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2021年对天祝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面积、类型、分布和影响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耕地非农化规模及时空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时空配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首先采用区间套合方法确定河南省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区间为9 141.64~189 393031 hm2,最佳规模为99 267.48 hm2;然后采用时空配置系数法实现了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的有效配置.结果表明,耕地非农化效益较低是限制非农化规模的主要因素,配置规模随时间序列呈递减趋势,前三年配置规模较高,后续年份较低,在全省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快和人口密集的地区配置规模教高,反之则较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人口与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相吻合.区间套合方法和时空配置系数方法对于确定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实现时空配置是两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邯郸市1990、2000、2008年遥感影像、耕地调查资料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转移矩阵进一步探讨邯郸市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讨2000-2010年来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990-2010年,邯郸市耕地非农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城市中心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耕地非农化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后出现耕地缓慢非农化区、耕地增长区;转移矩阵分析表明,耕地转出量大于转入量,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最后经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人口因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科技水平、第三产业是影响2000-2010年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结论】资源型城市耕地非农化问题日益严重,促进其耕地资源合理非农化,对保障该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是具有相互结合、紧密相关的契合关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是城乡融合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佛山N社区为例,采用遥感判读、访谈调研等方法,分析该社区耕地“非农化”的典型特征,探讨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优化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佛山N社区耕地“非农化”现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类型分为住宅占用类、产业占用类、公共设施占用类、合法征地类、历史遗留类、低效闲置类、其他类;其耕地“非农化”的形成原因包括住房保障需求、经济利益动力、建房能力提高、政策制度影响等;应通过分区分类治理、强化土地产权制度保障、构建耕地保护预警机制、完善土地协调沟通平台、加强土地奖惩机制约束等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采用乌鲁木齐市1997-2005年的《新疆统计年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经济驱动力、人口驱动力、政策驱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耕地非农化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正确把握研究区内耕地非农化的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种粮经济收益和粮食战略功能矛盾冲突下,分析种粮比较收益和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对提出“非粮化”治理策略、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全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2009—2021年我国耕地“非粮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高-高、低-低”聚集区两极分布;2)种粮比较收益能够抑制耕地“非粮化”,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3)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此,建议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生产端”保障种粮主体利益;结合区域种粮比较收益,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制度,促进种粮利益补偿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洪波  陈浩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127-129,146
耕地非农化不仅会影响到耕地资源的数量,也会影响到耕地资源的质量。在建设用地“占一补一”平衡制度下,耕地非农化主要是影响到耕地的质量。本文侧重从耕地质量变化的角度探讨了耕地非农化影响粮食生产的机理。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非农化规模与粮食单产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耕地非农化规模与粮食单产水平负相关,耕地非农化规模每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单产水平会下降0.1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耕地非农化造成了耕地质量水平的下降,并对粮食单产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数量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直辖以来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耕地非农化的经济驱动机制,并提出保护耕地资源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2021年东北大豆产区141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及收敛模型等分析了东北大豆产区大豆单产水平的时空演变及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大豆产区的大豆单产水平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时序特征,大豆单产水平的稳定性差,波动剧烈;黑龙江、吉林、辽宁这3省存在单极化趋势,东北大豆产区全样本、内蒙古存在多极化趋势和空间非均衡特征。高水平地区数量增加,由“点状分布”向“带状分布”演进。收敛性分析显示,东北大豆产区及各省域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表明要素禀赋与生产条件对大豆单产水平的收敛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成熟区、经济成长区和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差异特征的基础上,以1999年~2002年耕地面积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指标(耕地减少率、耕地非农化率)和绝对指标(耕地建设占用总量和人均占用量)考察耕地减少状况,然后将各经济区域与耕地减少状况进行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减少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不显著,而耕地非农化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经济成熟区的耕地非农化率最高;耕地建设占用总量和人均占用量也表现出经济成熟区>经济成长区>经济欠发达区的特点。耕地建设占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变化趋势。建立土地优化配置机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代换是实现耕地非农化库兹涅茨曲线转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揭示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保护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以往关于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研究大多以单元间相互独立为假设条件,忽视单元之间相关性,这可能致使结果不能客观揭示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本文构建耕地指数与耕地变化指数,借助空间自相关与重心分析模型,对江苏省1980-2009年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表现出严重不均衡,2009年耕地稀疏区与减少区主要分布在苏锡常,耕地集聚区、增加区和基本稳定区主要分布在苏中与苏北;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具有空间自相关现象,2009年江苏耕地分布形成包括苏州、无锡市区在内的低—低相关区和沭阳、涟水在内的高—高相关区相对应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2009年耕地变化的低—低相关区包括苏州全部县(市),高—高相关区包括盐城中东部与宝应县、兴化市;相比1980年,2009年耕地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偏移.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规律,利用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58个市(州、区)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模型、重心模型、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9—2019年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整体以及赣湘鄂皖4省2009—2019年耕地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总体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湖北省的耕地面源污染强度与总量均位于前列。2009—2019年耕地面源污染强度总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江西省整体上一直保持为低污染强度,湖北省则为高污染强度聚集区。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面源污染强度重心变化呈现出“区间震荡”的规律,且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面源污染强度重心迁移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2009—2019年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面源污染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态势,总体表现为“东冷西热”的空间分布格局。因此,长江流域中游段特别是湖北省和湖南省是未来进一步推进耕地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要统筹好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生态安全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1997~2005年的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分析了研究区耕地非农的状况,在辩证的研究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保护耕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耕地资源丰富,是江苏省粮食主要生产区,因此维护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苏北典型城市徐州为例,采用2000-2012年耕地非农化面积统计数据,求出耕地非农化率,并运用Eviews软件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高于GDP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维护苏北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数量减少,耕地非农化面积增加、耕地质量下降。最后,对苏北地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疆2001~2015年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借助SPSS 22.0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农业发展因素等是造成新疆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动因。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新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疆2001~2015年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借助SPSS 22.0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农业发展因素等是造成新疆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动因。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新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明显。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了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原理,建立了耕地非农化影响机制模型,并运用SPSS 19.0软件对分类驱动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所占GDP比重等经济发展变量对耕地非农化水平的正向影响最大;粮食单产、总产等农业技术变量对耕地非农化水平具有最大的逆向影响。最后在模型拟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合理有效保护耕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耕地变化动态稳定性验证的重要性,预测“十四五”目标年(2025年)与远景目标年(2035年)的耕地变化,本研究运用耕地面积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及趋势分析法,从耕地数量、空间分布与空间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耕地变化的动态稳定性进行验证,并运用CA-Markov模型对未来不同政策情境下的耕地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9—2016年赣榆区耕地总量持续下降,未存在较大反复与波动,耕地空间分布较为均衡,耕地占用与补充的空间发展趋势较为连续,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动态稳定性,符合运用CA-Markov模型的前提条件。预测在各种政策情境下,2025年之前赣榆区将经历快速的耕地非农化过程,至2035年耕地减少的速率有所放缓,具有区位优势的赣榆北部地区将是未来耕地非农化的重点区域,耕地将逐渐向南部内陆地区转移。研究表明,对耕地变化的动态稳定性进行验证可以有效保证CA-Markov模型的模拟精度,赣榆区未来的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应合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生态与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建  汪应宏  温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90-6992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中国耕地非农化的作用机理,提高土地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效率。[方法]以1988~2004年为样本期,选取年内建设占用耕地新增数量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结果]非农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滞后3期的耕地非农化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滞后4期的收入差距扩大又导致了耕地非农化的加快。[结论]作者提出慎重对待耕地非农化过程、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收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条政策建议,为耕地非农化的调控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碳排放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探究农业碳排放空间演变及驱动力可为合理制定农业碳减排举措、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地理区域和市域尺度对2000—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碳排放空间演变及主要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地区差异来看,研究期内北疆地区农业碳排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南疆和东疆地区农业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新疆农业碳排放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伊犁、阿克苏和喀什,且农业碳排放量在700万吨以上的热点地区数量先增后减。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全局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地州(市)农业碳排放空间相关性不断加强。从空间驱动力来看,耕地规模化程度、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用电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是4个增排因素,城镇化水平是减排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