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某奶牛场牛群牛病毒性腹泻感染情况,随机对440份牛血清进行牛病毒性腹泻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抗体和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7.73%和0.68%,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抗原阳性样品转换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900和3.303,高于判定阳性的临界值,证实该奶牛场牛群确实存在牛病毒性腹泻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青海天峻县半野血牦牛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存在情况,试验采用牛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天峻县的92份半野血牦牛血清进行了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有35份为阳性,血清阳性率占38.04%,从35份阳性血清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病毒E0特异性片段。说明该县野牛群中存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sf9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80蛋白抗原,经纯化鉴定后将P80蛋白用胶体金标记作为示踪抗原,未标记的P80抗原作为捕获抗原,并以羊抗牛IgG抗体作为质控抗体,建立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快速诊断试纸条。试验结果表明,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良好,与牛口蹄疫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无交叉反应。使用建立的胶体金试纸条和IDEXX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80头份牛血清,阳性结果符合率为86.7%,阴性结果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5%。该试纸条可用于临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11):100-10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的病毒性腹泻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宁夏不同地区的奶牛采取了135份耳组织和376份血清,分别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阳性率最高为0.5%,平均阳性率为0.0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平均阳性率为85.1%。证实了宁夏地区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牛病毒性腹泻以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及促进地区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泻火止痢为组方原则研制中药复方,观察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选择河北省邢台地区某奶牛场的腹泻成年牛、犊牛各80头为治疗对象。试验犊牛、成年牛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方剂煎汤灌服,犊牛100 g/次~150 g/次,成年牛300 g/次~500 g/次,每天1次~2次,连用3 d~5 d。对照组,犊牛、成年牛按牛场常规使用病毒唑配合庆大霉素治疗方法给药。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犊牛腹泻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70%;对成年病例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75%。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郊区6个未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BVD)免疫牛场的546份奶牛血清样品,使用牛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其中3个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血清抗原筛查。共检出阳性血清514份,总阳性率94.1%,其中5个牛场的场内血清抗体阳性率在95%以上。牛病毒性腹泻持续性感染牛(PI牛)筛查的3个牛群均有阳性牛检出。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感染和接触史,应采取净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竞争ELISA法,对188头牛血清进行了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0头牛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90.4%,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调查该县不仅存在且感染率较高,对该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牛黏膜病。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厌食,腹泻、脱水、体重减轻,黏膜发炎、糜烂和坏死,以及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评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12头4~6月龄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分别肌肉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或疫苗稀释液,2 mL/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所有试验用牛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发热和临床症状,也不引起白细胞水平的下降;仅1头牛在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疫苗后第7 d检测到病毒血症和鼻腔排毒,在其他时间点均为阴性。所有犊牛均无大体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弱毒疫苗对4~6月龄的犊牛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钟承  潘玲  刘亚 《中国奶牛》2012,(21):36-38
本试验对蚌埠市一家未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免疫的规模化奶牛场的94份奶牛血清样品,分别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共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65份,阳性检出率为69.15%;病毒性腹泻阳性血清83份,阳性检出率为88.30%。结果表明,该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的感染和接触史,应采取净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的几十条合成路线中,只有以甲砜霉素及其中间体、副产物的合成路线有工业化价值.选用四种路线进行合成试验,结果以D-(-)-苏式-[对-(甲砜基)苯基]丝氨酸乙酯、二氯乙腈为主要原料,经硼氢化钾还原、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二氯乙腈环合、Ishikawa试剂氟化、水解制备氟苯尼考,其收率高于文献值 6%~14%,不生成噁唑啉,实现了绿色合成,避免了臭气的发生,有力地保护了环境,经氟化、水解可直接制备氟苯尼考,无须再与二氯乙酸甲酯反应.由于形成了大规模生产,二氯乙腈价格显著下降,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几种路线.  相似文献   

12.
对牦牛肉乳化发酵香肠(即夏天香肠)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配方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脂肪添加量为17.33%的情况下,牦牛肉在低温下腌制36h,乳化肉斩拌4min,在60℃下烘烤30min,82—85℃煮制45—50min为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制成了一种能溶解麦白霉素的溶剂,并以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找到各组分的最佳组成。以二剂量法即四点管碟扩散法检测证明成品麦白霉素溶液对微生物的抑制效价与对照相同,以HPLC法测定样品的组分与对照品一致,作者认为本文所报导的溶解技术简单,有效可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藻红蛋白标记抗鸡IgG荧光抗体的高效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藻红蛋白的斯托克位移大,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明亮,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荧光染料.制约藻红蛋白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分离纯化困难及其成品售价昂贵.通过我们已经建立的藻红蛋白低成本高效制备平台.使其应用于预防兽医学检测成为可能.首次采用适宜摩尔浓度的交联剂SPDP将藻红蛋白与抗鸡IgG抗抗体以摩尔比1:1高效交联,经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制备出藻红蛋白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抗体.本研究对制备的荧光抗抗体从荧光特性、吸收光谱特性、抗体活性、纯度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藻红蛋白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体为电泳纯,荧光明亮,抗体活性高,性质稳定,可用于鸡传染病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相似文献   

17.
研制希腊式酸奶,确定希腊式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鲜牛奶40%、白砂糖8%、脱脂奶粉:WPC为80:20、酪蛋白酸钠2‰、菌种为YO-MIXTM495;同时确定了制作希腊式酸奶的最佳水合条件为50℃、60min,发酵终点pH值控制在4.65。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乳清制备工艺,以脱脂牛初乳为原料,研究通过酸沉酪蛋白方法制备高质量乳清。综合考虑酸的种类、强弱和乳清中IgG的活性变化,确定了酸沉酪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8mol/L乳酸调脱脂乳pH值至4.3,加水至干物质终质量分数为10%,45℃水浴15min,4000r/min离心5min。经检测所制备的乳清中IgG活性含量仅损失3.05%。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葡萄糖氧化酶以共价连接法固定于醋酸纤维素制成的薄膜上,将酶膜紧贴于极谱式氧电极表面,制成可对葡萄糖进行定量测量的葡萄糖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范围50 ̄800mg/dl,响应时间10s,相关系数r10=0.998,CV〈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