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池塘套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宁海的养殖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养殖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罗氏沼虾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2016年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模式进行了验证试验,在3口面积0.4 hm~2的池塘中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不同养殖密度与搭配比例试验放养量分别为1#南美白对虾60.0万尾/hm~2+罗氏沼虾10.5万尾/hm~2、2#南美白对虾22.5万尾/hm~2+罗氏沼虾27.0万尾/hm~2、3#南美白对虾52.5万尾/hm~2+罗氏沼虾22.5万尾/hm~2,结果表明,3组试验中,以2#池塘的最终养殖效果最好,全程没有发生病害,0.4 hm~2塘共产南美白对虾900 kg、罗氏沼虾1 050 kg,收益达179 250元/hm~2;3口塘平均收益151 140元/hm~2。套养罗氏沼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南美白对虾发病。建议套养塘总密度控制在60万尾/hm~2左右,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比例1.0~1.5∶1.0。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综合效益,开展"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鳗鲡"生态混养模式与技术研究。[方法]试验采用10口池塘(5.33 hm~2),共设计3种不同放养密度,其中T_1组4口塘(2.00 hm~2),放养南美白对虾45.0万尾/hm~2、罗氏沼虾30.0万尾/hm~2;T_2组2口池塘(共1.33 hm~2),放养南美白对虾60.0万尾/hm~2、罗氏沼虾15.0万尾/hm~2;T_3组4口塘(共2.00 hm~2),放养南美白对虾75.0万尾/hm~2、罗氏沼虾7.5万尾/hm~2。3组均再放养鳗鲡300尾/hm~2。[结果]T_1组平均产值25.65万元/hm~2,平均利润12.75万元/hm~2;各组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T_1组、T_3组、T_2组,投入产出比从大到小依次为T_1组(T_3组)、T_2组;各组虾类养殖整体存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T_1组、T_2组、T_3组。[结论]"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鳗鲡"池塘混养是一种可行的养殖模式,推荐以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放养密度1.5∶1,虾苗总放养密度以75.0万尾/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养殖方式也呈多种多样,其中南美白对虾与青虾套养即是养殖效益较为突出的一种。2005~2006年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水产养殖户郝学忠等人在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参考现有池塘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技术,  相似文献   

4.
4种常规养殖虾肌肉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南美白对虾的肌肉营养成分检测表明,克氏原螯虾的水分和粗灰分最高,罗氏沼虾的总糖和磷的含量较高,日本沼虾的粗脂肪、钙、铁、铜、铅含量较高,南美白对虾的含肉率、粗蛋白含量最高.4种虾均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十八烯酸)含量最高;从EPA+DHA的含量来看,南...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区淡水虾蟹养殖品种主要有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青虾、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等,据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南省克氏原螯虾产量为35.95万吨、南美白对虾产量为0.73万吨、青虾产量为0.29万吨、罗氏沼虾产量为0.09万吨、中华绒螯蟹产量为0.67万吨,其中克氏原螯虾产量居全国第三,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15.0...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虾类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我国不论是海水,还是低盐度海水及淡水中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取代罗氏沼虾养殖的趋势。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现在在淡水、咸淡水土池养殖普遍成功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地膜中间排污、大棚保温、分级精养等新的养殖方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南美白对虾在新的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06,12(3):F0003
一、水产养殖科技服务中心 北辰区水产养殖社技服务中心坐落在北辰区小淀镇赵庄村水产养殖基地,该基地1998年试养罗氏沼虾,2000年试养基围虾、斑节虾、南美白对虾、兰对虾等,均后取得了成功。2001年基地从海南、上海等地引进各种虾苗1808万尾,其中南美白对虾1400万尾,基围虾400万尾,斑节虾、兰对虾8万尾,并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8.
珠海市斗门区是广东省水产越冬养殖的主要地区,该区的越冬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据多年统计,以罗氏沼虾为例:在整个斗门区拥有越冬大棚8388亩,总产量3313吨,总产值达到10218万元,总利润为1432万元,平均每亩利润1707元:南美白对虾在整个斗门区有越冬大棚28788亩,总产量10066吨,总产值31003万元,总利润12605万元,平均每亩利润4378元。值得一提的是罗氏沼虾越冬养殖投放的种苗是当年已养成的中、小规格产品虾,每亩放养350公斤,种苗成本支出较南美白对虾高。  相似文献   

9.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采用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单只重200克)和品质。 二、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由集中上市向常年销售和反季节  相似文献   

10.
对泰国南美白对虾、国产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3种不同来源的冷冻虾仁进行了挥发性盐基氮、乳酸脱氢酶的特性分析,采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其质构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采用SPSS 18.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3种虾仁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差别不大,处于同一新鲜度水平;3种虾仁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均已完全丧失;TPA各指标中,泰国南美白对虾虾仁和国产南美白对虾虾仁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均显著(P0.05)高于国产罗氏沼虾虾仁,而2种南美白对虾虾仁之间的内聚性、弹性和胶着性差异不大。对3种不同来源的冷冻虾仁进行比较,发现泰国南美白对虾虾仁质构最佳,国产南美白对虾次之,国产罗氏沼虾最后;感官评价结果中的质地与TPA指标显著相关,TPA各指标之间显著相关,证明TPA指标能很好地反映虾仁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内消费市场接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与海水养殖疾病爆发,淡水养殖南美北对虾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1])。四川作为对虾消费大市场,养殖潜力巨大,早在10年前已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但受制于地域环境与养殖技术水平等条件,并未取得大面积养殖成功。本文就四川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对罗氏沼虾养殖产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稻田养殖经济效益为3万元/hm~2、混养经济效益2.85万元/hm~2。制约该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商品虾规格、上市时间、销售模式和虾苗繁育技术。通过推广种草养殖新技术和分类销售,稻田罗氏沼虾养殖经济效益提高了20.16%。  相似文献   

13.
虾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向SDS-PAGE凝胶电泳和双向电泳技术建立3种虾类的电泳图谱,建立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虾肉双向电泳图谱,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比较3种虾类蛋白图谱,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分析意义的差异蛋白点共37个,其中15个蛋白点为南美白对虾的特征蛋白点,而刀额新对虾与罗氏沼虾的特征蛋白点分别为3个,7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宁夏塑棚池塘养殖罗氏沼虾试验所获得的渔业生产劳动消耗,资金占用与生产成果的数据,阐述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投入产出情况。用因素分析法,初探影响罗氏沼虾渔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以及笔者建议的塑棚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综合养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赖东胜 《农家顾问》2001,(10):38-39
1、淡水虾类正在兴起我国淡水虾市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苏、福建、上海和浙江等地区.养殖品种主要有罗氏沼虾、青虾、刀额新对虾、澳洲淡水龙虾等.去年,南美白对虾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地淡水试养成功.目前,多个淡水虾类品种繁殖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种苗供应将不成为问题. 罗氏沼虾已广泛养殖,40元/千克左右的价位已被多数消费者接受,保持相对稳定的售价.盈利的关键是尽量避免集中上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6.
罗氏沼虾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在我国推广已有30多年的时间,江苏省扬州市作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主产地之一,通过当地养殖户自发的大胆尝试和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总结,探索出了虾-草-鹅新型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探索虾-草-鹅模式的技术进展,阐述该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并对该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促进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其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仅中国罗氏沼虾的养殖年产量就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虽然罗氏沼虾具有相对较强的抗病能力,但近年由于养殖密度过大、水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罗氏沼虾养殖过程病害问题时有发生,其中白尾病对罗氏沼虾幼苗期造成的危害较大。综述了罗氏沼虾白尾病的病原及传播、检测技术和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白尾病是一种由诺达病毒(MrNV)及其卫星样病毒(XSV)引起的罗氏沼虾病害,具有蔓延速度快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是罗氏沼虾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介绍罗氏沼虾MrNV和XSV的基因组和结构蛋白、病毒检测方法、罗氏沼虾MrNV免疫机制、疫苗研究进展、MrNV病毒样颗粒微粒特性,以及罗氏沼虾健康养殖策略,讨论疫苗在罗氏沼虾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节水生态养殖技术,即在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池塘养殖结构,把单一养虾变为虾鱼混养,通过定向培养光合细菌进行池塘水质调控,改大排大灌为渐进式加水,稳定池塘良好生态环境。本文从温棚标粗、成虾养殖2个方面介绍南美白对虾节水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为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2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湖泊养殖罗氏沼虾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养殖,灰分含量高于池塘养殖(P0.05);2种养殖模式的罗氏沼虾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可知,湖泊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可知,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苏氨酸。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接近,分别为65.31、65.92;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湖泊养殖罗氏沼虾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从蛋白质营养角度来看,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相似;从脂肪营养角度来看,湖泊养殖罗氏沼虾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