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竹叶片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最优肥料配方,为麻竹高产高效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配方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1:N-P2O5-K2O=19-7-10;处理2:N-P2O5-K2O=17-8-11;处理3:N-P2O5-K2O=12-12-12;处理4:传统施肥(碳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施肥前、处理4。[结论]配方施肥处理2的施肥效果最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4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配方施肥具有明显提高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0.018 g/kg)到Ca(28.28 g/kg),黄色石灰土生境中植物叶片的N、K显著高于黑色石灰土;低坡位生境下的植物叶片Ca、K含量显著高于高坡位,原生林的植物叶片N、K含量显著低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相反,原生林中植物叶片的P含量显著高于次生林。[结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多样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树木等功能群中,今后需要加大对苔藓、蕨类和草本植物营养元素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香榧产业规模每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香榧产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香榧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日益显现。基于此,文章对香榧高效繁育和抚育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优化浙江省香榧产业结构,提升浙江省香榧产业技术和实现浙江省香榧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景宁县香榧的自然分布、人工栽培规模、适应性等方面总结了景宁县香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初步成效,研究分析了香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规划、依托科技发展、加大投入力度、集约高效经营、生态复合经营、四旁零星发展、产销协同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施肥与火鹤叶片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施肥与火鹤叶片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营养元素的供给情况直接影响着火鹤叶片的生长发育;在北京地区栽培火鹤时,在施用矾肥水的基础上,再增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可有效地促进火鹤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吕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98-6899
香榧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经济林树种,不但栽培价值高,而且生态景观效益好。黄山区是安徽省香榧的主要资源分布区,现有香榧667 hm2,年产干果9 t,产值100多万元。该研究通过介绍黄山区香榧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香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香榧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采用2+2和2+5苗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嫁接苗建园,20 a一个时段的生产成本构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香榧栽培建园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一般需要10 a左右,但经济效益良好,其内部收益率达15.00%。香榧15 a以后才开始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达100 a以上,所以,从长远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香榧生产上应采用2+5以上大苗建园,其盈亏平衡点为31.64%,预期经济效益稳定。在同样的变动率下,销售收入的变动对香榧栽培净现值的影响最大,从现实情况分析,其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都是很小的。在香榧产业资金扶持政策上,应重点考虑良种大苗培育和采用良种大苗建园,同时可通过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延迟还贷时间等政策措施,促进香榧产业的发展。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桐庐县香榧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香榧生产中存在着栽培管理技术落后,香榧造林后经营管理粗放,群众香榧造林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香榧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山西省梨主产区59个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梨园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山西省调查的大多数梨园土壤pH值略高,有机质含量普遍低,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相对适宜,有效铁含量较低;50%的梨园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铜含量偏低;少数梨园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大多数梨园叶片氮、铁和锰元素较丰富,磷和铜元素相对适宜,钾和锌元素缺乏。梨园叶片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与土壤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在山西省梨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叶片诊断为主、土壤测定为辅的方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香榧四季常绿、寿命千年,是一种高效益珍贵的优良果树,香榧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种植香榧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香榧的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枣树年周期中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梨枣和骏枣叶片中的七种矿质营养元素(K、Ca、Mg、Fe、Mn、Cu、Zn)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枣树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但元素含量在生长季的波动规律基本相同;试验显示,枣叶分析适宜采样时期为8月份;相关分析表明,各元素问存在一定相关性。试验结果为枣树的丰产、优质栽培和科学的配方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紫苏主产区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紫苏比较效益的逐步提升,特别是陇东地区紫苏种植面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传统春播长期因受春旱制约,影响了出苗和生长发育,产量低而不稳。结合紫苏主产区作物种植及紫苏栽培实际,采用目前主推的先进栽培技术,可提高紫苏产量及品质,对提升其种植比较效益及种植户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近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并介绍紫苏育苗、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土地与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措施、种子处理及育苗方法、移栽及种植密度、病虫草害防治等,并从全耕与少免耕及茬口选择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在促进麦油轮作倒茬,调整了粮经结构比例的基础上,为紫苏主产区紫苏栽培效益提升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叶片分析探讨延边地区苹果梨的营养状况,为苹果梨树的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使施肥措施合理化、有效化。[方法]在延边地区采集8个成年苹果梨园土壤、叶片样品进行养分分析。[结果]叶片各营养元素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不同果园叶片各营养元素的变幅从大到小依次为Mn、Cu、P、Zn、Fe、K、N、Ca、Mg。[结论]延边地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并适当增施氮磷钾肥。  相似文献   

14.
烟草产业是贵州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新发展阶段,贵州烟草产业除自 身产业发展外,还承担着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贵州烟草产业的行业 地位及地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其发展趋势;其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贵州烟草业市场运 行效率,提出贵州烟草产业应走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品牌优化提升市场影响力;最后提出贵州烟草产业品牌优化的实 施路径。研究发展,贵州烟草产业地位突出,且现状市场运行效率较高,应通过构建品牌体系、明确品牌定位、优化品 牌营销、强化品牌管理等路径,实现品牌优化,推动贵州烟草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紫苏育苗及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紫苏主产区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紫苏比较效益的逐步提升,特别是陇东地区紫苏种植面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传统春播长期因受春旱制约,影响了出苗和生长发育,产量低而不稳。结合紫苏主产区作物种植及紫苏栽培实际,采用目前主推的先进栽培技术,可提高紫苏产量及品质,对提升其种植比较效益及种植户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近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并介绍紫苏育苗、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土地与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措施、种子处理及育苗方法、移栽及种植密度、病虫草害防治等,并从全耕与少免耕及茬口选择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在促进麦油轮作倒茬,调整了粮经结构比例的基础上,为紫苏主产区紫苏栽培效益提升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都柳江河谷,以纽荷尔脐橙11年生树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纽荷尔脐橙产量、品质、树体营养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贵州都柳江低热河谷土壤条件下,用NPK质量比为866、有效含量为25%的有机复合肥,每年1.5kg·株-1的施肥水平,不能满足脐橙对养分的需求,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较低;每年3kg·株-1的施肥水平,树体叶片的多数营养元素含量值低于叶分析营养诊断适宜值,增产的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每年5kg·株-1的施肥水平,树体叶片的元素含量值达到叶分析营养诊断适宜值范围,脐橙的产量较高,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组织申报的"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国家林业局(林科发〔2013〕173号)批准成立。该中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主体,整合浙江省内相关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组建成立,着重围绕香榧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浙江省是中国香榧核心产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浙江农林大学拥有一支长期从事香榧研发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在香榧良种选育、优质丰产栽培和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香榧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是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的优良品种,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干果树种,不但栽培价值高,而且生态景观效益好。为探讨香榧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发展前景,对杭州市香榧栽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杭州市野生榧树资源丰富,在建德、临安已有成功的香榧引种经验,群众有发展香榧的积极性等方面看,在杭州市发展香榧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针对香榧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发展规划,抓好种苗培育,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经营模式,增加投入和搞好服务等4条对策,旨在为杭州市香榧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表1参10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在贵州南部和中部进行米邦塔依用仙人掌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年平均产量为2358.7~3153.9kg/667m^2;菜片中Vc、矿质营养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钙元素含量比高钙蔬菜高43.9%。适宜在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地区露地栽培和中部地区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促进黄坛镇双峰香榧产业发展,总结了该地区香榧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该产业的市场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