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8-2018年西藏藏北1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 M-K 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其强降雪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8年藏北强降雪天气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1997年强降雪天气次数最多,出现27次,2011年出现次数最少,仅5次;强降雪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10月至翌年5月;藏北的强降雪天气主要以大雪和暴雪天气为主,其中大雪天气占62%,暴雪天气>30%;中东部各站强降雪天气初日最早出现在9月上旬,偏西的各站较东部各站偏晚20 d;强降雪终日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下旬;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雪量和空间分布区域性差异很明显,呈西部少东部多的变化趋势;强降雪天气的次数存在准3 a、6a、和20 a的周期变化,准6 a的周期变化一直存在;藏北强降雪天气环流主要分为南部印度低压型、西风槽型、低涡-切变型和伊朗高压型。  相似文献   

2.
强降温对秋冬季高山蔬菜、春季烤烟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准确预报强降温,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强降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利用MOS反向强降温过程法,作武隆冬半年(10月至翌年4月)的强降温预报,并进行误差订正,实现了强降温预报的动态化、定量化和自动化,以期为强降温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强降温对秋冬季高山蔬菜、春季烤烟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准确预报强降温,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强降温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利用MOS反向强降温过程法,作武隆冬半年(10~4月)的强降温预报,并进行误差订正;实现了强降温预报的动态化、定量化和自动化,在强降温预报方面给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新城疫病毒单抗PEG夹心ELISA试剂盒对一新城疫强毒感染鸡群连续监测,检测泄殖腔拭子带毒情况和HI抗体效价,结果在鸡群发病后307d仍可以测出强毒。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鸡群HI抗体水平的下降,强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强毒可在群内循环传播和长期维持。采用疫苗免疫把强毒感染率控制在一定水平而不致暴发新城疫,则鸡群可以保持较好的生产性能。而当强毒感染率上升较大时,则生产性能下降明显,死淘率也上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MICAPS高低空形势场和涡度等物理量资料,分析了2017年1月26—27日发生在辽宁东部地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过程主要受低空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共同影响;强降雪中心位于辽宁东南部,大致有2个中心,分别位于本溪和丹东;此次降雪过程属水汽东北上型强降雪,低空急流明显,850 hPa风速和比湿均达到强降雪指标,比湿大值中心与强降雪中心落区较为一致;强降雪过程发生之前,辽宁上空500 hPa涡度场出现较为明显的涡度中心,可作为强降雪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与思路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结合浙江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高效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高效生态农业必须具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一致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研究了“创新强农”这一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新战略的具体思路,即按照强农户、强龙头、强品牌、强科技、强服务的要求,推进农业理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强ω-Gorenstein模,其中ω是忠实平衡自正交模.它是强Gorenstein投射模和强Gorenstein内射模的一个重要推广.主要研究了强ω-Gorenstein模的性质及其刻画.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也对建设农业强省作出了部署安排。这些指示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建强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内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玉梅  蔡大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19-5922
综述了近20年来面源污染的源强测算技术和方法,比较分析各种面源污染的源强测算技术原理和方法特点,指出了面源污染的源强测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公牛的管理技术要点 1.要专人管理.管理好种公牛,首先要了解公牛的特性.从生理的角度看,公牛有"三强"特点,即记忆力强、防御反射能力强和性反射能力强.种公牛对周围的事物和人有较强的记忆力,多年不会忘记.因此,必须指定专入饲养和管理,不要随便更换饲养员.  相似文献   

11.
“锦霞”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油桃育种课题组用大久保和兴津油桃杂交F1代与兴津油桃实生F1代杂交选育的早熟油桃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该品种在晋中地区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85~91d,平均单果质量160g,最大单果质量375g,与同期成熟的美国品种“NJN76”比较,“锦霞”油桃在花芽抗冻性、果实抗裂果性、丰产、稳产性等方面均表现优秀;特别是果实风味香甜爽口,具浓郁的桃香味,明显优于国内外同期成熟的油桃品种。  相似文献   

12.
大粒蚕豆新品种"大朋一寸"推广应用的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02-105
“大朋一寸”是白花、绿皮、大粒型蚕豆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等优点,纯效益为3万多元/hm2。对、“大朋一寸”推广应用中涉及的良种繁、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品质栽培、秸秆利用等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为提高“犬朋一寸”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大朋一寸”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明  陆焕春  薛进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93-1594
2007年引进北字号酒葡萄中的A品种在南宁进行为期3年的试种,结果表明:该酒葡萄品种在南宁种植,表现生长势强,枝蔓生长健壮、生长量大;萌芽早,从萌芽至浆果完全成熟大约需120d,属早熟品种;坐果率高,自然受粉坐果率可达46%;出汁率高,用其酿制的葡萄酒品质优、回味好;耐湿热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是适合南方气候条件栽培的经济品种。  相似文献   

14.
龙黑果蔗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和苏坂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选育的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2014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文介绍了龙黑果蔗的选育进程、选育结果、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六月红芋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芋田选择和准备、定植前准备、定植、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荔浦芋"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在一定的土壤肥力下氮、磷、钾肥用量、配比与荔浦芋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浦芋最佳产量2337.8kg/667m^2,推荐最佳施肥量:N为42.0kg/667m^2,P2O5为21.0kg/667m^2,K2O为35.0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从香蕉品系"8818"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果指整齐,生育期短的香蕉新品系"W-07",主要表现中矮杆(231cm),茎粗中等(70.2cm),苗期生长较快,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2.05;果穗6~8梳,平均每梳质量4.0kg,穗长80.6cm,单穗重24.42kg,单果重180g,果指数130.2条/穗,果指长20.3cm,产量高,全生育期317d(春植)。"W-07"适宜在海南岛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贵港市淮山品种单一的局面,探索提高旱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首次引进淮山桂淮5号机沟栽培技术,进行熟地、荒地的桂淮5号机沟栽培及机沟与人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淮5号适宜在贵港市旱地推广种植,667m2产可达3 174 kg;桂淮5号如配合机沟栽培技术,取得节省人工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施UPOV1991文本对科研育种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就其在我国农业育种领域的地位、品种权申请的状况和与国外的差距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实施UPOV不同文本对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品种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育种创新体系,设立新品种保护专项资金等建议,为我国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实现资源和品种创新及其保护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0.
祁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祁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古县镇东城村进行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当地种植小麦最高产量的施肥量、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量,并且比较了不同施肥模型的推荐施肥效果。结果表明,一元方程和三元二次方程的推荐值大致相同,其中,三元二次模型最大施肥量为N 388.20 kg/hm2,P2O5190.18 kg/hm2,K2O77.11 kg/hm2;采用线性加平台的最大推荐量为N 288.416 kg/hm2,P2O5 291.637 kg/hm2,K2O120 kg/hm2,二者差距不大。因此,在"3414"试验中,采用一元方程拟合是对三元二次方程最好的补充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