境特性则着重介绍LCA技术(生命循环分析技术)以及防腐处理材的废弃处理问题.另外,还简要介绍木材防腐研究机构和协会、木材防腐标准等方面的情况.本文旨在使国内的木材研究者对当前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适于处理中国国内树种及适合市场需求的木材防腐技术,为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国内木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ACQ木材防腐剂及防腐处理木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使民众更多的了解和使用ACQ木材防腐剂和防腐处理木材,本文对其基本理化性质、防腐性能、对人、畜和环境的安全性、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处理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用高浓度防腐剂以浸渍-扩散法、满细胞法和双真空法对木结构房屋用材进行处理研究,确定了经济、实用的处理工艺。此外,按照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GB1927~1943—80)对鱼鳞云杉防腐处理材和对照材的主要力学性质进行对比测定,分析防腐处理对材质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测定CCA三组分在木材内部的分布,从微观角度评价处理工艺与防腐材的质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木材工业》2008,22(6)
为加强对防腐木材质量的检验和监督,规范防腐木材市场,2008年9月,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进行了6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的审定。《木材防腐剂》规定了水载型木材防腐剂的有效成分配比,适用于木材防腐剂的生产及使用。《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根据木材及其制品在  相似文献   

5.
木材防腐剂的登记及质量监督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明亮 《木材工业》2005,19(2):43-45
对国内木材防腐的状况、木材防腐剂对人的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木材防腐剂登记的重要性及措施、防腐材的质量监督制度、以及目前防腐产业面临的迫切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重要的木材防腐标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提出了国内标准框架草案,包括木材防腐剂及其分析方法、防腐处理材及木制品、木材防腐剂的抗虫抗菌评价方法、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及防腐处理质量要求、产品标识等。  相似文献   

7.
试验初步研究了后干燥处理对加铬砷酸铜(CCA-C)、季铵铜(ACQ-C和ACQ-D)三种防腐处理木材中铜的流失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失次数的增加,CCA-C、ACQ-C、ACQ-D三种防腐处理木材的铜流失量都呈降低趋势,最终降至非常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3种防腐材的铜流失量都有所增大。CCA-C型木材防腐剂的抗流失性优于ACQ型木材防腐剂。在同等条件下,ACQ-D防腐材的铜流失率高于ACQ-C防腐材。  相似文献   

8.
木材及木材胶粘剂防腐研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回顾了木材及木材胶粘剂防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着重总结了木材防腐剂及生物质基木材胶粘剂防腐剂的种类、特性和应用情况;对本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加铬砷酸铜(CCA)作为木材防腐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使用了70余年,目前在我国其仍然是主要的木材防腐剂之一.然而.CCA 中有效成分铬和砷的氧化物所具有的剧毒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流失到外界后会对环境及生物安全造成威胁,而防腐剂中有效成分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防腐处理材在使用前防腐剂的有效成分与木材成分之间的固着反应不充分而造成的.对CCA中有效成分在处理材中的固着反应过程、监测方法及反应场所等做了详细介绍,旨在为水基木材防腐剂有效成分在处理材中的固着、流失研究提供借鉴,并为CCA防腐处理材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木材防腐,节约木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木材防腐的现状,并着重从建筑木材防腐,人工林木腐,木材,竹材的蓝变菌和霉菌防治,以及新型防腐剂的研究与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新世纪初我国木材防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造板工业研究和开发的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际上与人造板工业发展直接有关的木材资源利用的战略研究,人造板及木质材料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人造板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木材废料作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等4方面的新成就作一简要回顾,并对短期的未来作一展望。在比较国内外的社会背景,技术和经济条件,以及工业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到本世纪末相应的研究和开发的方向和任务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木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木构件数控加工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国内对专业木结构数控加工中心研发很少,主要依赖价格和操作技术门槛高的欧美进口加工中心,导致国内木结构建筑成本高,因此亟待开展国产木结构数控加工中心研发,促进木结构产业快速发展。文中主要围绕木结构数控加工中心的产品技术,从国内外加工中心产品现状、主要技术进展和未来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介绍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水平较高的数控加工中心的产品及功能参数以及国内数控加工中心产品及技术现状,分析目前木结构数控加工中心的主要技术进展,总结国内木结构数控加工中心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国内加工中心通用化、高性价比、定制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国产木结构建筑构件数控加工中心的研发,为木结构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数控加工中心产品和稳定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木质炭化物高效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炭化物的高效开发利用 ,对解决废弃物资源化、环保、生态环境等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文中综述了木质炭化物高效开发利用的国内外研究和开发进展 ,涉及到木质炭化物在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和木质系碳素新材料的研发等。  相似文献   

14.
周旭  常建民 《森林工程》2008,24(1):28-33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很多行业和科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木材微观分析是木材科研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研究,与以往木材微观科研利用光学显微仪器加上人眼进行观察测量的研究手段相比较,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木材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具有客观、准确、高效等诸多优点,成为木材微观科研领域中一项崭新的课题和本领域未来科研的发展方向。本文概括国内外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微观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并对现有处理方法和已经进行的研究的优缺点进行阐述和分析。针对现有图像处理方法和现有的科研程度对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木材微观科研领域的前景和主要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木材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作为薪材和加工材料在古人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木炭、干木材与饱水木材等遗存进行树木年轮学研究,可为文化遗存的年代、气候环境变迁与木材利用等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文中梳理了树木年轮学在考古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从木材遗存的定年、碳十四年代校正、历史气候与环境考古、森林开发与木材利用史以及新技术发展5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上树轮考古学的研究前沿,结合国内树轮考古学的现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沙生灌木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文中在介绍沙生灌木木材学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沙生灌木资源在新型人造板——重组木、木塑复合材、轻质工程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推动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Long-term forest development programs in Germany aim on an increase of close-to-nature broadleaf forest stands. This means that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European beech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a tree basically consists of the stem as well as the economically viable wood volume in the crown. Due to the high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of European beech crowns, taper models are often not satisfactory for predicting the economically viable wood volume arising from crowns. Prediction models with a higher precision are recently still lacking. Aim of this study is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economically viable crown wood volume of European beech trees.We determ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ood volume in the crown over the branch diameters using the multistage ‘randomized branch sampling’ method (RBS). The tree-specific wood volume distribution on the branch diameters were used to cluster all sampled trees into 3 groups. Additionally, we developed a method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economically viable and unviable crown branches. Basing on the RBS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revenues and processing costs, we modeled the economically viable wood volume from the crown for each tree. To calculate the wood volume under bark, we parameterized a bark thickness function from disk samples of the trees.We showed that the European beech crowns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3 groups differing in their wood volume distribution. The economically viable wood volume in the crown significantly depended on this grouping parameter as well as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By contrast, the total amount of wood in the crown only depended on DBH. The differing viable wood volumes in the crowns were thus explained by different wood distributions and not by differing total crown wood volume. To make the results applicable in practice forestry, the modelling results were used to develop a regression formula able to predict the economically viable wood volume in the crown depending on the DBH and the crown type. As the crown type can also be predicted via measurable tree covariates,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viable wood volume in the crown can be used as a support tool for the management of European beech stands. Sensitivity analysis quantifies how harvest revenues and costs translate into different viable tree volume.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木材工业态势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健 《木材工业》1998,12(5):21-24
鉴于木材资源的可于生性,木材及木材产品优良的应用和加工特性,木材工业对市场需求负有的责任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性,木材工业的继续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人造板剖面密度测定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放  高可城  施建平 《木材工业》2001,15(2):29-31,34
剖面密度的测定与分析是人造板质量检验与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测定与分析人造板剖面密度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探讨了剖面密度仪的软、硬件结构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浙江省木材工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探讨了木材工业的发展趋势,并为浙江省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