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林县油茶是当地重要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产业,但是目前的油茶种植存在品种混杂、林龄老化、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田林县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因此,通过优良无性系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是解决当前田林县油茶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优良无性系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然后从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技术和成林经营管护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无性系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可以提升广大油茶种植户的油茶种植水平,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是油茶种植适宜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仍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总结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林地分散、管理粗放、油茶林土壤肥力下降和生态条件恶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造油茶林和老油茶低产林改造等油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促进湖南省油茶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南是我国油茶地理分布的北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度兴起油茶热,其后因多种因素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油茶低产低效林,选择具有代表性安康市9县1区开展油茶低产林调查,因地制宜地提出改造措施,并抓点示范指导油茶低产林提高单产,发挥种植效益,推动秦岭南麓油茶产业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4.
笔者结合近年实践,从油茶园地选择,选用油茶良种壮苗种植等栽培技术,加强抚育等园地土肥水管理,油茶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低产林改造等方面介绍了油茶丰产栽培的相关技术,为平乐县发展油茶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近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广西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生产地区,现有油茶林面积600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昭平县是广西油茶林重要种植县之一。昭平历史上有着种植油茶的传统,现尚存多个百年以上老茶园,具有进一步开发油茶生产的良好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昭平县油茶林现状,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贵州省油茶发展现状出发,系统总结贵州省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并提出发展对策,指出油茶产业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应把提升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处理好品种资源、种植技术、资金投入、低产林改造、油茶加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加快贵州省油茶产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农林业的栽培、管理等技术也实现了相应的进步。信阳种植有大量的油茶,但目前信阳的油茶大多为低产林,存在品质提不上去,产量跟不上等问题,给信阳油茶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信阳油茶出现低产的原因,并针对信阳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信阳油茶实现优质高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宿松县油茶种植现状,对当地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油茶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湘西州当地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处于富硒土壤带,为湖南省10个国家油茶示范基地之一。油茶产业已成为湘西州绿色发展、生态兴州、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油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湘西富硒油茶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普遍成型,推广油茶高产造林与低产改良、幼林抚育等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可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高产油茶栽培中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茶是当前社会社会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在现代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油茶栽培及种植过程中,提升油茶产量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及任务,而为能够使这一目标得以较好实现,十分必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对高产油茶栽培中技术进行应用。本文就高产油茶栽培中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让油茶林覆盖山区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300万hm^2,主要生长在淮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荒山丘陵,不与粮食争地。其中,湖南种植面积最大,118.53万hm^2,占全国油茶总面积近40%,其次是江西,现有油茶林74.67万hm^2.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湖南、江西两省被列为我国两大油茶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12.
刘翠梅 《乡村科技》2023,(10):132-134
截至2022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改造油茶低产林12.00万hm2,改造面积约占广西油茶种植面积的1/5。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岑溪软枝油茶是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产油茶品种,加强岑溪软枝栽培技术的研究,对推动当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实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岑软2号和3号的品种特性,从造林地选择、整地、种苗选择、定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岑溪软枝油茶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种植及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贵溪市油茶产业发展,我们对贵溪市油茶产业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引发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笔者将所想到的问题整理出来,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有更多的读者发现和指出问题,共同推进贵溪市油茶产业的发展。一、贵溪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1.油茶种植规模情况近年来,贵溪市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基地示范、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之路,通过发挥油茶高产基地示范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据统计,我市现有油茶林  相似文献   

14.
湖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2018年已有油茶林面积146.67万hm~2,一直居中国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首位,为全国油茶产业第一大省。但目前湖南油茶产业存在农户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机制不健全,科技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了使湖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议应加强油茶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宣传力度;将油茶产业列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支持产业;切实加强老旧油茶林提质改造支持力度;制订保护油茶产业利益的法规与政策措施;创新油茶产业市场机制;强化油茶产业科技支撑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金秀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制约因素,促进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深入调查金秀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林低产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列举了金秀油茶林低产主要是由于种质低劣良种率低、经营管理粗放、密度严重偏小或偏大、茶林老残、采收不当等原因造成。针对性地提出了6大措施和对策: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出台激励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的重视度;示范基地助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现代化带动油茶产业化发展;加强技术应用,以科研协作带动油茶种植技术升级;通过以上多个措施和对策应对未来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以及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油茶栽培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祥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12-3515
通过对安徽省油茶资源调查,在分析研究安徽省自然条件、油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油茶发展的产区规划、油茶园区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安徽省现有油茶林的类型区3111及其特点,针对该省3类油茶栽培区域提出了具体的栽培措施,对油茶园规划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梅州市是油茶生产基地,在广东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简要分析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油茶生产自然优势的基础上,对软枝油茶的繁育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重点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软枝油茶的栽培管理水平,促使广东省油茶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油茶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东方橄榄油之美称,也是万安县传统的经济林木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全县油茶林面积超过10万亩。但由于种植户管理粗放、品种混杂、技术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普遍产量低且不稳定,导致油茶生产经济效益难如人意。万安县绿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在万安县建立油茶基地4600余亩,致力于油茶高产技术试验、推广,摸索总结了油茶高产技术措施,被省林业厅列为江西省油茶高产示范基地,现将万安县油茶高产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兴宁市具有油茶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政府出台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该文介绍了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定植、苗期管理、结果树管理、病害防治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20.
依据土壤、气候条件,地处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三区四县属于油茶适宜栽培地区。其中歙县、祁门和休宁三个县已经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油茶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极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皖南山区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绿色质量的有效举措。现将油茶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